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四烈集·痘疹詮\痘瘡(中)·禁忌(三十一)

禁忌(三十一)

痘瘡起發之初,全要避風寒,遠人物,節飲食,守禁忌。若到養漿之時,尤宜謹慎,如天氣大熱則去衣被,當令清涼但謹門窗帷帳,勿使邪氣透入;如天寒則宜濃添蓋護,房十中勿絕燈火;如或作癢,須為撫十摩,勿使搔破,以致難灌,最當慎也。

痘瘡房十中,凡諸臭穢腥香之氣,及僧道師巫之人,或罵詈呼怒,震驚歌樂,掃地,對面搔十癢,對面梳頭之類,皆不可不避。

房十中欲辟臭穢,惟燒避邪丹,或紅幹棗,或黃熟香皆佳。若蒼術之氣則太峻也。

飲食最宜調和,無使太過不及。或好食何物有不宜者,但少與之。以順其意,苦禁固太嚴,使之忿怒,恐反助火邪,但不可縱耳。至若助火生風,及蔥蒜泄氣等物,皆所當慎。

痘瘡前後,大忌豬肉、魚酒之類,恐惹終身痰咳。

痘瘡平復之後,勿與雞鴨蛋,食之則傷神。

痘疹退後,須避風寒,戒水濕,如犯其邪,則終身咳嗽,患瘡無有休日。

東垣曰∶痘瘡宜避一切穢惡氣及外人入房。遠行勞汗氣,腋下狐臭氣,房十中十十婬十十液氣,麝香臊膻氣,婦人經候諸血腥臭氣,硫黃蚊煙氣,廁缸便桶氣,誤燒頭發氣,吹滅燈燭氣,雞十毛十魚骨氣,蔥蒜韭薤氣,以上皆不可犯。須要時常燒十十乳十十香之類甘香之氣,使之漸聞,則營衛氣暢,可無倒靨陷伏等患。

陳氏曰∶凡痘疹熱渴,切不可與瓜柿蜜水等冷物,及清涼飲、消毒散等藥,恐損脾胃,則腹脹喘悶,寒戰切牙而難治。輕變重者,犯房室,不忌口,先曾瀉,飲冷水,餌涼藥也。重變輕者,避風寒,常和暖,大便調也。

薛氏曰∶前證苦兼吐瀉,手足指冷,屬內虛寒而外假熱也,最忌寒涼。苦大便不通,渴欲飲水,則蜜水之類又當用也。但當審其熱之虛實可也。今北方出痘,多有用水,無不愈者,蓋化方多睡熱炕故也。

《景嶽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