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補名醫方論·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

治面色痿白,言語輕微,四肢無力,脈來虛弱者。若內傷虛熱,或飲食難化作酸,須加炮薑。

人參 白術 茯苓 甘草各二錢加薑,棗,水煎服。加木香,藿香,葛根,為七味白術散。加陳皮,為五味異功散。加陳皮,半夏,為六君子湯。加藿香,砂仁,為香砂六君子湯。

【集註】張璐曰:氣虛者,補之以甘,參,術,苓,草,甘十溫十益胃,有健運之功,具沖和之德,故為君子。蓋人之一生,以胃氣為本,胃氣旺則五臟受十陰十,胃氣傷則百病叢生。故凡病久虛不愈,諸藥不效者,惟有益胃,補腎兩途。故用四君子,隨證加減,無論寒熱補瀉,先培中土,使藥氣四達,則周身之機運流通,水谷之十精十微敷佈,何患其藥之不效哉!是知四君子為司命之本也。

吳琨曰:夫面色痿白,則望之而知其氣虛矣。言語輕微,則聞之而知其氣虛矣。四肢無力,則問之而知其氣虛矣。脈來虛弱,則切之而知其氣虛矣。如是則宜補氣。是方也,四藥皆甘十溫十,甘得中之味,十溫十得中之氣,猶之不偏不倚之人,故名君子。本方加木香,藿香,葛根名七味白術散,治小兒脾虛肌熱,泄瀉作渴。以木藿之芳十香,佐四君入脾,其功更捷;以葛根甘寒,直走十陽十明,解肌熱而除渴也。

【按】本方加陳皮,名五味異功散,治氣虛而兼氣滯者;再加半夏,名六君子湯,治氣虛而兼痰飲者;再加砂仁,藿香,名香砂六君子湯,治氣虛而兼嘔吐者。此皆補中有消導之意也。

《醫宗金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