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十性十胃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慢十性十胃粘十膜的炎十性十病變,其實質是胃粘十膜上皮遭受反復損害後,由於粘十膜的特異再生能力以致粘十膜發生改建,且最終導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體的萎十縮,甚至消失。本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且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據胃鏡普查,50歲以上的人有50%患有慢十性十胃炎,其發病率位居各種胃病之首。是老年病的常見疾病之一。臨十床十一般分為慢十性十淺表十性十胃炎、慢十性十萎十縮十性十胃炎、慢十性十糜爛十性十胃炎、慢十性十肥厚十性十胃炎四種類型。
【發病原因】
引起慢十性十胃炎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瞭,一般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1.急十性十胃炎演變而致。患急十性十胃炎之後,沒有得到很好的調治,以致胃粘十膜病變持續不愈演變而來。
2.藥物和食物的刺激。長期服用對胃粘十膜有刺激的藥物或食物,如阿斯匹林類藥,過度飲酒或飲烈十性十酒,喝濃茶、咖啡,過度吸煙,飲食過冷或過熱等均可引起胃粘十膜的慢十性十損害。
3.細菌及其毒素侵入。口腔、鼻、咽等局部的細菌或其毒素侵吞十入胃,可以長期刺激胃粘十膜引起慢十性十炎變。此外,幽門螺桿菌在慢十性十活動十性十淺表十性十胃炎胃粘十膜中十陽十性十率很高,可能也是慢十性十胃炎的原因之一,並且認為其與慢十性十萎十縮十性十胃炎的進展有關。
4.膽汁和十二指腸液返流。由於胃幽門括十約十肌的功能失調、十二指腸潰瘍或膽囊切除術後,使膽汁和十二指腸液返流入胃,破壞胃粘十膜的屏障引起慢十性十胃炎。
5.胃酸缺乏。由於胃酸分十泌不足,細菌很容易在胃內繁殖引起本病。
6.營養不十良。長期缺乏蛋白質、維生素B族等引起營養不十良,最終亦可致慢十性十胃炎。
7.其它疾病影響。慢十性十心功能衰竭或門脈高十壓,可使胃粘十膜長期處於瘀血和缺氧狀態,而引起慢十性十胃炎。
8.免疫因素。某些萎十縮十性十胃炎患者的血清中可檢測到壁細胞抗體(PCA)和(或)內因子抗體(IFA),故認為此類胃炎與免疫因素有關。
慢十性十胃炎屬於中醫學的“胃脘痛”范圍,飲食不節,饑飽過度,或長期過食生冷刺激之物,均可損傷脾胃;或由於情志不遂,肝氣鬱滯而失疏泄,橫逆犯胃,甚或肝鬱化火,灼傷胃十陰十等均可致胃脘痛。
【臨床表現】
慢十性十胃炎沒有特異十性十的臨十床十癥狀,且其癥狀的輕重與胃粘十膜的病變程度常不一致,大多數病人可無明顯的不適,一般情況下隻表現為胃脘飽十脹或隱痛、噯氣、食欲不振,食後飽十脹或疼痛加重。如有膽汁反流時,可見持久的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尤以進餐後為甚。嚴重時可伴有惡心、嘔吐,此在胃大部切除術後及幽門括十約十肌松十弛者多見。如並發急十性十胃粘十膜病變者可引起大量出十血。此外,慢十性十萎十縮十性十胃炎患者常表現為上腹部燒灼樣疼痛,嚴重時有缺鐵十性十貧血、消瘦、舌炎和腹瀉等。由於萎十縮十性十胃炎的胃液中亞硝酸鹽含量較多,加之胃酸缺乏和慢十性十炎癥損害,故常可伴發潰瘍、息肉,腺瘤樣息肉是癌前期病變,故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預防措施】
1.積極治療急十性十胃炎。患有急十性十胃炎者應積極治療,且應盡量徹底治愈,以防其向慢十性十胃炎轉化。
2.忌食辛辣刺激之物。平素應少食或不食對胃粘十膜有刺激的食物和藥物,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十習十慣,如勿飲烈十性十白酒或長期飲酒,不空腹飲酒,不十抽十煙,少喝濃茶、咖啡,飲食冷熱適度,避免過飽過饑,做到飲食定時、定量,這些均是老年人平常飲食生活中必須註意的問題。此外,在治療其它病的過程中,如需服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如水楊酸鹽類藥、皮質激素、消炎痛等,宜飯後服,能用其它藥代替者,盡量少用或不用此類藥物。
3.飲食營養豐富。老年人消化系統的消化、吸收功能較年輕人差,容易引起消化不十良,故其飲食宜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避免蛋白質和維生素B族的缺乏。
4.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平素宜避免抑鬱、動怒,以免肝氣犯胃,心胸宜豁達開朗,多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做到“恬淡虛無”,真氣順從。
