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腹痛(四八)
產後腹痛,最當辯察虛實。血有留瘀而痛者,實痛也;無血而痛者,虛痛也。大都痛而且脹,或上沖胸脅,或拒按而手不可近者,皆實痛也,宜行之散之。若無脹滿,或喜十十揉十十按,或喜熱熨,或得食稍緩者,皆屬虛痛,不可妄用推逐等劑。
凡新產之後,多有兒枕腹痛者,摸之亦有塊,按之亦微拒手,故古方謂之兒枕,皆指為胞中之宿血,此大不然。夫胎胞俱去,血亦豈能獨留?蓋子十宮蓄子既久,忽爾相離,血海陡虛,所以作痛。胞門受傷,必致壅腫,所以亦若有塊,而實非真塊。腫既未消,所以亦頗拒按。治此者,但宜安養其臟,不久即愈,惟殿胞煎為最妙,其次則四神散、五物煎皆極佳者。若誤認為瘀,而妄用桃仁、紅花、玄十十胡十十、青皮之屬,反損臟氣,必增虛病。
有母體本虛而血少者,即於產時亦無多血,此輩尤非血滯。若有疼痛,隻宜治以前法,或以大、小營煎、黃雌雞湯主之。
凡新產之後,其有十陽十氣虛弱而寒從中生,或寒由外入,以致心腹作痛,嘔吐不食,四肢厥冷者,宜九蜜煎、大嚴蜜湯,或理十陰十煎主之。
產當寒月,以致寒氣入腹,臍下脹痛,手不可近者,宜羊肉湯主之。若氣實寒甚者,宜蟠蔥散。
產後惡十露不盡,留滯作痛者,亦常有之。然此與虛痛者不同,必其由漸而甚,或大小十便不行,或小腹硬實作脹,痛極不可近手,或自下上沖心腹,或痛極牙關緊急,有此實證,當速去其血。近上者,宜失笑散;近下者,宜通瘀煎、奪命丹、回生丹。如或未效,當用決津煎為善。
產後有脾虛、腎虛而為腹痛者,此不由產而由臟氣之不足。若脾氣虛寒,為嘔吐,為食少,而兼腹痛者,宜五君子煎、六君子湯、十十溫十十胃飲之類主之。若腎氣虛寒,為瀉為痢,而兼腹痛者,宜胃關煎、理十陰十煎之類主之。
產後有飲食停滯及氣逆作痛,亦當因其類而消去之,如排氣飲、大和中飲之類,皆可酌用。
仲景曰∶產後腹中 痛,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並治腹中寒疝,虛勞不足。
立齋曰∶前證若因氣滯,用延十十胡十十索散。若因外寒,用五積散。若因怒氣,用四物加木香、柴十十胡十十。若因血虛,用四物、參、術、炮薑。若因十陽十氣虛弱,用四君、當歸、炮薑。若因脾虛血弱,用六君、當歸、炮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