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良將佐秦王(8)

幾天以後,王稽告別瞭魏王,回國復命,他在經過與張祿約定的地點的時候,偷偷地用車子載上瞭他。他們到達湖關的時候,遠遠望見有大隊的車馬,從西邊向自己疾馳而來。范雎問道:“來的是什麼人?”王稽回答說:“是我國的宰相穰侯,他是到東部去巡視縣邑。”范雎說:“在下聽說,穰侯獨攬秦國的大權,厭惡接納各國前來的說客。今日,他見到我,恐怕會大肆侮辱一番,我的事說不定會就此夭折。所以,我寧可暫且藏匿在車子裡。”過瞭一會兒,穰侯果然來到王稽的車馬面前,他先是慰問瞭王稽,接著便與他交談,問道:“近來關東有什麼變化嗎?”王稽回答說沒有。穰侯又問道:“你該不會與其他諸侯國的說客一道來的吧?他們毫無用處,隻有擾亂別人國傢的能耐罷瞭。”王稽連忙說:“卑職不敢。”兩隊人分開以後,范雎對王稽說:“我聽說,穰侯為人足智多謀,隻是對事物的反應不夠快。剛才,他雖然懷疑車子裡有人,卻隻顧著與您說話,忘記瞭搜索。”於是,范雎立即下車步行,並且說道:“穰侯一定會後悔,肯定會派人回來檢查您的車子。”果然,范雎走出十幾裡以後,穰侯派騎兵追上瞭王稽,檢查瞭他的車子,沒見到人,才作罷。

王稽把范雎帶到咸陽以後,就進宮向秦昭王報告這次出使的情況。他趁機對秦昭王說:“魏國有位張祿先生,是天下能言善辯的賢者。他對臣說:‘現在的秦國有累卵之危,如果,秦王任用我,國傢就會轉危為安。但是,這件事情不能用書面的形式向秦王表達,隻能與大王面談。’於是,臣就把這個人帶瞭回來。”當時,秦昭王在位已經三十六年瞭,秦國接連打敗齊、楚、三晉等大國,威震天下。秦國的國力強盛,秦昭王的進取心也隨之下降,他已經厭惡瞭說客,不再相信他們的言論。所以,他聽到王稽的推薦以後,並不相信這個所謂的賢者說的話,但是,他還是安排瞭范雎的食宿。范雎便在這種情況下安靜地思考對策、出路,等待著時機。

縱論國事(上)

穰侯和華陽君都是秦昭王的母親——宣太後的弟弟,而涇陽君和高陵君是秦昭王的同母弟弟。當時,穰侯出任宰相,其餘三人輪流當將軍,他們都有自己的封地。因為與秦王這層親緣關系,他們私人聚斂的財產,加起來比王室還要多。後來,穰侯出任將軍,他打算率軍越過韓國、魏國去攻打齊國的綱壽地區,借此來擴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蟄伏瞭一年多的范雎瞅準瞭這次機會,上書秦王。在書中,范雎用隱約的話語說出瞭秦國當前所存在的隱患,強調人才對一個國傢是多麼的重要,並且流露出覲見秦王的渴望。秦昭王讀過范雎的上書,非常高興,因為他的話語切中瞭自己的心思。於是,秦王派人感謝王稽發掘到傑出的人才,並且派專車接范雎進宮相見。入宮以後,范雎看見瞭囚禁犯瞭罪的宮女的長巷,他假裝不知道,闖瞭進去。很快,秦昭王從這裡經過,開路的宦官見到范雎闖瞭進來,十分生氣,要驅趕他,說道:“秦王駕到。”范雎裝作糊塗,范雎冷淡地說:“什麼,秦國還有大王嗎?”正在爭吵的時候,秦昭襄王到瞭,隻聽見范雎還在那兒嘟嚷:“隻聽說秦國有太後、穰侯,哪兒有什麼大王?”實際上,范雎是打算用這種方式來激怒秦昭王。秦昭王聽到瞭范雎與宦官的爭論,這句話正說到秦王的心坎上。便邀請范雎到他的宮裡,並且自我批評說:“寡人早就應該親自接受先生的教導瞭,但是義渠地方有緊急情況,寡人要早晚親自請示太後;如今,義渠的事情結束瞭,寡人才能夠抽出身來接受先生的教導。寡人自知愚昧、無能,所以,請您接受寡人恭敬的賓主禮節,還請先生不吝賜教。”范雎推辭不掉隻能接受,而當時,看見他被秦王接見情形的大臣,也都對范雎肅然起敬。

