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字元景,北海劇縣人氏。六世祖猛,秦苻堅丞相,定居於華山..城。父雲,在魏朝做官,有聲望。
年輕時昕勤奮讀書,太尉汝南王悅用為騎兵參軍。舊制:王出門遊射,騎兵參軍著武服持刀陪侍,但昕卻從來沒有加入到這樣的行列之中。悅嗜好逸遊,有時會縱馬奔馳兩天兩夜,昕則半途返回。悅就命令昕騎馬在前,並親自為他驅策。昕丟掉韁繩,任馬奔跑。帝的近臣說昕狂妄放縱。悅說:“王府的希望就寄托在此賢身上,我們就不要責備他瞭。”悅幾次將錢拋撒在地上,命令僚佐們爭搶,惟有昕站立一旁,不為所動。悅又散銀錢,用眼神示意昕,昕才拾起一枚。悅與僚佐們飲酒,站起身想移動一下座椅,人們爭搶著幫忙,昕卻站在一旁觀看。於是悅變瞭臉色,說:“我是帝孫帝子帝弟帝叔,今天設宴,親自動手搬凳子。你是什麼人,如此傲慢!”昕回答說:“元景地位低下,沒有必要讓殿下看到他的身影,哪裡還敢以親王僚佐的身份,從事廝役們的工作!”悅聽瞭他的話,表示瞭歉意。赴宴的人們毫無顧忌地大吃猛喝,昕最早離席,躺進閑室,悅多次召請,他也不去。悅就親自跑來喊他:“滿腹才能卻輕視府主,這算得上仁嗎?”昕說:“商紂王沉湎於酒,其滅亡就是迅速。府主自己不註意,小小的僚佐怎能承擔其罪責?”悅大笑著走瞭。
遷東萊太守。後來吏部尚書李神俊上奏說:“近世多有變故,常侍之職也就沒有瞭限額,今天請讓王元景等人做常侍,定員八人。加金紫光祿大夫。”魏孝武帝有時袒露上身,與近臣嘻戲遊玩,每當看到昕,馬上穿衣正冠而復常態。昕身體肥壯,遭遇父母之喪後,便一直瘦骨嶙峋。楊忄音尊崇他的品行德業,作為自己的師表。遷秘書監。
昕年輕時和邢邵都是元羅的賓友,他做東萊太守後,邵全傢就投奔而來。郡人認為邵是邢杲的從弟,聚集兵士想把他抓起來,昕用身體遮擋住邵,大聲道:“你們想抓邢子才,就先殺瞭我!”邵才免除瞭一場禍害。
昕喜好清言,詞不俗淺。在東萊,抓到瞭一個殺害同行伴侶的兇手,審問他,卻不承認,昕質問道:“那個人死瞭不能回來,你卻安然無恙地返傢瞭,這怎麼解釋?”邢邵後來拜謁世宗,重復昕說的這句話作為笑樂的材料。昕聽到後,特意跑到邵的傢裡,說:“你不認識造化。”回來對人說:“子才應該死瞭,我很惡毒地辱罵瞭他。”
顯祖認為昕疏闊放縱,不是濟世之才,罵他為“好門戶,惡人身”。又有人進讒說:“王元景時常嗟嘆水運不該斷絕。”帝聽說後就更加惱怒,便下詔將其流放幽州。後召回,除銀青光祿大夫,判祠部尚書事。帝惱火臨漳令嵇曄及舍人李文師,就把曄賞賜給薛豐洛,文師賞賜給崔士順傢為奴。鄭子默私底下對昕說:“從古到今還沒有朝士作奴的。”昕說:“箕子就作過奴,怎麼能說沒有?”子默就將昕的話向顯祖作瞭報告,又說:“王元景將陛下比作殷紂王。”楊忄音稍微為昕作瞭一些辯解。帝對忄音說:“王元景是你的博士,你的話都是王元景教的。”帝後來又同朝臣暢飲,昕則裝病不來參加。帝派騎士將他抓來之前,他正搖頭晃腦地吟詠著詩歌。昕被斬殺於禦座前面,屍體被拋棄到漳河之中———這是天保十年(559)的事情。昕有文集二十卷。
昕母清河人崔氏,學識有風訓,生有九個兒子,這九個兒子個個風流而且有涵養,時稱“王氏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