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脈硬化癥】發病原因+癥狀+預防+治療方法

腦動脈硬化癥,是指大腦動脈粥樣硬化、小動脈硬化等管壁變十性十所引起的一種彌漫十性十腦組織改變和神經功能障礙,從而影響腦功能的一種病癥。臨十床十以早期表現為類神經衰弱的癥狀為主。腦動脈硬化癥多見於50歲以上的人,男十性十多於女十性十,女十性十患者多見於絕十經十期以後。

【發病原因】

腦動脈硬化癥的發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1.高血壓病。多數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病史,過早形成動脈硬化。

2.動脈硬化。部分患者常伴有其它部位動脈硬化。如主動脈、冠狀動脈、腎動脈、周圍動脈、視網膜動脈硬化。

3.飲食十習十慣。平時喜食肥甘厚味,致使血脂升高,形體過於肥胖;其次是經常喝酒、吸煙,均容易導致動脈硬化過早出現。

4.其它疾患。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由於久不治愈,故亦可過早出現動脈硬化,而且發展程度也較重。此外,內分十泌紊亂亦是本病發病原因之一。

5.生活環境。部分患者,由於生活環境的過於噪雜、緊張,情緒不得安寧,容易造成腦供血不足,最終導致動脈硬化。

中醫認為,本病與心、脾、腎三臟及腦有關。由於年老體衰,脾失健運,十陰十血虧損,心腎兩虛,髓海空虛,腦失所養,發為本病。屬於中醫的“頭痛”、“眩暈”、“虛損”等范疇。

【臨床表現】

本病起病緩慢。早期患者常表現為頭痛、頭暈或眩暈耳鳴。患者自覺疲乏無力、嗜睡或失眠多夢,且註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尤其對近事容易遺忘;經常情緒不穩,易煩躁,激怒,多疑,固執,不聽他人勸說;工作效率低,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判斷力差,並且隨著腦力和體力活動而加重;有的患者則表現為肢十體麻木震顫,表情淡漠,十性十情孤僻,不願和他人來往,常常沉默寡言或自言自語,語無倫次;有的患者對事物反應遲鈍,對一些簡單的基本計算感到困難,甚至發生二便失十禁等癥。

本病病情可反復發作,每次發作持續數分鐘至24小時,發作後癥狀及體征可基本消失。隨著腦動脈硬化的逐漸加重,本病還可出現腦動脈硬化綜合征,其表現有:①假十性十延髓麻痹綜合征;患者可表現出吞咽困難,飲水時發嗆,音啞;②十精十神障礙綜合征:患者以癡呆為主,或出現幻覺、虛構、妄想、多語、人格改變、智能障礙;③癲癇綜合征:患者表現為局部或全身十性十痙十攣發作;④帕金森氏綜合征:患者有肌張力增高、震顫、面無表情等癥狀。

【預防措施】

1.保持十精十神愉快。並不是所有的人進入老年以後必定有動脈硬化,而且不少患者平時可能無明顯癥狀,隻是在十精十神緊張、情緒激動下發病。因此,保持快樂心境,平時多聽優美的輕音樂,做到心情舒暢,十精十神愉快,避免情緒過於緊張或激動,是非常重要的。

2.註意飲食營養。年過40歲以後,即使血脂不高,亦應限制動物脂肪和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肥肉、豬肝、豬腎、豬腦及骨髓、蛋黃、十奶十油等。飲食宜清淡,不宜過咸,平時多食含有維生素C、B的食物,如十胡十蘿卜、芹菜、洋蔥、菠菜、桔子、香蕉、西瓜等。多食含有植物蛋白的食物,如豆類及豆類制品;此外,還要多吃含鉻食物,如全小麥、低檔面粉、麩皮等,但是,必須註意不可飽餐,或者暴飲暴食。

3.嚴戒煙酒。煙中的尼古丁、焦油及酒十精十都會促使腦動脈硬化,故患者必須嚴戒煙酒。

4.註意勞逸結合。養成良好的生活起居規律,參加一定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對預防動脈硬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散步、做保健十操十、打太極拳,或者練十毛十筆字、繪畫、種花、養魚、養鳥等,但要註意不可勞累過度。平素不能做劇烈、突然的動作和活動。

5.積極治療其它疾病。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要定期檢查身十體,及時對癥治療。尤其對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一定要積極采取治療措施,及時選用降血脂、擴血管藥物,以避免動脈硬化發生、發展。

6.加強生活照顧。對有動脈硬化跡象或已發生動脈硬化者,要在生活上、十精十神上給予適當的細心照顧和關懷,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治療方法】

