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樹

原文

陜西劉公,為興化令。有道士來獻盆樹;視之,則小橘細裁如指,擯弗受。劉有幼女,時六七歲,適值初度。道士雲:“此不足供大人清玩,聊祝女公子福壽耳。”乃受之。女一見,不勝愛悅,寘諸閨闥,朝夕護之惟恐傷。劉任滿,橘盈把矣。是年初結實。簡裝將行,以橘重贅,謀棄之。女抱樹嬌啼。傢人紿之曰:“暫去,且將復來。”女信之,涕始止。又恐為大力者負之而去,立視傢人,移栽墀下,乃行。女歸,受莊氏聘。莊丙戌登進士,釋褐為興化令。夫人大喜。竊意十餘年橘不復存,及至,則橘已十圍,實累累以千計。問之故役,皆雲:“劉公去後,橘甚茂而不實,此其初結也。”更奇之。莊任三年,繁實不懈;第四年,憔悴無少華。夫人曰:“君任此不久矣。”至秋,果解任。

異史氏曰:“橘其有夙緣於女與?何遇之巧也。其實也似感恩,其不華也似傷離。物猶如此,而況於人乎?”

聊齋之橘樹白話翻譯

陜西的劉公,是興化縣的縣令。有一個道來獻給他一棵栽在盆裡的小樹。縣令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棵纖細如指的小桔樹,他不喜歡,不想接受。劉公有個小女兒,這時才六七歲,正好那天過生日。道士說:“這盆小樹不足以供您賞玩,姑且送給女公子祝她福壽吧。”於是劉公便接受下來。女兒一見這棵小桔樹,非常喜愛。把它放在自己的閨房裡,早晚護理,唯恐它受到損傷。劉公任期滿瞭的時候,桔樹已經有一把多粗。這一年它第一次結果。劉公一傢收拾行裝準備離開,認為桔樹太重,帶著累贅,商量著不要瞭。小女兒抱著桔樹撒嬌地哭起來。傢裡人哄她說:“隻是暫時離開,過不瞭多久就會回來。”小女兒相信瞭這些話,才不哭瞭;但她又恐怕這棵樹被力氣大的人扛走瞭,非要看著傢裡人把樹移栽到臺階下,這才離去。

女兒回到傢鄉,長大後嫁給瞭一個姓莊的。姓莊的在丙戌年考中進士,被委任為興化縣令。他的夫人十分高興,心裡琢磨,十多年瞭,那棵桔樹可能已不存在瞭。到瞭興化,原來那桔樹已經有十圍粗瞭,而且果實累累,數以千計。問以前的差役,都說:“劉公走瞭以後,這棵樹長得很茂盛,就是不結果,這是它第一次結果。”夫人更加驚異瞭。姓莊的在任三年,桔樹年年碩果累累。第四年,桔樹忽然憔悴不堪,不像從前那樣茂盛。夫人說:“夫君在這兒的任期大概不長瞭。”到瞭秋天,莊縣令果然被解任。

《聊齋志異文白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