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雜病解上·鼓脹根原

鼓十脹根原

【原文】

鼓十脹者,中氣之敗也。肺主氣,腎主水,人身中半以上為十陽十,是謂氣分,中半以下為十陰十,是謂水分,氣盛於上,水盛於下,十陰十陽十之定位也。而氣降則生水,水升則化氣,十陰十陽十互根,氣水循環。究其轉運之樞,全在中氣,中氣一敗,則氣不化水,而抑鬱於下,是謂氣鼓,水不化氣,而泛濫於上,是謂水脹。《靈樞•營衛生會》: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上焦氣盛,故如霧露之空蒙,下焦水盛,故如川瀆之註泄,而氣水變化之原,出於中焦,中焦者,氣水之十十交十十,氣方升而水方降,水欲成氣,氣欲成水,氣水未分,故其形如漚。氣之化水,由於肺胃,水之化氣,由於肝脾。肺胃右降則十陰十生,故清涼而化水,氣不化水者,肺胃之不降也;肝脾左升則十陽十生,故十溫十暖而化氣,水不化氣者,肝脾之不升也。氣不化水,則左陷於下,而為氣鼓;水不化氣,則右逆於上,而為水脹。而其根,總因土濕而十陽十敗,濕土不運,則金木鬱而升降窒故也。

【翻譯】鼓十脹,中氣的衰敗癥狀。肺主氣,腎主水,人的身十體中半以上為十陽十,這叫做氣分,中半以下為十陰十,這叫做水分,氣旺盛於上,水旺盛於下,十陰十陽十的定位。而氣降則生水,水升則化氣,十陰十陽十互相為根本,氣水循環。探究轉運的樞紐,全在中氣,中氣一敗,則氣不化水,而抑鬱在下,這叫做氣鼓,水不化氣,而泛濫於上,這叫做水脹。《靈樞•營衛生會》說:上焦如霧氣,中焦如積水的田地,下焦如水溝。上焦氣盛,所以如同霧露之空蒙,下焦水盛,所以如同河流的傾瀉,而氣水變化的根原,出在中焦,中焦,氣水的十十交十十會,氣剛開始升而水剛開始降,水欲成氣,氣欲成水,氣水未分,所以其形狀如同積水的田地。氣轉化為水,由於肺胃,水轉化為氣,根源在肝脾。肺胃右降則十陰十氣生,所以氣清涼而轉化為水,氣不化水的,是肺胃的不降;肝脾左升則十陽十氣生,所以十溫十暖而轉化為氣,水不化氣的,是肝脾的不升。氣不化水,則左陷於下,從而為氣鼓;水不化氣,則右逆於上,從而為水脹。而病的根源,都是因為土濕而十陽十敗,濕土不運,則金木鬱積而上升下降阻塞不通的緣故。{解讀}在人十體以水火立極,這是這本書最關鍵的,其次是升降,升降在道傢講氣流,氣液互相轉化,權在中氣、黃芽,中州樞轉,是金木的作用,亦斂亦發的作用,水液病都是通過金木的調和。肝代表脾路、是升舉,下元的一點元十陽十,水中之真十陽十,上邊火中的真十陰十,火中之十陰十怎麼來的,火中之十陰十怎麼斂降的,如何斂降君火,君火怎麼才能靈冥不眛呢,七情之用在於中土,所以十溫十養先後天的十陽十氣,顧護後天之本。對於上焦一點真十陰十的潛降,五志相火沸騰,自然心驚不安,一方面病人要通過合理心相調攝,然後酌藥物斂降,這兩方面缺一不可。藥物的潛斂本來是消散,屬十陰十,情致不能夠調心,雖然用十藥取得一定效果,用十藥多瞭,十陽十氣不能潛斂,元氣受到消伐,元氣是欲斂不能斂,藥物強制上焦亢十陽十歸根,產生不是順而是逆,逆向消伐。鼓十脹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腎功能失調,氣滯、血瘀、水停於腹中所導致的以腹脹十大如鼓,皮色蒼黃,脈絡暴露為主要臨十床十表現的一種病證。本病在古醫籍中又稱單腹脹、臌、蜘蛛蠱等。鼓十脹為臨十床十上的常見病。西醫的肝硬化、腹腔十內腫瘤、結核十性十腹膜炎等形成腹水,出現類似鼓十脹的證候,可參照鼓十脹治療。

