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的功效與作用·十二 化痰止咳平喘藥

旋覆花(附:旋覆梗)

【藥用】本品為菊科植物線葉旋覆花或旋覆花的頭狀花序。

【性味與歸經】苦、辛、咸,微溫。入肺、脾、胃、大腸經。

【功效】消痰平喘,降逆下氣。

【臨床應用】1.用於喘咳多痰。

旋覆花功能消痰降氣而平喘,故適用於痰壅氣逆及痰飲蓄結所致的咳嗽痰多之癥,可與桑白皮、甜葶藶、陳皮、半夏等品配伍;如有表癥者,當配解表藥同用。

2.用於噫氣,嘔吐。

本品性溫,能降氣消痰,故可用於脾胃虛寒或痰濕內聚所致的噫氣或嘔吐等癥,常與代赭石、半夏、生薑等品配伍同用。

【處方用名】旋覆花(曬幹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包煎。本品的頭狀花序如絨毛,入湯不易澄清,每能刺喉作癢,故需佈包入煎。

【附藥】旋覆梗:又較金沸草。即旋覆花的全草。性能、主治、用量、用法俱與旋覆花同。

【按語】1.旋覆花以消痰降氣為主要功能,故主要用於痰多咳嗽氣急及噯氣嘔吐等癥。

2.經臨床實踐,旋覆花與前胡等量同用,可增強降氣化痰的功能。本品性屬微溫,一般用於肺寒咳嗽;如遇肺熱咳嗽、痰多氣急者,也可配合清熱藥如魚腥草、蒲公英、金銀花等品同用。

3.旋覆花始載於《本經》,又名金沸草。現在中藥店以旋覆花的莖葉稱為金沸草,又名旋覆梗,功用與花相似。

【方劑舉例】旋覆代赭湯《傷寒論》:旋覆花、人參、生薑、代赭石、甘草、半夏、大棗。治傷寒發汗,若吐、若下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

《中藥學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