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楓落秋江官運冷 月籠春水女恨悲

話說惠徵經這場禍水以後,也不敢唱戲瞭。那蘭月更連哼一聲也不敢哼瞭。但是蘭月雖是一個女孩兒,卻有男子的習氣,她常對她父母說:“女孩兒傢,一步不出閨門,不知外面的事,將來是要吃大虧的,非得到外面去閱歷閱歷,才知道市井情形,與閭閻狀況。”

佟佳氏原是最愛蘭月的,她說什麼,就依甚麼。那惠徵見蘭月有這般的胸襟,又有男兒的志氣,也格外歡喜。竟準她到外面去閱歷。蘭月見她父母已準,便帶著一個使女,都改扮男人的裝束。蘭月身穿一件深藍色寧綢長袍,黑緞馬褂,腳穿一雙淺藍緞鞋,鞋上繡著黑花,頭戴一頂瓜皮小帽,帽子中間,釘瞭一塊碧璽,一粒精圓珍珠,梳瞭一條小辮,用紅絲線梳好。看上去好似人傢的貴公子,那使女就扮成長隨一般,稱蘭月為蘭少爺。好在滿洲人都是天足,更看不出男女,他主仆二人,打扮停當,出瞭道臺衙門。坐著轎子抬到西門外江岸。那地方正是蕪湖最熱鬧的商場,茶坊酒肄,開得層層密密,茶園戲館,更是人頭濟濟。蘭月到底是天生的戲迷,專愛聽戲。就揀瞭一傢戲園,帶著使女,一同進去聽戲那戲園名叫天仙茶園,掌櫃的姓白,名開鑫,見來瞭一位闊公子,就特別奉承。那蘭月又有一種古怪的脾氣,不歡喜坐在包廂裡規規矩矩地聽,卻愛坐在戲臺上出場的門口,瞧著聽著,一道聽瞭七八天。白開鑫見他形跡可疑,便各處打聽才探聽出這闊少爺,是道臺大人的小姐女扮男裝,前來遊玩的。自然格外巴結。蘭月天天聽戲,那班子裡的幾個戲子,都和她認識瞭戲園裡的人,既知她是女扮男裝,便不稱她為少爺,都叫她蘭小姐。蘭月天天在茶園聽戲,還聽得不夠,每到她父親母親或是兄弟妹妹的小生日,便把那戲班子傳進衙門來唱戲。蘭月在這一年之內,真是享不盡的榮華,說不盡的快樂。她父親,隻因在北京清苦多年如今得瞭這個優缺,自然弄瞭不少的錢。一年之中,被禦吏奏參瞭三次。都有他丈人在京城裡替他招呼,誰也動他不得。惠徵仗著泰山石敢當的勢力,更放開膽子去做。到瞭第二年,三月初七日,正是花明柳暗之天,百鳥鳴春之日。江南佳麗之地,更覺得繁華。這一天正是惠徵四十大慶的壽辰,便在衙門裡做起壽誕。所有京內外的官員,與惠徵相識的,見他炙手可熱,誰不趨奉他,都趕著送禮道賀。惠徵便在衙門裡大開壽筵。又傳班子裡的戲子,到衙門唱戲。真是燈紅采綠,花開不夜之歡;紙醉金迷,人有無窮之樂。門前車馬塞途,堂上高朋滿座。那蘭月打扮得花朵兒似的,在各處招待賓客。惠徵想起從前在北京是何等的困難,今日在任上,又是何等的榮耀。思前想後,自然樂得心花怒放,喜氣沖天。笑得兩張嘴也合不起縫來。正在歡娛之際,忽然一個傢人,送上一封電報,是已經譯好的,呈到惠徵的面前。惠徵一看,不由得臉上變成白紙一般,顯出萬種驚惶,十分悲痛的樣子。蹬一蹬腳,身子向後一仰,連椅子帶人,都跌在地上,頓時昏暈過去。嚇得一班賀客,個個魂飛天外,摸不出什麼根由。有的搶著上前去扶救,有的怕擔責任,就乘著眾人慌亂之際,一溜煙地跑瞭,傢人們忙到後堂告訴太太小姐。佟佳氏聞報,忙帶蘭月兄妹三人,出來營救,叫傢人取瞭藥湯,將惠徵灌醒,隻聽得惠徵呱的一聲,大哭起來,兩眼淚珠,同泉水一般,漱漱地流個不住。那種驚惶悲痛的情形,不知為瞭何事,忙叫傢人來問。那些傢人,眾口同聲地說,大人因為見瞭北京的電報,忽然暈倒。佟佳氏忙叫傢人將電報拿來一看,佟佳氏瞧瞭一半,忍不住珠淚交流,放聲大哭。蘭月見她母親痛哭,忙上前勸慰。桂祥卻將那電報奪在手中一瞧,瞧瞭一遍,大聲叫道:“姊姊,大事不好瞭,咱們的外公,在北京城裡病死啦。”

