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有農人蕓於山下,婦以陶器為餉。食已,置器壠畔。向暮視之,器中餘粥盡空。如是者屢。心疑之,因睨註以覘之。有狐來,探首器中。農人荷鋤潛往,力擊之。狐驚竄走。器囊頭,苦不得脫;狐顛蹷,觸器碎落,出首,見農人,竄益急,越山而去。後數年,山南有貴傢女,苦狐纏祟,敕勒無靈。狐謂女曰:“紙上符咒,能奈我何!”女紿之曰:“汝道術良深,可幸永好。顧不知生平亦有所畏者否?”狐曰:“我罔所怖。但十年前在北山時,嘗竊食田畔,被一人戴闊笠,持曲項兵,幾為所戮,至今猶悸。”女告父。父思投其所畏,但不知姓名、居裡,無從問訊。
會仆以故至山村,向人偶道。旁一人驚曰:“此與吾曩年事適相符同,將無向所逐狐,今能為怪耶?”仆異之,歸告主人。主人喜,即命仆馬招農人來,敬白所求。農人笑曰:“曩所遇誠有之,顧未必即為此物;且既能怪變,豈復畏一農人?”貴傢固強之,使披戴如爾日狀,入室以鋤卓地,吒曰:“我日覓汝不可得,汝乃逃匿在此耶!今相值,決殺不宥!”言已,即聞狐鳴於室。農人益作威怒。狐即哀言乞命。農人叱曰:“速去,釋汝。”女見狐奉頭鼠竄而去,自是遂安。
聊齋之農人白話翻譯
有一個農夫在山下種地,他的妻子用陶罐給他送午飯。他吃飽以後,就把陶罐放在壟邊。傍晚一看,罐裡的剩粥一點都沒瞭。這種情況一連發生瞭好幾次。他心裡懷疑,於是就一邊種地,一邊斜著眼睛註意放飯罐的地方。不一會兒,來瞭一隻狐貍,把頭伸到陶罐中。農夫扛著鋤頭躡手躡腳地走過去,狠力砸瞭它一下。狐貍猛吃一驚,急忙逃竄。可陶罐套住瞭頭,怎麼也掙不脫。狐貍急得又蹦又跳,猛地跌倒碰碎瞭陶罐,才露出頭來。它見農民追打,竄逃得更急,越過山粱就跑瞭。
幾年以後,山南邊有一富貴人傢的女兒,被狐貍精迷惑上瞭,請法師畫符念咒全都不管用。狐貍精還對女子說:“紙上的符咒,能把我怎麼樣!”女子哄騙狐貍精說:“你的道術非常高深,很慶幸和你永遠相好。但不知你生來是不是也有懼怕的人?”狐貍精說:“我什麼都不害怕。但十年前在北山的時候,曾到田壟邊去偷吃剩粥,被一個頭戴大葦笠,手持彎脖子兵器的人追打,羞一點死在他手裡,到現在想起來心裡還打顫。”女兒把狐貍精的話告訴瞭他父親。父親想讓狐貍害怕的這個人來制服它,但不知道姓名、住址,沒法打聽。恰巧他傢的仆人因事到山村,偶爾向人們談起他主人傢鬧狐貍的事情。旁邊有一個人吃驚地說:“這和我當年遇上的事正好相符,莫非是被我打過的那隻狐貍,現在能興妖作怪瞭?”仆人聽瞭覺得很奇怪,就回去告訴瞭主人。主人非常高興,當即命令仆人用馬把農夫接到傢裡來,恭恭敬敬地請求他驅趕狐貍。農夫笑著說:“從前我確實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情,但不一定就是這隻狐貍。況且它既然能成瞭精來作怪,怎麼還會再懼怕一個農夫?”富貴人傢再三強求,農夫便打扮成那天追打狐貍時的樣子,走進女兒的房間,把鋤頭往地下一頓,厲聲呵叱:“我天天找你找不到,你原來躲藏在這裡呀!今天又碰在我手裡,一定要殺瞭你,絕不寬恕!”話音剛落,就聽到狐貍在屋裡哀叫。農夫越發裝出威武盛怒的樣子,狐貍精便哀求饒命。農夫叱責說:“馬上離開這兒,我就放瞭你!”女兒見狐貍抱頭鼠竄而逃,從此以後,就平安無事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