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向西走到鄭縣時,正趕上呂後從長安來,路過這裡,遇見彭王。彭王對著呂後哭泣,極力辯解自己沒有罪行,希望能回到故鄉昌邑定居,呂後答應給他幫助,和他一塊兒向東前往洛陽。呂後向高祖陳述說:“彭王是豪壯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這是給自己留下禍患,不如殺掉他。所以,臣妾帶著他一起回來瞭。”於是,呂後收買彭越的門客,誣告他再次陰謀造反。高祖於是借機處死瞭彭越,把他的宗族也一起給殺瞭,梁國的封號也被撤銷瞭。
彭越出身不好,卻運用正確的戰術牽制瞭項羽,為劉邦在楚漢相爭中獲得勝利,立下瞭汗馬功勞,自己也當上瞭諸侯王。對於一個庶民來講,這是瞭不起的成就。自打跟隨劉邦開始,彭越始終是忠心耿耿,最後卻落得瞭這麼一個下場,這不能不說又驗證瞭這句話:狡兔死,走狗烹。
刑徒起兵
黥佈是六縣人,原本姓英。秦朝的時候,他還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年少的時候,碰到一個算命的人路過,他想拿這個人尋開心,就請這個人給他看相,那人煞有介事對他說:“你日後會受刑,但是受刑以後會被封王。”英佈一聽笑瞭,笑得很誇張,心想這人還真逗。那時候犯法的人除瞭受刑之外,還得去給秦皇修墳或者到北邊境戍邊,無論到哪裡都是九死一生,都是死人瞭還談什麼封王?到瞭壯年時期,豪氣旺盛的英佈一不小心犯瞭法,受到瞭黥刑(在額頭上刺字,並且用墨水塗黑)。他的朋友都在為他惋惜,他卻高興地笑著說:“曾經有人為我相面,說我受刑以後會被封王。現在看來,大概還真是這樣。”聽到他說這番話,朋友都覺得十分滑稽,嘲笑他也不瞅瞅都什麼時候瞭,還開這樣的玩笑。定罪以後,英佈被送往驪山為秦始皇修墳。那裡的刑徒有幾十萬人,英佈到哪裡都有人緣,與其中的頭目、豪傑都有往來。後來,為皇帝修墳的人大都沒有什麼好下場,他率領著一部分人逃到瞭長江一帶,當起瞭強盜。
陳勝起義的時候,番邑的縣令吳芮正式起兵,扯起義旗,百越民眾群起響應,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壯大起來。英佈去會見吳芮,參加瞭他的軍隊,一起反叛瞭秦朝,還聚集起瞭數千人的隊伍。吳芮十分欣賞英佈,親自主婚,將女兒嫁給英佈,令英佈在督軍湖(今鄱陽湖東)訓練軍隊。後來,秦將章邯消滅瞭陳勝、呂臣的軍隊,義軍的形勢十分險惡。但是,英佈沒有害怕,反而大膽率兵北進,攻打秦軍的左右校尉,在清波將其擊敗,接著他又引兵東進。不久,英佈聽說項梁已經平定瞭江東的會稽郡,便率部渡過長江西進尋求發展。項梁的勢力發展十分迅速,而秦軍也加大瞭鎮壓的力度,英佈在那裡無法立足,便與蒲將軍一起率部投奔瞭項梁。
赫赫戰功
項梁率軍渡過淮河,向西攻打景駒、秦嘉等人,作戰中,英佈驍勇善戰,他帶領的部隊訓練有素,總是勇敢地沖在最前面。項梁到達薛地後,得知陳王確實已經被謀害,便擁立瞭楚懷王,他自己號稱武信君,稱英佈為當陽君。沒過多久,項梁在定陶兵敗被殺,楚懷王遷都到瞭彭城,英佈與其他的將領也都追隨著,聚集到瞭彭城堅守。當時,秦軍加緊圍攻趙國,趙國多次派人來請求救援。楚懷王便任命宋義為上將,范增為末將,項羽為次將,英佈、蒲將軍都擔任將軍,全軍由宋義統帥,北進救援趙國。
宋義臨到陣前,看到秦軍強大的陣勢,害怕瞭,不敢再前進一步,而項羽為叔父項梁報仇心切,一門心思,隻想一口氣沖過去與秦軍決戰,與宋義在指揮上發生瞭嚴重的沖突。宋義整日喝酒作樂,就好像忘記瞭自己是來幹什麼的,聽到項羽的想法,斥責道:“你個小孩子懂什麼,現在重要的是養精蓄銳。”項羽一怒之下殺死瞭宋義,接管瞭軍隊。於是,楚懷王任命項羽為上將軍,各位將領都隸屬於他,繼續援救趙國。項羽命令英佈所部率先渡河進攻秦軍。英佈的隊伍過河之後,一鼓作氣沖向秦軍,屢次打敗秦軍取得勝利,為大部隊的到來開辟瞭前沿陣地。不久,項羽率領大軍渡河,與英佈合軍,並且在後來的戰鬥中大破秦軍,降服瞭章邯等人。楚軍成為反秦力量的中流砥柱,所到之處秦軍都聞風而逃,所以在各支諸侯軍隊中功勞最大。而楚軍中英佈率領的軍隊屢次以少勝多,驍勇善戰,是精英中的精英,這也是各諸侯軍隊不敢悖逆楚軍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