秦王屏退左右的臣子,宮裡隻剩下他與范雎兩個人。秦王突然跪倒在范雎面前,誠懇地說:“寡人誠懇地請先生指教,不管牽涉到誰,上至太後,下至朝廷百官,先生盡避直言。”范雎清瞭清嗓子,但是並沒有說什麼。於是,秦王再次請問,而范雎還是如此。就這樣,一連三次以後,秦王有些著急,說道:“難道先生始終不肯指教寡人嗎?”范雎終於開口,他說:“在下不敢。在下聽說,從前,呂尚遇見周文王的時候,他是以一個漁翁的身份在渭水邊上釣魚。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那個時候與周文王的關系疏遠。後來,周文王欽佩他的傑出的才能,任用他為太師,兩人坐在同一輛車子回去以後,這個時候呂尚的話說得就更加深刻瞭,所以,周文王最終得到呂尚的幫助而稱霸天下。假如周文王疏遠呂尚,而不與他深刻的交談,周朝就沒有瞭天子求才若渴的美德,而文王、武王的功業也就難以形成。如今,在下是一個外來的臣子,與大王的關系疏遠,但是,在下要陳述的是匡正國君的事情,在下處於大王骨肉親情的中間,希望竭盡忠誠,隻是還不知道大王的心意。這就是為什麼大王三次發問,而在下卻沒有回答的原因。在下並不是有所畏懼,不敢說話。隻是在下知道,今天說瞭實話,明天就會被殺,但是即使這樣,我也決不回避。人總有一死,但是要死得其所。假如在下的話對秦國多少有些好處,即使被處死,在下也毫無怨言。當初,伍子胥被別人裝在袋子裡,才能夠逃出楚國。他在白天隻能找個隱秘的地方藏起來,到瞭夜晚才敢出來繼續逃跑。走到陵水的時候,他餓得實在是走不動瞭,隻好用膝蓋匍匐前行,後來,他還在吳國的市井裡討過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最終卻能幫助闔閭復興吳國,並且成為霸主。假如在下能夠像伍子胥一樣竭盡智謀,即使被幽禁一輩子也沒有什麼憂慮的,因為在下的主張得以實行瞭,我也就沒有什麼遺憾瞭。但是,在下害怕的是,自己死後,天下人看到在下盡忠瞭,卻導致瞭自己的死亡,他們便會害怕,而裹足不前,就沒有人再願意投向秦國瞭。現在,大王您上畏懼太後的威嚴,下被奸臣的媚態所迷惑,居住在深宮之中,被人控制在股掌之上,無法辨別是非奸邪。這樣的後果,大則國傢滅亡,小則危害大王自身,這正是在下最為恐懼的。如果在下的死可以換來秦國的安定,那麼,在下在所不辭。”秦王長跪不起,接著說道:“先生這是說的什麼話!秦國偏僻遙遠,寡人愚笨無能,幸蒙先生屈尊到來,這是上天對我秦國的恩賜,先王對我秦國的護佑。所以,事情不分大小,上至太後,下至大臣,希望先生不要有所顧忌、懷疑,悉數地教導寡人。”范雎聽後,就好像吃瞭一顆定心丸,於是,他跪拜秦王,侃侃而談起來。

《史記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