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十熱是內科疾病帶有共十性十的常見癥狀,以發十熱為主要特征的內科疾病涉及面廣,臨十床十表現錯綜復雜,尤以老年和生活能力低下的病人,往往不知如何處置,使患者和傢屬感到棘手和不安,從而對訪視護理的要求上升瞭。
傢庭護理要詳細記錄、嚴密觀察並采取以下措施。
降十溫十每天測量體十溫十、脈搏和呼吸4次,必要時可重復再測,並作好記錄。當體十溫十高達39℃以上時,應給病人降十溫十。
1.高熱時先采用物理降十溫十法(高熱發十抖或剛服過退熱藥病人不可冷敷或擦浴),用冷濕十毛十巾或冰冷濕十毛十巾敷於額部,同時用十溫十水濕十毛十巾(或酒十精十加一半水)十揉十擦頸部,四肢自上而下擦至腋窩、腹股十溝處,並反復十揉十擦直至皮膚發紅,動作不宜過重,半小時後測量體十溫十。
2.疾病診斷明確,但物理降十溫十效果不明顯的,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藥,若出現大汗淋十漓,則多飲糖鹽水,更換內十衣,以防著涼;如有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和呼吸急促等癥狀,是虛脫表現,應及時電話匯報訪視護理的護十士和主治醫生,以便及時處理。
治療指導遵照醫囑,定時用十藥。在癥狀控制後的一段時間內,若細菌感染病人需繼續使用抗生素一段時間,以鞏固療效,務必堅持治療。
飲食護理
1.發十熱期間選用營養高易消化的流質,如豆漿、藕粉、果泥和菜湯等。
2.體十溫十下降病情好轉,可改為半流質,如面條、粥,配以高蛋白、高熱量菜肴,如豆制品、魚類、蛋黃等以及各種新鮮蔬菜。
3.恢復期改為普通飲食,食欲好可給雞、鴨、牛肉、魚、豬肉、蛋、牛十奶十和豆類等。
老年及生活能力低下的病人希望在傢護理,通過訪護控制疾病以及傢屬的十溫十情看護,且無強制十性十措施和限制十性十行為,常能改善病人在飲食、睡眠和排十泄等方面的障礙。一些醫院開設的傢庭病十床十每年都有增加,但由於隨訪制度不健全,使傢屬對並發癥如發十熱後會感到恐懼或束手無策,故應先期給予指導,使其在新癥狀出現時能盡早采取相應措施。
(施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