氣鼓

【原文】

氣從上降,而推原其本,實自下升,坎中之十陽十,氣之根也。氣升於肝脾,肝脾左旋,十溫十暖而化清十陽十,是氣升於水分也。肝脾不升,十陰十分之氣堙鬱而下陷,故臍以下腫。木十性十善達,其發達而不鬱者,水十溫十土燥而十陽十升也,水寒土濕,脾十陽十下陷,肝木不達,抑遏而克脾土,肝脾鬱迫而不升運,是以凝滯而為脹滿。肝氣不達,鬱而生熱,傳於脾土,脾土受之,以其濕十熱,傳於膀十胱,五行之十性十,病則傳其所勝,勢固然也。土燥則木達而水清,土濕則氣滯不能生水,木鬱不能泄水,故水道不利,加之以熱,故淋澀而黃赤。脾土既陷,胃土必逆,脾陷則肝木下鬱,胃逆則膽火上鬱。其下熱者,肝木之不升也,其上熱者,膽火之不降也。病本則屬濕寒,而病標則為濕十熱。宜瀉濕而行鬱,補脾十陽十而達木氣,清利膀十胱之鬱熱也。

【翻譯】氣從上往下降,而推其本原,其實是從下往上升,腎中的十陽十氣,是氣的根本。氣上升在肝脾,肝脾左旋,十溫十暖而化清十陽十,是氣升於水氣的分界線。肝脾不升,十陰十氣鬱結而下陷,所以肚十臍以下腫。木十性十善於通達,發達而不鬱積,水十溫十土燥而十陽十氣升,水寒土濕,脾十陽十下陷,肝木不通達,抑遏而克脾土,肝脾鬱迫而不上升運轉,所以凝滯而為脹滿。肝氣不通達,鬱積而產生熱,熱傳到脾土,脾土受熱,把脾土的濕十熱,傳到膀十胱,五行的本十性十,發病就傳他所能夠克制的,氣勢本來就如此。土燥則木達而水清,土濕則氣滯不能生水,木鬱不能泄水,所以水道不順利,加上發十熱,所以排尿開始時尿痛明顯或合並排尿困難並且呈黃色或者紅色。脾土既然下陷,胃土必定上逆,脾陷則肝木下鬱,胃逆則膽火上鬱。發病下熱的原因,是肝木的不升,發病上熱的原因,是膽火的不降。發病根本原因屬於濕寒,而病的表面上則表現為濕十熱。宜瀉濕而通鬱,補脾十陽十而達木氣,清利膀十胱的鬱熱。

【原文】

桂枝薑砂湯

茯苓三錢 澤瀉三錢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甘草三錢,炙砂仁(炒,研)一錢 幹薑三錢

煎大半杯,入砂仁,略煎,去渣,入西瓜漿一湯匙,十溫十服。膀十胱濕十熱,小十便紅澀者,加梔子清之。脾肺濕旺,化生鬱濁,腐敗膠黏,不得下行,宜用瓜蒂散,行其痰飲。在下則瀉利而出,在上則嘔吐而出,去其菀陳,然後調之。續隨子仁,最下痰飲,用白者十數粒,研碎,去油,服之痰水即下。

【翻譯】桂枝薑砂湯

茯苓11克 澤瀉11克 桂枝11克 芍藥11克 甘草(炙)11克 砂仁(炒,研)4克 幹薑11克

煎大半杯,入砂仁,略煎,去渣,入西瓜漿一湯匙,十溫十服。膀十胱濕十熱,小十便紅澀的,加梔子清之。脾肺濕旺,化生鬱濁,腐敗膠黏,不得下行,宜用瓜蒂散,行其痰飲。在下則瀉利而出,在上則嘔吐而出,祛除日久積滯糟粕,然後調之。續隨子仁,最下痰飲,用白色的十數粒,研碎,去油,服之痰水即下。

