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前
【藥用】本品為蘿藦科植物白前(斯氏牛皮消)的根莖及葉。
【性味與歸經】辛、甘,微溫。入肺經。
【功效】袪痰,降氣。
【臨床應用】用於咳嗽痰多,氣逆喘促等癥。
本品善於降氣袪痰,故適用於痰多壅肺、咳嗽氣促等癥,可與紫菀、半夏等品配伍同用。
【處方用名】白前(洗凈,曬幹,切片用)。降氣袪痰之力較強。、炙白前(蜜炙用,潤肺,降氣、袪痰,作用較緩)、炒白前(清炒用。藥性較緩和)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二錢,煎服。
【按語】1.白前一藥,《別錄》說它微溫,《唐本草》認為微寒。然白前治嗽,並不專用於寒嗽,亦可應用於痰火氣壅上逆的咳嗽。因痰濁蘊肺,肺失清肅而嗽作,白前即以清肅肺氣為用,功能袪痰降氣,不論寒嗽、熱咳,隻要肺氣壅實有痰而咯吐不暢者,都可使用。治寒嗽,可與紫菀、款冬花、半夏等配伍;治熱咳,可與桑白皮、地骨皮、前胡等同用。
2.經臨床實踐,本品袪痰作用頗強,對胃稍有刺激性,如素有胃病者,用量不過多,如果用量過多,易引起惡心嘔吐。故使用時必須註意。又本品無補益作用,功專辛散下氣,對於肺虛幹咳者,不宜應用。
【方劑舉例】止嗽散《醫學心悟》:白前、紫菀、荊芥、百部、桔梗、陳皮、甘草。治新久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