磠砂的功效與作用·十九 其它藥

磠砂

【藥用】本品為礦石,有紫、白兩種,紫磠砂為紫色石鹽,白磠砂為氯化鉸礦石。

【性味與歸經】咸、苦、辛,溫。有毒。入肝、脾、胃經。

【功效】消積怯瘀,軟堅散結。

【臨床應用】1.用於癰疽疔毒,鼻中瘜肉。

磠砂為性溫有毒之物,外科用以治療癰疽療毒,未成可消,已成能潰,有散結、去腐的作用;並能去鼻中痕肉。

2.用於噎膈反胃,癥瘕等癥。

本品能消積去瘀,故可用於噎膈反胃,癥瘕積塊等癥。

【處方用名】紅磠砂、白磠砂(研粉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分至二分,吞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

【方劑舉例】立馬回療丹《外科正宗》:磠砂、蟾酥、輕粉、丁香、蜈蚣、雄黃、朱砂、乳香、麝香、金頂砒。治疔毒走黃。

【文獻摘錄】《唐本草》:「主治積聚,破結血,止痛下氣,療咳嗽宿冷,去惡肉,生好肌。」

《本草衍義》:「去目翳弩肉。」

《本草綱目》:「治噎膈癥瘕,積痢,骨哽,除痔[厭黑]疣贅。」

《中藥學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