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詮\痘瘡(下)·失血(五十五)

失血(五十五)

經曰∶十陽十絡傷則血外溢,十陰十絡傷則血內溢。血外溢則衄血,血內溢則便血。瘡疹之火由內而發,毒不能達,則燔灼經絡而迫血妄行,血隨火動,從上而出,則為衄為吐,從下而出,則為便為溺,十陰十陽十俱傷,則上下俱出。凡痘疹失血,若從鼻出者,則有十陽十明外達之意,尚可望生,若從他處,則總屬十陰十分而火毒內陷,乃悉為危證。

痘疹發十熱見血者,多屬火證。若衄血者,宜玄參地黃湯,或加茅根汁,或加京墨汁同飲之。衄止者生,不止者不治。溺血者,大厘清飲,或八正散。大便秘而見血者,宜四順清涼飲。

痘瘡已出未出之間,凡諸血證,俱宜用犀角地黃湯三方酌宜治之最佳。血止後,可進調元湯加木通。

痘瘡十日之後,忽膿血大作,大便陡出者,此為胃爛不治。

《景嶽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