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末路(5)

張耳與陳餘見瞭面,他責備陳餘的見死不救,並且詢問張黶、陳澤的下落。陳餘耐不住脾氣,發怒說:“張黶、陳澤要求我率軍與你們一同與秦軍決死。我先是派遣他們帶領五千人馬去試探秦軍的實力,結果全軍覆沒,他們沒能脫身。”張耳不相信他的話,以為陳餘將他們殺掉瞭,便再次追問陳餘,陳餘大怒,說道:“沒想到,因為這件事,您對我的怨恨竟然有這麼深!難道您認為我是貪戀將軍的職務嗎?我是那種當瞭官就變瞭心的人嗎?”陳餘一氣之下,解下瞭身上的印綬,將其推給張耳。張耳愕然,沒有接受。

過瞭一會兒,陳餘起身上廁所。賓客中有人勸告張耳說:“我聽說‘不接受上天的賜予的人,反而會遭受上天的懲罰’。現在,陳將軍把印綬交給您,您如果不接受,那就是違背瞭天意,這不吉祥。您應當趕快收下它!”其實也是借口,就像你打開傢門,忽然發現一捆錢,你是聲張呢,還是趕緊拾起來呢?突發事件,就要考驗你的意志瞭。於是,張耳佩戴上瞭陳餘的印信,接收瞭他的部下。陳餘方便回來,目瞪口呆,心想我隻不過是一時之氣,張耳這個老匹夫竟真的厚著臉皮收下瞭,罷瞭,你我的情誼就此瞭結瞭,就快步退瞭出去。結果,張耳收編瞭陳餘的軍隊。陳餘與幾百名親信逃到瞭黃河沿岸的湖澤中,在那裡捕魚、打獵,等待著東山再起的時機。從此,張耳與陳餘這兩個曾經為生死之交的朋友就反目成仇瞭。

相互殘殺

此時,趙王歇仍舊住在信都(今河北省冀縣)。後來,張耳跟隨項羽和各路諸侯一起進入瞭關中。漢元年二月,項羽分封諸侯王。張耳向來交遊甚廣,所以有很多人都為他說好話,而項羽也曾經多次的聽說張耳的賢能,因此,便從趙地分出一部分土地,封張耳為常山王。張耳建都信都,將其改名為襄國。陳餘的賓客中有不少人勸項羽說:“陳餘與張耳一樣,對趙國有莫大的功勞。”但是,項羽認為陳餘沒有跟隨他進入關中,沒有什麼功勞,又聽說他在南皮,於是,便把南皮附近的三個縣封給他,而把趙王歇改封為代王,將其趕到瞭代地。

張耳高興地回到瞭自己的封國。陳餘聽說瞭項羽分封的結果,惱怒地說:“張耳和我的功勞一樣。現在,張耳被封為王,而我隻是被封為侯,這是項羽的處事不公。”不久,齊王田榮率先挑戰項羽的權威,舉兵反叛。於是,陳餘派夏說去遊說田榮說:“項羽現在奪得瞭天下,就忘記瞭天下不隻是他自己奪下來的。他為人處世太不公平。他把跟隨他的諸位將領都封在瞭土地肥美的地方,而把那裡原來的君王改封到土地貧瘠、人煙稀少的地方,趙王歇竟然被改封到代郡去瞭!希望大王能借給我部分的兵力,我會以南皮地區作為您的保障。”田榮也想在趙地樹立黨羽,來反擊楚國,就答應瞭陳餘的請求。於是,陳餘全面動員所轄地區的兵源,加上齊王派來的援兵,突然襲擊瞭常山王張耳,張耳敗逃。張耳面對巨大的危機,窘迫萬分,認為眾多的諸侯王之中沒有什麼人值得他去歸附,便對手下人說道:“漢王劉邦雖然與我有老交情,但是,項羽的勢力極大,是他立我為王的,我打算去投奔項羽。”甘公說:“漢王進入關中的時候,五星聚集在東井天區,而東井天區對應的封地為秦地,所以,率先到達秦地的必定會成就霸業。楚國即使目前十分強盛,最後也必定會歸屬於漢。”因此,張耳決定投奔劉邦。此時,劉邦正回師,平定三秦,在廢丘圍攻章邯。張耳到那裡拜見瞭劉邦,劉邦是不會虧待老朋友的,不但以隆重的禮儀接待瞭張耳,還把魯元公主嫁給瞭張耳的兒子。

陳餘打敗張耳以後,收復瞭全部的趙地,然後,專程把趙王歇從代地迎接回來,仍然擁立他為趙王。趙王十分感激陳餘的恩德,便把他立為代王。陳餘認為趙王勢力微弱,國傢又剛剛穩定,所以,並沒有前往封國,而是留下來輔佐趙王,派夏說以相國的身份去鎮守代國。

《史記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