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泌尿道感染是指由細菌引起的下尿路感染,它包括輸尿管炎、膀十胱炎,其中膀十胱炎又有急十性十和慢十性十之分。腎十盂腎炎常合並有下泌尿道感染。老年人由於自身免疫力下降及內分十泌的失調,極易引下泌尿道感染。
【發病原因】
老年人患下泌尿道感染有以下幾種因素:
1.細菌侵入。任何細菌侵入尿路都可以引起尿路感染,其中大腸桿菌是常見的致病菌。
2.抵抗力下降。老年人自身免疫功能減退,抗病能力下降,容易誘發細菌侵入而發病。
3.疾病所致。某些老年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病等易誘發下泌尿道感染。
4.尿道梗阻。泌尿系結石或泌尿生十殖系腫瘤易引起尿道梗阻而誘發下泌尿道感染。
5.其它因素。如尿路器械檢查(導尿術等)、十性十生活過度、男十性十前十列十腺炎、女十性十婦科炎癥均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常見誘因。
中醫認為,本病屬於“淋十證”范疇,多由濕十熱之邪而致,濕十熱之邪或由下十陰十不潔,穢濁之邪侵入膀十胱,釀成濕十熱;或多食辛熱肥甘之品,或嗜酒太過,釀成濕十熱,下註膀十胱,而發為淋十證。慢十性十炎癥多為正虛邪戀,相爭不下,故纏十綿難愈。
【臨床表現】
單純十性十下泌尿道感染無明顯全身癥狀,尤其是老年患者反應十性十差,下泌尿道感染多無全身癥狀,或僅表現為乏力、頭昏,但局部癥狀表現突出,常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暢,夜尿頻,下腹部不適等膀十胱刺激癥狀;尿常規檢查常可發現血尿,或尿中白細胞增多,中段尿培養出細菌生長;少數患者可有輕度腰痛、發十熱。
【預防措施】
1.消除尿路梗阻。如結石、腫瘤、尿路狹窄、畸形,神經十性十膀十胱功能障礙等,尤其是老年男十性十因前十列十腺肥十大、尿路梗阻,易引起尿路感染,據統計其發生率較無梗阻者高12倍,必須及時治療。
2.慎用尿路器械。尿路器械的使用,易將細菌帶入尿路,且使尿路粘十膜損傷更易發病。據統計,一次導尿,尿路感染發生率為1%~3%,留置導尿管1天,尿路感染發生率為50%,留置3~4天感染可達90%以上。膀十胱鏡檢、逆行腎十盂造影,均易引起尿路感染。若病情需要做上述檢查,應在檢查後多飲水,並預防十性十口服復方新諾明1片,以防尿路感染。
3.積極治療尿道口周圍及尿道內炎癥。老年男十性十之前十列十腺炎,女十性十之婦科炎癥,若不及時治療,均易引起下泌尿道感染。
4.控制糖尿病。老年糖尿病患者因尿糖、十陰十唇炎、機體抵抗力低,細菌易侵入而發生尿路感染,應及時控制糖尿病,口服降糖中西藥物,具體方法可參考有關章節。
5.註意外十陰十衛生。女十性十排尿後用紙從前向後擦,可預防來自十肛十門或十陰十道的細菌進入尿道。十性十生活後排尿和用紙輕柔地從前向後擦,可預防尿路感染。老年婦女十陰十道放十乳十劑,有利於防止感染。
【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多飲水,通過增加尿量以沖洗尿道,也可口服碳酸氫納片,每次1克,每日2~3次,以堿化尿液,促進細菌排十出,禁食煙、辣、煎炸食品。註意保暖,預防感冒。
2.抗菌療法。口服復方新諾明,每次1克,每日2次;或口服氟哌酸,每次0.2克,每日3~4次;或呋喃坦丁,每次0.1克,每日3次。
3.中醫辨證論治。膀十胱濕十熱,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排尿時尿道口燒灼感、每次排尿量少,可選用導赤散加味(生地15克、木通6克、生草梢6克、瞿麥10克、燈心草6克、銀花10克、連翹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馬鞭草10克)以清熱利尿通淋;十陽十明實熱,表現為持續高熱、腹脹便秘、小十便熱澀混濁、口渴,可選用白虎湯加減(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甘草6克、大黃10克、山梔10克、滑石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以清熱通腑利尿;少十陽十鬱熱,表現為小十便熱澀混濁、口幹口苦、寒熱往來,可選用小柴十胡十湯加減(柴十胡十10克、黃芩10克、滑石10克,白茅根15克、車前子10克、山梔10克,龍膽草10克)以和解少十陽十,利尿清熱。
4.單方驗方。據介紹,下列藥方對下泌尿道感染有效:
(1)臭牡丹根皮6~10克,洗凈,剁成細末,調入雞蛋1個。按常規煎炒法,每日服1次,連服3~5次,忌食豆類、生冷等物,勿同時服解表發汗藥,有良效。
(2)新鮮小葉金錢草30~60克、新鮮車前草30~60克,開水浸泡,代茶飲,治療急十性十泌尿系感染有效。
(3)馬齒莧30克、馬鞭草30克、鹿含草30克、蒲公英30克、扁蓄12克、六一散15克、車前草15克、雲苓15克、澤瀉15克、木通9克、炒知母9克、炒黃柏9克,便秘加大黃9克,反復發作者加杜仲9克、川斷12克,主治尿頻、尿急、尿痛,或有發燒、腰酸、便秘、口渴等癥的下泌尿道感染。
(4)生南瓜子30克,連殼嚼服,每日1劑。南瓜子有利尿作用,沒有副作用,治療膀十胱炎,痊愈後不易復發。
5.飲食療法。魚腥草60克,燉瘦肉1~2兩,每日1劑,連服1~2周,可治慢十性十膀十胱炎。
6.針灸療法。針灸治療尿路感染可改善其膀十胱刺激癥狀,可取十穴十:膀十胱俞、中極、十陰十陵泉、行間、太溪,用瀉法,或平補平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