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瓊,字珍之,武強人氏。父備,仕魏官至衛尉少卿。瓊幼年時隨父在邊地,曾拜訪過東荊州刺史曹芝。芝開玩笑地問他:“你想當官不?”答:“設官求人,不是人去求官。”芝驚嘆他的回答,署為本府長流參軍。文襄因儀同開府,引征為刑獄參軍,常加勉勵勞問。並州出現過盜案,長流參軍偵察其事,所懷疑的盜賊已被抓獲,受害的人傢也識別出瞭盜賊,隻是沒有找到贓物。文襄將此案移交瓊,令他重新審理,瓊挖出瞭元景融等十餘人,還得到瞭贓物。文襄大笑,對冤枉被抓進來的人說:“你們如果不是碰上我的這位好參軍,就要白白送掉性命瞭。”
除瓊為南清河大守。該郡多盜,瓊來後,民吏肅然,奸盜止息。有時外境的奸人,經過郡境時,就被捕捉扭送入京。鄰縣民魏雙成丟失耕牛,懷疑是鄉鄰魏子賓,解送到郡,經過審問,知道子賓不是盜賊,馬上釋放瞭。雙成訴說道:“府君放走盜賊,我的牛從哪裡去找?”瓊不理,微服私訪,抓獲瞭真正的盜賊。從此之後,牲畜散放不收,說:“把他交付給府君吧。”有一鄰郡富豪將其財物寄放在界內以防止盜賊,但盜賊依然對他糾纏不休,無奈,說:“我的財物已經交給蘇公瞭。”盜賊才走。平原郡有一妖賊劉黑狗,勾結徒侶,通達滄海。瓊則將郡內民眾連接居住,使賊尋找不到突破的裂縫。鄰郡民吏嘆服他的才德。郡中舊賊一百多人,瓊把他們安置在自己的身邊,於是人間的善惡,哪怕是長吏喝瞭別人的一杯酒,均可馬上知曉。瓊清廉謹慎,不謀私利。道士道研為濟州沙門統,資產巨萬,在郡借貸以獲利息,他常請郡縣官府幫忙收取。當道研請求拜謁時,瓊知道他的用意,見面後不是請教問題,就是談論玄理,而且態度恭敬,道研雖為債務多次跑來,卻無機會開口。其弟子問原因,研說:“每次面見府君,便直接把我引入瞭青雲之間,哪裡有可能談論地上的事情。”郡民趙潁曾做過樂陵太守,八十歲致仕回到老傢。五月初,親自給瓊送來一對得到的新瓜。潁依仗年邁,苦苦請求,瓊才被迫收下,然後一直掛在聽事的梁上,好久沒有動用。人們競相貢獻新果,進聽事堂後,看見趙潁的瓜依然放在那裡,各自看瞭對方一眼便告辭而去。百姓乙普明弟兄倆爭奪田土,連年如此,還動員許多人作為援助。瓊召來普明兄弟當著眾人的面開導他們說:“天下最難得的是兄弟,最容易弄到手的是田地,假若得到瞭田地卻傷瞭兄弟的心,那行嗎?”邊說邊流下眼淚,眾人也大受感動,沒有不掉淚的。普明兄弟叩著頭向瓊請求出門思量,分居十年,再回來同住。每年春天,邀請大儒衛覬隆、田元鳳等來郡講學,瓊即令所有僚佐在文案的餘暇,赴郡學聽講,時人稱吏曹為學生屋。瓊禁斷婬祠,婚姻喪葬提倡節儉而要合乎禮儀。在蠶月預先發放綿絹式樣,所有的兵役賦稅依照等級標明數額,至於調役,必須先辦的,就吩咐郡縣長吏督察,而很少出現缺失。當時鄰近州郡沒有不派人趕來,向瓊請教政術的。天保中,郡內洪澇,民眾遭災,無食者有千多傢。瓊召集部中有糧食的大戶,由郡府出面向他們借貸粟谷以賑濟饑民。州府卻計戶征租,還想推究貸粟的主使人。綱紀對瓊說:“雖是救濟饑饣委,恐怕會連累府君啦!”瓊答:“一人得罪,可活千傢,我害怕什麼?”於是上表朝廷說明情況,主上不加追究,饑民因此獲救。他們告訴自己的子女說,是府君救瞭我們的命,其大恩大德千萬不要忘記。在郡六年,民眾愛戴。有關部門四次考核,均是第一等。後親死辭職,故人的饋贈,他一概沒有接受。很快起復為司直、廷尉正,朝士們嗟嘆瓊受瞭委屈。尚書辛述說:“蘇瓊既直且正,名以定體,不慮不申。”
當年瓊任南清河太守,裴獻伯為濟州刺史,用法嚴酷,瓊則相反,是以恩養人。房延..為樂陵郡,經過濟州,裴問外面的輿論和人們的評價,..說:“隻聽到‘太守善,刺史惡’這樣一句話。”裴說:“得老百姓誇獎並非很公正。”..答:“這麼說來,黃霸、龔遂,該是罪人。”後朝廷下詔,令各州薦舉清能。裴因為州民們講的那句話,而擔心受到瓊的陷害,瓊則專門給予辯解申述,時論認為他正直公平。畢義雲為禦史中丞,以猛暴為己任,理官忌憚,不敢有所違抗。瓊卻公平推究審查,很多人在他手上得到瞭昭雪。寺中署置臺案,是從瓊開始的。遷三公郎中。趙州及清河、南中有人多次報告謀反,前後都交付給瓊推檢,冤屈之人幸免於難。尚書崔昂對瓊說:“如果想建立功名的話,就該認真思考餘下的案件,繼續昭雪反叛謀逆,你有幾個腦袋?”瓊滿臉嚴肅地說:“昭雪的人是由於冤枉,反逆的人是不會輕易放過去的。”昂聽瓊回答後,萬分慚愧。京師這樣評價他:“斷決無疑蘇珍之。”
遷徐州行臺左丞,行徐州事。徐州城中的五級寺突然被人偷走瞭一百軀銅像,有關官員察檢,然後逮捕瞭幾十個人,瓊馬上放走瞭這批人。寺僧埋怨州府不幫忙追究賊人,瓊請僧回寺,道歉說:“請師傅暫且回去,找到佛像後就給你送來。”之後十多天,查找到賊人以及收藏贓物的地方,直接收審,全是事實。賊徒承認罪過,僧俗嘆服賢明。舊制規定,以淮水為禁,不準商販渡河。淮南連年歉收,瓊上啟朝廷請求準許前往淮北取糴。後來淮北饑荒,又請通糴淮南,這樣便使得商賈往返,彼此兼濟,水陸之利,直達河北。為大理卿時齊亡,入周為博陵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