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就醫指導·門診

門診

什麼病掛什麼科,通常為瞭看病和治療方便,大體上作

如下劃分:

1.口腔疾病,包括牙齒、舌、唇應該掛口腔科。

2.皮膚疾病,應掛皮膚科。

3.眼睛疾病包括上、下眼皮,應掛眼科。

4.耳朵、咽喉、鼻的疾病應該掛五官科(有的醫院將眼、耳、鼻、咽、喉合並為五官科)。

5.女十性十生十殖系統的疾病可掛婦科。

6.女十性十生育的檢查和產前、產後的疾病掛產科。

7.一般損傷、燒灼傷、炎癥、腫瘤、十乳十房、四肢、脊柱、骨骼、肌肉以及十肛十門的疾病都屬外科。胸、腹、內臟、神經、血管等需要手術的也屬外科。

8.發十熱、疼痛、水腫、眩暈、昏迷、癱瘓,非外傷十性十引起的心血管、消化、呼吸、內分十泌、神經、泌尿系統的各種疾病掛內科。

9.凡12歲(足歲)以下兒童的內科疾病可掛小兒科(或兒內科)。有的醫院無兒外科,則小兒的外科疾病仍掛外科。兒童的眼、耳、鼻、咽、喉、口腔、皮膚等疾病則仍應掛眼、耳、鼻、咽、喉、口腔、皮膚等各科。若無小兒科的醫院,小兒疾病通常包括在內科裡面。

10.凡是腹瀉、嘔吐的病人掛腸道門診。

11.為瞭提高醫療質量,不少醫院設有專科門診、專病門診與專傢門診。一般均先看普通門診或在其他醫院已經確診後再去診治。

各醫院門診部一般設有預檢處、服務臺,有的還有“導醫小十姐”。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到掛號處和門診辦公室咨詢。

門診掛號後,候診時應註意:

1.文明、禮貌。有的科室由護十士叫號,需依先後次序就診,不要爭先恐後,更不應無理吵鬧。

2.保持醫院環境安靜整潔,切勿大聲談笑,禁止吸煙,不隨地吐痰,不亂丟果皮紙屑。

3.聽從護十士指導,做好測體十溫十、化驗、借X線片等準備工作。

4.不翻十弄別人的病歷卡。不要圍站在就診室門口,更不應圍站在醫生和護十士周圍,妨礙醫務人員工作。

5.不能點名某某醫生看病(除專傢、專科與專病門診外)。

6.兒童、聾啞、行動不便或病重的病人,可由一位傢屬或親友陪同進診療室外,其他陪客一律不準進入診療室。

究竟怎樣向醫生訴說病情?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何時發病?開始時怎麼樣?現在怎樣?經過哪些診治?用過什麼藥物?

2.以前曾得過什麼病,治療情況如何。

3.在訴說疾病時,要突出重點,前後主次分明,一定要實事求是。

4.回答醫生的問題要詳細、準確,不應隱瞞,不必怕難為情。

中醫看病主要采用“望、聞、問、切”,辨證施治。其中

望舌和切脈,占有重要地位。

1.為瞭不影響醫生望舌診病,看中醫前註意少吃或不吃:牛十奶十、豆漿、楊梅、烏梅、桔子、葡萄及帶黃、紅、黑色的藥片和食物。

2.為瞭不影響醫生的“切脈”,避免劇烈的運動,強度高的勞動或酒足飯飽、大量吸煙後立即去看中醫。要主動告訴醫生正在服用的中西藥物(如洋地黃、阿托品、異丙腎十上十腺素、胺碘酮等)。

《傢庭醫學百科-傢庭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