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藤的功效與作用·十五 平肝息風藥

鉤藤

【藥用】本品為茜草科植物鉤藤或華鉤藤的鉤及相連的莖枝。

【性味與歸經】甘,微寒。入肝、心包經。

【功效】清熱平肝,息風鎮痙。

【臨床應用】1.用於肝火頭脹、頭痛,及肝陽上亢、頭暈目眩等癥。

鉤藤清肝泄熱而平肝陽,故常用於肝火頭脹及肝陽上亢的實癥。配夏枯草、黃芩,能清泄肝火;配石決明、菊花,能平降肝陽。

2.用於熱病高熱、肝風內動、驚癇抽搐及婦女子癇等癥。

鉤藤的清熱作用並不顯著,但因它有息風鎮痙的作用,故遇有驚癇抽搐之癥,,則往往取以應用,臨床多與天麻、石決明、全蠍等配伍;如屬高熱動風,可與羚羊角、菊花、龍膽草等同用。

【處方用名】鉤藤、嫩鉤藤、嫩雙鉤、嫩鉤鉤(曬幹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煎時須後下。

【按語】1.鉤藤清疳熱而平肝息風,在臨床上常常用以平降肝陽。它的清熱之功不如羚羊角,息風鎮痙的作用亦較羚羊角、全蠍、蜈蚣為弱。故在高熱驚風抽搐時,宜加羚羊角(山羊角);如抽搐嚴重,須配全蠍、蜈蚣。

2.現知本品有良好的降壓作用,這說明前人的寶貴經驗,已為現代科學所證實。

【方劑舉例】鉤藤飲《本事方》:鉤藤、菊花、防風、人參、茯神、半夏、陳皮、麥冬、石膏、甘草。治肝厥頭痛。

《中藥學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