1.糾正脂肪代謝。脂肪代謝紊亂是腦動脈硬化發病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目前糾正脂肪代謝紊亂的藥物已被廣泛應用,常用的藥物有:

(1)蘆丁:每次20毫克,每日3次,口服。或用復方蘆丁,每次1片,每日3次。

(2)維生素C:每次0.1克,每日3次,口服。

(3)煙酸:口服每次50毫克,每日3次。

(4)三磷酸腺苷(ATP):肌肉註射,每次20毫克,每日1次,20~30天為1療程。

(5)尼莫地平:每次20毫克,口服,每日4次。

(6)維生素B12:肌肉註射,每次200~500毫克,每日1次,20天為1療程。

(7)腦復新:口服每次0.1~0.2克,每日3次。

(8)輔酶A:肌肉註射,每次50單位,每日1次,20~30天為1療程。

2.中醫辨證治療。心脾兩虛,表現為頭暈頭痛,疲乏無力,心悸失眠,健忘,肢麻者,可用歸脾湯加減(十十黨十十參12克、黃芪20克、茯苓15克、炒白術10克、當歸12克、川芎12克、龍眼肉12克、熟地12克,制首烏12克、阿膠10克、炒棗仁15克、遠志12克、大棗5枚)以養血安神,益氣健脾;心腎兩虛,癥見表情淡漠,沉默寡言,或自言自語,語無倫次,反應遲鈍,健忘失眠,頭暈耳鳴者,可選用六味地黃湯及生脈散加減(熟地20克、山藥12克、山萸肉10克、茯苓12克、澤瀉10克、丹皮10克、當歸12克、川芎12克、五味子10克、阿膠10克、女貞子12克、白菊花12克、炒遠志12克)以滋腎養血,十十交十十通心腎;若有大便失十禁,可加肉桂6克、炒苡仁12克;小十便失十禁則加覆盆子15克、益智仁12克、升麻8克。

3.飲食療法。有高血壓、糖尿病者,可用十胡十蘿卜50克切丁,加入50~100克粳米煮粥,早晚食用。脾虛乏力者,可用淮山藥250克,研細並加炒米粉250克,調均勻,每次取1~2匙,開水沖服,每天3次。若有肢十體麻木、便秘,可用黑芝麻30克,粳米100克,煮粥經常食用。

4.單方驗方。據報道,用益氣聰明湯(黃芪20克、十十黨十十參15克、升麻5克、葛根15克、蔓荊子12克、白芍10克、黃柏8克、丹參20克、川芎12克、甘草10克)治療腦動脈硬化癥,總有效率達90%。每日1劑,煎服2次,最多服藥30劑。亦可用葛根15克,煮水代茶,經常飲服。

5.針刺療法。心脾兩虛者選用神門、三十陰十十十交十十、四神聰、百會、心俞、足三裡;肝火旺加肝俞、太沖十穴十;心腎兩虛者選用心俞、腎愈、三十陰十十十交十十、膻中等十穴十。采用輕或中度刺激,隔日一次,5~7次為1療程,1療程結束後可稍休息數日。

6.艾灸治療。一般采用臥位,取足三裡、絕骨十穴十。方法是:在十穴十位處薄塗凡士林,將米粒大小艾柱直立於十穴十位點燃,待燒至皮膚,輕拍打局部,有水泡者可用敷料覆蓋,每日更換敷料1次;以防感染。一般先灸足三裡,後灸絕骨,每周1~2次,每次1十穴十(雙側),每十穴十灸1~3壯,2十穴十輪換,10次為1療程。

7.其它方法。指壓法:用手指尖代毫針刺激曲池、足三裡(取雙側)十穴十,重壓安眠十穴十、三十陰十十十交十十、百會等十穴十,每天1次,以有酸麻感為度,連續3次;按摩法:用兩手食指或中指抹前額,再用手掌擦頭部兩側,而後將手指分開從前發際向後梳到後發際,兩手十十交十十替反復進行,按5~10分鐘。

8.中成藥。根據病情在醫生指導下可經常選用人參歸脾丸、天王補心丹、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人參鹿茸丸等中成藥,每次服1丸,日服2次,連服2~3個月。

9.藥枕治療。取杭菊花500克、冬桑葉500克、野菊花500克、辛夷500克、薄荷200克、紅花100克。將上述藥混勻粉碎,拌入冰片50克,裝入佈袋,作睡枕用,可用6個月,若回潮則置太十陽十下曬。

《常見老年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