【原文】

瓜蒂散

瓜蒂(研)二十個 赤小豆(研)三錢 香豉(研)三錢

熱水一杯,煮香豉,令濃,去渣,調二末,十溫十服。取吐下為度。病重人虛者,不可服此,當用葶藶散。

【翻譯】瓜蒂散

瓜蒂(研)二十個 赤小豆(研)11克 香豉(研)11克

熱水一杯,煮香豉,令濃,去渣,調調上二種藥沫,十溫十服。取吐下為度。病重人虛的,不可服此藥,應當用葶藶散。

水脹

【原文】

水從下升,而推原其本,實自上降,離中之十陰十,水之根也。水降於肺胃,肺胃右轉,清涼而化濁十陰十,是水降於氣分也。肺胃不降,十陽十分之水十婬十泆而上逆,故臍以上腫。金十性十喜斂,其收斂而不鬱者,十陽十明胃土之降也。土濕胃逆,肺無降路,十陽十分之水,不得下行,十陰十分之水,反得上泛,水入於肺,宗氣隔礙,則為喘滿,水入於經,胃氣壅阻,則為腫脹。水生於肺而統於腎,藏於膀十胱而泄於肝,腎與膀十胱之腑,相為表裡。飲入於胃,脾十陽十蒸動,化為霧氣,而上歸於肺,肺金清肅,霧氣灑揚,充灌於經絡,熏澤於皮膚,氤氳鬱靄,化為雨露,及乎中焦以下,則註集滂沛,勢如十江十漢矣。膀十胱者,水之壑也,肺氣化水,傳於膀十胱,肝氣疏泄,水竅清通,是以腫脹不作。膀十胱之竅,清則開而熱則閉。《靈樞》:三焦者,入絡膀十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其虛而遺溺者,相火之下虛也,其實而閉癃者,非相火之下實也。以腎主蟄藏,腎氣能藏,則相火秘固而膀十胱清,腎氣不藏,則相火泄露而膀十胱熱。相火蟄藏,膀十胱清利,是謂之實。膀十胱之熱者,相火泄於腎臟而陷於膀十胱也。相火藏於腎水,原不十泄露,其泄而不藏者,過在乙木。木十性十疏泄,疏泄之令暢,則但能泄水而不至泄火,水寒土濕,生氣鬱遏,疏泄之令不行,而愈欲疏泄,故相火不得秘藏,泄而不通,故水道不能清利。相火之陷,其原在肝,肝氣之陷,其原在脾,肝脾鬱陷,合相火而生下熱,傳於己土,己土以其濕十熱傳於膀十胱,是以淋澀而赤黃也。膀十胱閉癃,水不歸壑,故逆行於胸腹,浸十婬十於經絡,而腫脹作焉。「水熱十穴十論」:其本在腎,其標在肺,皆積水也。故水病下為跗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其本之在腎者,宜瀉之於膀十胱,其標之在肺者,宜瀉之於汗孔。汗溺之行,總以燥土疏木為主。水病之作,雖在肺腎兩臟,而土濕木鬱,乃其根本也。

【翻譯】水從下往上升,而推其本原,其實是從上往下降,心中的十陰十氣,是水的根本。水降到肺和胃,肺胃右轉,清涼而化濁十陰十,是水降於氣水的分界線。肺胃不降,十陽十分之水泛濫而且上逆,所以肚十臍以上腫。金十性十喜斂,發病收斂而不鬱的原因,是十陽十明胃土的下降。土濕胃逆,肺無下降的路,十陽十分的水,不得下行,十陰十分的水,反得上泛,水入到肺,宗氣(水谷十精十微化生,聚積胸中,與呼吸之氣相合發揮作用的氣)隔礙,則為氣喘而有胸部滿悶,水入到經,胃氣堵塞,則為腫脹。水產生在肺而由腎統領,藏於膀十胱而泄於肝,腎與膀十胱的腑,相互為表裡。飲水進入胃裡,脾十陽十蒸動,化為霧氣,而上歸於肺,肺金清肅,霧氣灑揚,充灌於經絡,熏澤於皮膚,彌漫鬱靄,化為雨露,等到瞭中焦以下,則流瀉匯集豐盛,氣勢如十江十河瞭。膀十胱,水的溝壑,肺氣化水,傳到膀十胱,肝氣疏泄,水竅清通,所以腫脹不發作。膀十胱的竅,清則開而熱則閉。《靈樞》說:三焦,入絡膀十胱,約束下焦,實則閉塞不通,虛則遺尿。發病虛而遺尿的,相火的下虛,發病實而閉塞不通的,不是相火的下實。因為腎主蟄藏,腎氣能藏,則相火秘固而膀十胱清,腎氣不藏,則相火泄露而膀十胱熱。相火蟄藏,膀十胱清利,這叫做實。膀十胱熱的,相火泄於腎臟而下陷於膀十胱。相火藏在腎水裡,本來不十泄露,相火泄露而不能收藏的,過錯在乙木。木十性十疏泄,疏泄的功能暢通,就隻是泄水而不至泄火,水寒土濕,生氣鬱遏,疏泄的功能不能發揮,從而越想疏泄,因為相火不得秘藏,泄而不通,所以水道不能清爽十利落。相火的下陷,根源在肝,肝氣的下陷,根源在脾,肝脾鬱積下陷,加上相火從而產生下熱,傳到己土,己土把他的濕十熱傳到膀十胱,所以小十便不通而赤黃色。膀十胱閉塞,水不能歸到膀十胱,所以逆行在胸腹,泛濫在經絡,從而腫脹發作瞭。「水熱十穴十論」說:膀十胱的根本在腎,膀十胱的表面在肺,都是積水。所以水病下為足背浮腫大腹,上為喘十息聲粗十大不得臥,表面和根本都發病。發病在根本在腎的,適宜於瀉在膀十胱,病在表面上在肺的,適宜於從汗孔瀉之。汗尿的排十泄,總是以燥土疏木為主。水病的發作,雖在肺腎兩臟,但土濕木鬱,才是他的根本。

《四聖心源白話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