老年十性十皮膚瘙癢病是老年人常見的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瘙癢,或伴有針刺樣不適,或感皮膚灼十熱。皮膚瘙癢的范圍不定,可局限在一、二處,亦可泛發全身。情緒波動、心情不愉快時常復發或加重。由於瘙癢影響睡眠,患者常十精十神不振。部分患者常合並其它疾患,如糖尿病、內分十泌紊亂。據臨十床十資料統計,約82%的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病。
【發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較復雜,內臟十病變或外界物理化學等因素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其主要病因如下。
1.與某些疾病有關。如糖尿病,黃疸十性十肝炎;胃、腸、膀十胱的機能的失調;子十宮或十卵十巢的器質十性十病變及甲狀腺疾病等所致的內分十泌功能失調,使皮膚中的膽鹽、膽汁色素、尿素或其它代謝產物增多,刺激皮膚而發生瘙癢。
2.神經系統障礙。老年十性十大腦動脈硬化,脊髓癆及全身十性十麻痹等神經病病人、十精十神緊張或焦慮不安的老年人常自覺局限十性十或全身十性十皮膚瘙癢。神經官能癥的病人幻覺皮內有蟲而感瘙癢。
3.病灶感染。體內有慢十性十感染十性十病灶長期存在,如慢十性十膽囊炎;齲齒及牙齦炎等;老年十性十的慢十性十前十列十腺炎或膀十胱炎。
4.外界十溫十度的影響。十溫十度的改變如被褥太熱,或突然受到寒冷的刺激均可致癢,機械十性十摩十擦亦可致癢。
5.物質刺激。消毒劑、殺蟲劑、染料等物的刺激;植物、花粉、或分解的表皮細胞等致敏物質都能使局部皮膚瘙癢。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因濕十熱蘊積肌膚,閉阻不通,另外又因老年氣血二虧,尤血虛肝膽,生風化燥,肌膚失養而致。
【臨床表現】
老年十性十皮膚瘙癢病多在冬季發病,往往以晚間為重,常在脫十衣入睡時發生。主要是陣發十性十皮膚瘙癢,難以遏止。患者常因此而連續地、強烈地搔抓至皮破血流,發生疼痛時方才住手。瘙癢時間短則數分鐘,長的可達數小時之久。由於過度頻繁地搔抓,皮膚呈現抓痕、血痂、久則皮膚肥厚、粗糙、色素沉著,甚則濕疹樣變。患者皮膚除自覺瘙癢及瘙癢所致的繼發十性十皮膚損害外,一般無原發十性十皮膚損害。由於夜間瘙癢,常因睡眠不好而引起白天十精十神不振、頭暈乏力。情緒激動、寒風侵襲、衣物摩十擦等各種影響皆可引起瘙癢或使之加重。
【預防措施】
1.治療相關疾病。積極治療引起皮膚瘙癢的相關內臟疾病,調攝內分十泌功能,去除體內感染病灶。
2.保持十精十神舒暢。排除和治療神經系統障礙,舒暢情志,保持十精十神愉快,不焦不慮。
3.避免刺激。避免不十良因素對皮膚的刺激,居室或周圍的環境冷熱適宜,清除過冷或過熱因素對皮膚的影響。
4.保持皮膚清潔。不用堿十性十很強的肥皂等洗浴,對皮膚上的污物尤化學十性十污染物,過敏原等應盡快清除,避免由此刺激皮膚引發瘙癢。
5.註意飲食營養。飲食宜清淡、富於營養,多食富含維生素A、B、C等瓜果蔬菜。避免食用煙酒、辣椒、或油炸等辛熱刺激十性十食物。
6.穿著適宜。衣服著裝宜寬松柔軟,不穿十毛十織品及羽絨制品。
【治療方法】
本病治療應註意去除發病原因,對所有的病癥分別采用內服藥物或外搽藥物治療。
1.鎮靜藥物。本病往往劇癢難眠、煩躁不安、可內服安定藥如安寧0.2克,一日3次;安定10毫克,一日3次;10%溴化鈉0.6克,一日3次;甚或用安眠藥魯米那0.02克,一日3次。
2.抗組織胺藥物。常以抗組織胺藥物減輕癢覺,可用非那根12.5毫克,一日2次;新安替根25毫克,一日3次。撲爾敏4毫克,一日3次;10%葡萄糖酸鈣10毫升加25%葡萄糖20毫升稀釋後靜脈推註,一日1次。
3.內分十泌制劑。老年瘙癢病人可試用十性十激素,女病人用乙烯雌酚4毫克,一日3次;男病人用十睪十丸素10毫克,一日2次.
4.維生素類。皮膚幹燥的患者可服用維生素A2.5萬單位,一日3次;維生素B120毫克,一日3次;維生素C0.3克,一日3次;維生素B210毫克,一日3次。
5.局部外用止癢藥。常用的外用止癢藥含有石炭酸、薄荷腦、麝香草酚、樟腦、煤焦油溶液等,可配成洗劑、粉劑、霜劑各種劑型。如氧化鋅洗劑,爐甘石洗劑,0.1%去炎松,0.2%倍他美松,0.025%醋酸膚輕松十軟膏。老年十性十皮膚瘙癢病患者的皮膚幹燥,可以常洗糠浴或淀粉浴,或搽潤澤皮膚的含水軟膏或10%尿素軟膏。
6.針灸治療。針刺十穴十位取曲池、合谷、足三裡、血海、三十陰十十十交十十、風池、委中,女十陰十瘙癢加用十陽十陵泉,十肛十門瘙癢加長強,中極十穴十,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7.中醫藥治療。本病依據臨十床十癥狀辨證用十藥、濕十熱證見皮膚瘙癢、抓痕處結膿痂,小十便黃濁、舌苔黃膩,方選龍膽瀉肝湯(龍膽草12克、山梔10克、黃芩10克、柴十胡十10克、苦參10克、蒼術10克、黃柏10克、地膚子10克、澤瀉10克、生甘草6克),每日一劑、分二次服用;血虛肝旺證見皮膚瘙癢,口幹苦,易煩易怒、夜不能寐等癥,方選地黃飲子(當歸12克、白芍12克、生地12克、制首烏20克、玉竹10克、珍珠母10克、生牡蠣15克、秦艽10克、苦參12克、蟬衣6克),每日一劑,煎水分二次內服;另可用三黃洗劑外搽,藥取大黃、黃柏、黃芩、苦參粉末各等量,上藥10~15克加入蒸餾水100毫升,醫用石炭酸1毫升,每日外搽患處,一日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