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血
【原文】
水寒土濕,脾陷木鬱,風動而行疏泄,谷道不收,則後泄於大腸,水道不斂,則前淋於小十便。十陽十氣蟄藏,則土十溫十而水暖,其脾濕而腎寒者,壬水之藏令不行也。水十性十蟄藏,木十性十疏泄,水欲藏而不能藏,是以流漓而不止,木欲泄而不能泄,是以梗澀而不利。緣木愈鬱則愈欲泄,愈欲泄則愈鬱,鬱生下熱,小十便赤數,雖火盛之極,而實以脾腎之十陽十虛。瀉濕燥土,升木達鬱,自是主法。寒者十溫十之,熱者清之,然熱在乙木,不在脾土,在肝則宜清涼,至於脾傢,但宜十溫十燥,雖肝熱極盛,不可瀉其脾土也。
【翻譯】水寒土濕,脾陷木鬱,風動而行疏泄,十肛十門不收斂,則後泄於大腸,水道不收斂,則前淋於小十便。十陽十氣蟄伏收藏,則土十溫十而水暖,病人脾濕並且腎寒的,壬水的收藏功能不行瞭。水的十性十質是蟄藏,木十性十疏泄,水欲藏而不能藏,所以流漓不止,木欲泄而不能泄,所以阻塞而不利尿。緣於木越鬱就越想排十泄,越想排十泄就越是鬱積,鬱積產生下熱,小十便發紅並且量小,雖然火旺盛的很,但實際上是脾腎的十陽十虛。瀉濕燥土,升木氣通達鬱積,自然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寒者十溫十之,熱者清之,然而熱在乙木,不在脾土,在肝則宜清涼,至於脾,隻適宜於十溫十燥,雖然肝熱極盛,不可以瀉脾土。
【原文】
寧波湯
甘草二錢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阿膠三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三錢 梔子三錢 發灰(豬脂煎,研)三錢
煎大半杯,十溫十服。溺血與便血同理,而木鬱較甚,故梗澀痛楚。苓澤甘草,培土瀉濕,桂枝芍藥,達木清風,阿膠發灰,滋肝行瘀,梔子利水瀉熱。(膀十胱之熱。)若瘀血紫黑,累塊堅阻,加丹皮桃仁之類行之,此定法也。
【翻譯】寧波湯
甘草7克 桂枝11克 芍藥11克 阿膠11克 茯苓11克澤瀉11克 梔子11克 發灰(豬脂煎,研)11克
煎大半杯,十溫十服。尿血與便血同理,但木鬱的更嚴重,所以梗澀有痛楚感。茯苓、澤瀉、甘草,培土瀉濕,桂枝、芍藥,達木清風,阿膠、發灰,滋肝化瘀,梔子利水瀉熱。(膀十胱之熱。)如果瘀血紫黑色,累積的血塊堅十硬,加味丹皮、桃仁之類的化血,這是一定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