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證門

汗證總括

自汗屬十陽十有虛實,或因胃熱或表虛,睡中盜汗為十陰十弱,心虛血熱隨證醫。

[註]

汗乃人之津十液,存於十陽十者為津,存於十陰十者為液,發泄於外者為汗,若汗無故而出者,乃因十陰十陽十偏勝也,如小兒無因而汗自出者,謂之自汗,自汗屬十陽十有虛實之別,虛者汗出翕翕,發十熱惡寒,乃表虛也,汗出蒸蒸,發十熱不惡寒,乃裡熱也,表虛者,法當固表,裡實者,法當攻熱,又有睡則汗出,覺則汗止,謂之盜汗,盜汗主十陰十虛,然當分心虛不固,心火傷十陰十也,心虛當補心,心熱當涼血,治者宜詳辨之,庶無差謬。

自汗

表虛自汗玉屏風,甚者桂枝加附從,裹實自汗用白虎,便秘調胃承氣攻。

[註]

表虛濈濈自汗,玉屏風散主之,若惡寒冷,十陽十氣虛也,桂枝湯加附子固之,十陽十明裡實,蒸蒸自汗,用白虎湯清之,便秘者,以調胃承氣湯攻之。

(玉屏風散)黃耆蜜炙防風白術土炒水煎服。

(方歌)

表氣虛弱時自汗,玉屏風治頗相宜,黃耆防風炒白術,水煎十溫十服不拘時。

(桂枝加附子湯)白芍藥桂枝甘草炙附子制引用薑棗水煎服。

(方歌)表氣虛弱甚,桂枝湯最良,芍藥桂枝草,加附病漸康。

(白虎湯)方見裡熱(調胃承氣湯)方見裡熱。

盜汗

心虛盜汗睡多驚,酸棗仁湯服即寧,心火傷十陰十必煩熱,當歸六黃湯奏功。

[註]

盜汗有二,虛實兩分,心虛者十陰十氣不斂也,睡則多驚,以酸棗仁湯主之,心熱者,火傷於十陰十也,身多煩熱,以當歸六黃湯主之。

(酸棗仁湯)當歸白芍炒生地茯苓酸棗仁炒知母炒黃蘗炒五味子人參黃耆炒水煎服。

(方歌)

酸棗仁湯治盜汗,十陽十不能藏十陰十本虛,歸芍生地茯苓棗,知蘗五味共參耆。

(當歸六黃湯)

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芩黃蘗黃連黃耆炙引用浮麥水煎服。

(方歌)

當歸六黃治盜汗,十陽十盛傷十陰十液自流,生熟二地芩連蘗,歸耆浮麥汗能收。

《醫宗金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