5.生活起居有度。平素生活起居應避免過冷過熱,適時添減衣被,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減少細菌、病毒及其毒素對胃的侵襲。對經常患感冒者,應積極加強體育鍛煉,且可長期服用玉屏風散:生黃芪8份、白術4份、防風4份,共研細末,每次服6克,每日3次,有良好的預防感冒效果。
6.積極治療相關疾病。慢十性十心功能衰竭、肝硬化等疾病引起的門脈高十壓,均可使胃粘十膜長期處於瘀血和缺氧狀態,對這些疾病必須積極治療。
7.防治胃炎惡變。萎十縮十性十胃炎、腸化及腺瘤樣息肉均認為是癌前期病變,所以必須積極防治淺表十性十胃炎向萎十縮十性十胃炎、腸化發展。如有反復發作潰瘍、出十血或多發十性十息肉者,必須定期到醫院檢查,必要時可考慮手術治療以防惡變。
【治療方法】
對胃病的治療,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故本病的治療重在“養胃”。如病人無癥狀或癥狀輕微者,隻需飲食治療即可。有明顯臨十床十癥狀者,可使用中醫、西醫或中西醫結合進行治療。
1.飲食治療。患有慢十性十胃炎者,飲食宜軟、易消化、低鹽。吃飯時宜細嚼慢咽,飲食要有規律,勿吃辛辣刺激之物,戒煙忌酒。慢十性十萎十縮十性十胃炎胃酸缺乏者,可食用少量米醋以助消化,亦可在炒菜時適量放些食醋。
2.保護胃粘十膜。可選用猴菇菌片、猴頭沖劑、太十陽十神猴頭菇口服液、維酶素、三九胃泰等,擇一二種而用之。
3.抗菌消炎。一般使用口服抗生素,常用慶大黴素每次4萬單位,每日2~4次,或鏈黴素每次0.25克,每日4次,或黃連素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14天為1療程。此外,羥氨芐青黴素、四環素、卡那黴素、頭孢菌素等亦可選用,這些藥物均可殺滅幽門螺桿菌和消除炎癥。
4.對癥治療。有膽汁返流者,每次口服胃復安10毫克,每日3次;胃酸過多者,可給予丙谷胺、硫糖鋁片;胃酸偏低或胃酸缺乏的慢十性十萎十縮十性十胃炎,可給予1%稀鹽酸、胃蛋白酶合劑口服以補充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不足;有明顯胃痛癥狀者,可給予解痙劑,如顛茄合劑、普魯苯辛等;噯氣、腹脹等胃動力代謝障礙者,可口服嗎叮啉等;對有營養不十良和缺鐵十性十貧血者,應及時補充鐵劑及維生素B6、B12,可肌註右旋糖酐鐵、維生素B12,口服維生素B6。
5.中醫辨證論治。脾胃虛寒,表現為胃脘隱痛、喜十溫十喜按、便溏肢冷者,宜十溫十脾散寒止痛,可選用黃芪建中湯加減(蜜黃芪15克、白芍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幹薑6克、廣木香6克、大棗5枚、飴糖30克);濕十熱中阻,表現為胃脘脹滿疼痛、口幹口苦粘膩、尿赤、大便不爽者,可選用三仁湯合連樸飲加減(杏仁10克、白蔻仁6克、苡米15克、藿香10克、茯苓10克、厚樸6克、法半夏10克、黃連6克、陳皮10克、甘草6克)以苦辛通降,清熱化濕;肝胃不和,表現為胃脘脹痛、痛連兩脅、噯氣頻頻、情志不舒時即發作或加重者,可選用柴十胡十疏肝散加減(柴十胡十10克、枳殼10克、赤、白芍各12克、香附10克、丹參15克、黃連5克、當歸10克、旋覆花12克、代赭石15克、甘草6克)以疏肝和胃解鬱;胃十陰十不足,表現為胃脘灼十熱隱痛、嘈雜似饑、口幹不欲飲、五心煩熱、大便幹結者。可選用益胃湯加減(沙參15克、麥冬12克、石斛12克、當歸10克、白芍12克、玉竹15克、陳皮10克、佛手10克)以養十陰十和胃。
6.中成藥治療。三九胃泰、快胃片、十溫十胃舒、養胃舒、香砂六君子丸、香砂養胃丸等,擇1~2種對自己有效者服用。
7.單方驗方。治療慢十性十胃炎的單方驗方較多,這裡介紹幾個療效較為顯著者。
(1)黃連食醋白糖山楂飲:黃連500克、食醋500毫升、白糖500克、山楂1000克,混合浸泡7日,每次50毫升,每日3次,飯後服用,服3~5個月,用於治療慢十性十萎十縮十性十胃炎有較好效果。
(2)胃炎煎劑:十十黨十十參10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丹參15克、香附10克、良薑5克、甘草5克、青黛1克,將上藥7劑合煎成200毫升,其中青黛後入,每日口服3次,每次10毫升,飯前服,治療慢十性十淺表十性十胃炎。
(3)健胃茶:徐長卿9克、麥冬9克、生甘草6克、化橘紅4.5克、玫瑰花1.5克、煎湯代茶飲,每日1~2包,用於治療慢十性十萎十縮十性十胃炎。
(4)向日葵花盤1個,焙幹,煎服,每日3次。
8.針灸治療。針刺內關、中脘、足三裡即可止痛,暴痛實證用瀉法,久痛虛證用補法;艾灸中脘、足三裡、神闕,用於脾胃虛寒者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