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草脈英雄起,謳歌歷數歸。
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翼亮真文德,丕承戢武威。
聖圖天廣大,崇祀日光輝。
陵寢盤空曲,熊羆守翠微。
再窺松柏路,還見五陵飛。
卻說曇雲長老賃下房子,與朱公夫婦安頓,又借些資本與他生意。不止一日, 卻是九月時候,不暖不寒,風清日朗,真好天色。長老心中轉念道:
“去年臘月廿四晚,入定之時,分明聽得是九月間真主誕生。前月,伽藍分明 囑咐好生救護天子。這幾時不曾往朱公處探望,不知會生得是男是女。我且出門走 一遭。”將到伽藍殿邊,忽見一人走來,長老把眼看瞭看,這人生得:
一雙碧眼,兩道修眉。一雙碧眼光炯炯,上逼層霄;兩道侈眉虛飄飄,下過臍 底。顴骨棱棱,真個是煙霞色相;豐神燁燁,偶然來地上神仙。行如風送殘雲,立 似不動泰山。
那人卻對長老說道:“我有丸藥兒,可送去與前日那租房子住的朱公傢下生產 時用。”長老明知他是仙人,便將手接瞭說:“曉得!”隻見清風一陣,那人就不 見瞭。長老竟把丸藥送與朱公說:“早晚婆婆生產可用。”朱公接藥,說道:“難 得到此,素齋瞭去。”說畢,便進內說:“打點素齋,供養長老。”長老自在門首。 不多時,隻見得一村人,是老是少,都說骸疤焐系娜脹罰?喂時韌?找煅?獠剩俊? 長老同眾人抬頭齊看,但聞天上八音齊振,諸鳥飛繞,五色雲中,恍如十來個天娥 彩女,抱著個孩兒,連白光一條,自東南方從空飛下,到朱公傢裡來。眾人正要進 內,隻見朱公門首,兩條黃龍繞住,裡面大火沖天,煙塵陡亂。眾人沒一個抬得頭, 開得眼,各自回傢而去。長老也慌張起來。卻好朱公出來說:“蒙師父送藥來,我 傢婆婆便將去咽下,不覺異香遍體。方才幸得生下一孩兒,甚是光彩,且滿屋都覺 香馥侵人。”長老說:“此時正是未牌,這命極貴,須到佛前寄名。”朱公許諾。
長老回寺去瞭,不題。
卻說朱公自去河中取水沐浴,忽見紅羅浮來,遂取去做衣與孩子穿之,故所居 地方,名曰“紅羅巷”,古跡至今猶存。
且說生瞭的孩子,即是太祖。三日內不住啼哭,舉傢不安。朱公隻得走到寺中 伽藍殿內,祈神保佑。長老對朱公說:“此事也非等閑,諒非藥餌可愈,公可急回 安頓。”長老正送朱公出門,隻見路上走過一個道人,頭頂鐵冠,大叫道:“你們 有希奇的病,不論大小可治。”長老便同朱公問說:“有個孩子,生下方才三日, 隻是啼哭。你可醫得麼?”那道人說:“我已曉得他哭瞭,故遠遠特來見他。我若 見他,包你他便不哭。”朱公聽說,便辭瞭長老,即同道人至傢,抱出新生孩子來 見道人。那道人把手一搖,口裡囑咐說:“莫叫莫叫,何不當初莫笑。前路非遙, 日月並行便到,那時還你個呵呵笑。”拱手而別,出門去瞭。朱公抱瞭孩子進去, 正要出來款待道人,四下裡找尋不見。次後,朱傢的孩子再也不哭,真是奇異。
一日兩,兩日三,早已是滿月兒、百祿兒、拿周兒。朱公將孩子送到皇覺寺中 佛前懺悔,保佑易長易大,因取蚌佛名,叫做朱元龍,字曰廷瑞。三歲、五歲,也 時常到寺中戲耍,不覺長成十一歲瞭。朱公夫婦傢中,忍饑受餓,難以度日,將三 個大兒子俱雇與人傢傭工去瞭,隻有小兒子元龍在傢。
一日,鄰舍汪婆走來,向朱公道:“何不將元龍雇與劉太秀傢牧牛,強似在傢 忍餓。”朱公思想道:“也罷!”遂煩汪婆與劉太秀說明。太祖道:“我這個人豈 肯與他人牧牛!”父母再三哄勸,他方肯。母親同汪婆送至劉傢。
且說太祖在劉傢,一日一日,漸漸熟瞭,每日與眾孩子玩耍。將土壘成高臺, 內有兩三個大的,要做皇帝玩耍,坐在上面。太祖下拜,隻見大孩子骨碌碌跌的頭 青臉腫。又一個孩子說:“等我上去坐著,你們來拜。”太祖同眾孩子又拜,這個 孩子將身撲地,更跌得狠些。眾人嚇的皆不敢上臺。太祖說:“等我上去!”眾孩 子朝上來拜,太祖端然正坐,一絲不動。眾孩子隻得聽他使令,每日玩耍不題。
一日,皇覺寺做道場,太祖扯下紙幡做旗,合眾孩子手執五方站立,又將所牧 之牛,分成五對,排下陣圖,吆喝一聲,那牛跟定眾孩子旗幡串走,總不錯亂。忽 一日,太祖心生一計,將小牛殺瞭一隻,同眾孩子洗剝幹凈,將一壇子盛瞭,架在 山坡,尋些柴草煨爛,與眾孩子食之。先將牛尾割下,插在石縫內,恐怕劉太秀找 牛,隻說牛鉆入石縫內去瞭。到晚歸傢,劉太秀果然查牛,少瞭一隻。太祖回道: “因有一小牛鉆入石縫去瞭,故少瞭一隻。”太秀不信,便說:“同你看去。”二 人來至石邊,太祖默囑山神、土地快來保護,果見一牛尾亂動。太秀將手一扯,微 聞似覺牛叫之聲,太秀隻得信瞭。
後又瞞太秀宰瞭一隻,也如前法。太秀又來看視,心中甚異,忽聞見太祖身上 有羶氣,暗地把眾孩子一拷,方知是太祖殺牛吃瞭。太秀無可奈何,隨將太祖打發 回傢。
光陰似箭,不覺已是元順帝至正甲申六月,太祖時已十七歲。誰想天災流行, 疫癘大作,一月之間,朱公夫妻並長子朱鎮,俱不幸辭世。傢貧也備不得齊整棺木, 隻得草率將就,同兩個阿哥,抬到九龍崗下。正將掘土埋葬,倏忽之間,大風暴起, 走石飛沙,轟雷閃電,霖雨傾盆。太祖同那兩個哥哥,開瞭眼閉不得,閉瞭眼開不 得。但聽得空中說:“玉皇昨夜宣旨,喚本府城隍,當境土地,押令我們四大龍神, 將朱皇帝的父母,埋葬在神龍穴內,土封三尺。我們須要即刻完工,不得違旨。” 太祖弟兄三人,隻得在樹林叢蔚中躲雨。未及一刻,天清日出,三人走出林來,到 原放棺木地方,但不見瞭,但見土石壅蓋巍然一座大墳。三人拜泣回傢。
長嫂孟氏同侄兒朱文正,仍到長虹縣地方過活。二兄、三兄亦各自贅出。
太祖獨自無依。鄰舍汪婆對太祖說:“如今年荒米貴,無處棲身。你父母向日 曾將你寄拜寺內,不如權且為僧,何如?”太祖聽說,答應道:“也是! 也是!”自是托身皇覺寺內。不意曇雲長老,未及兩月,也一夕升天去瞭。
寺中眾僧曰:“因朱元龍,長者最是受重,他就十分沒禮。”一日,將山門關 上,不與太祖寺內睡覺。太祖仰天嘆息。隻見銀河耿耿,玉露清清,遂口吟一絕:
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間不敢長伸腳,恐踏山河社稷穿。
吟罷,驚動瞭伽藍。伽藍心中轉念:“他原是玉皇金童,目下應該如此困苦。
前者初生時,大哭不絕,玉皇喚我轉召鐵冠道人安慰他。但今受此迍邅,倘或 道念不堅,聖躬有些啾卿,也是我們保護不周。不若權叫夢神打動他的睡魔,托與 一夢,以安他的志氣。”此時太祖不覺身體困倦,席地和衣而寢。
眼中但見西北天上,群鳥爭飛。忽見仙鶴一隻,從東南飛來,啄開眾鳥,傾刻 仙鶴也就不見瞭。隻有西北角起一個朱紅色的高臺,周回欄檻上邊,立著兩個像金 剛一般,口中念念有詞。再上有帶幞頭抹額的兩行立著,中間三尊天神,竟似三清 上帝,玉貌長髯,看著太祖。卻有幾個紫衣羽士,送到絳紅袍一領,太祖將身來穿, 隻見雲生五彩。紫衣者說:“此文理真人之衣。”旁邊又一道士,把劍一口,跪送 將來,口中稱說:“好異相!好異相!”因拱手而別。太祖醒來,卻是南柯一夢, 細思量甚是奇怪。
次早起來,卻有新當傢的長老囑咐說:“此去麻湖約三十餘裡,湖邊野樹成林, 任人采取。爾輩可各輪派取柴,以供寺用。如違,逐出山門,別處去吃飯。”輪到 太祖,正是大風大雨,彼此不相照顧,卻又上得路遲,走到湖邊,早已野林中螢火 相照,四下更無人聲,止有蟲鳴草韻。太祖隻得走下湖中砍取。那知淤泥深深淺淺, 不覺將身陷入大澤中。自分必遭淹溺,忽聽得湖內有人雲:“皇帝被陷瞭,我們快 去保護,庶免罪戾。”太祖隻見身邊許多蓬頭、赤發、圓睛、獠牙、綠臉的人,近 前來說:“待小表們扶你上岸。”岸上有小表也替皇帝砍瞭,將柴也送至寺內。太 祖把身子一跳,早已不在澤中,也不是麻湖,竟是皇覺寺山門首瞭。太祖挑著一擔 柴,進香積廚來,前殿上鼓已三敲,眾僧卻已睡熟。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