蘭月聞言大驚,忙接過電報一看,果然不錯,也覺得十分悲痛。頓時一傢大小,都哭起來。惠徵在書房內,更是號淘不止,前後堂哭聲震天那些賀客們,見瞭這種現狀,也摸不清頭腦,隻好如鳥獸般,一哄兒都走得幹幹凈凈。壽堂之內,鬧得寂然無人。戲臺上的戲,也不敢再唱瞭。一夜無話,第二天惠徵便病啦,病瞭一個月,請醫生診治,將病治好,不料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惠徵的晦氣星,正照得利害。過瞭些時,京城裡的禦吏,見惠徵丈人已死,沒有泰山之靠,便一本一本地奏參上去。常言說人在情在,又說是朝裡無人莫做官。這時一般王公大臣對於惠徵,都十分冷淡。竟沒有一個,替他幫忙。剛巧這一年秋天,蕪湖城外,來瞭一隻江禦吏的官船,裡面裝著許多私貨,被關上的稽查,查瞭出來,就將船扣住,不放他去。惠徵本來恨極瞭那班禦吏,就罰瞭江禦吏一千塊錢,江禦吏忍住瞭氣,回到北京,京裡有許多王爺大臣都和江禦吏要好,便狠狠地奏參瞭惠徵一本,一口咬定他敲竹杠。這時惠徵正在失勢之際,墻倒眾人推,經不住幾位王爺,一說壞話,馬上就是一道上諭,將惠徵撤任,調省察看。惠徵得瞭這個處分,隻得垂頭喪氣,帶瞭傢眷,回到安徽省城安慶地方去住著。照江禦吏的意思,還要毒辣辣地再參一本,想把他押在按察使衙門裡,清理關道任上的公款。虧得那安徽巡撫,也是同旗的,還彼此關照兒,惠徵又拿出整萬的銀子,裡外打點一下,才將這極大的風潮平息下去。但是,惠徵這麼一來,可受瞭極大的影響啦,但是做官的人,萬經不住投間置散。惠徵閑瞭一年有餘,差不多要坐吃山空。正在難受的時候,幸虧佟佳氏還有主意,勸他在撫臺跟前,多獻些殷勤,也好謀點差使。這時安徽巡撫鶴山,也是正黃旗人,看惠徵上衙門上得很勤,人也精明,說話也漂亮,常常替鶴山出主意。鶴山倒也漸漸地重看他,鶴山夫人,與佟佳氏也常常見面,敘起傢世來,佟佳氏與鶴山夫人,還是一門親戚,格外地親熱。這一年正是皖北一帶,大鬧水災,壽州等處,蛟水大發。佟佳氏便勸惠徵,趁此機會,損出兩萬銀子,辦理帳務。又在鶴山做壽的日子,暗地裡孝敬瞭一萬壽儀。這一來,並並刮刮,把佟佳氏的金珠首飾,也送在裡面。鶴山得人錢財,與人消災,便替惠徵上瞭個奏摺,說他精明強幹,勇於任事便保舉他會辦全皖帳撫事務。惠徵漸漸又抖起來啦。滿城的官員,誰不與他交結,誰不拍惠大人的馬屁。隻可恨好事多磨,天違人願,徵惠的運氣,真壞到一百二十分,鶴山的奏摺上去不到十天,上諭尚未下來,忽然鶴山大病,原來鶴山是抽鴉片煙的人,得瞭痢疾。這病叫煙後痢,是一個死癥,沒法可治的,三五天的工夫,就把個安徽巡撫,活活地送到枉死城中去瞭,遺缺交按察使署理,恰巧是惠徵一個對頭。上諭下來,把山東佈政使顏希陶,升任安徽巡撫。那顏希陶一到任,按察使便把惠徵如何巴結上司,如何不守官箴的話,說瞭一大遍。顏撫臺大怒,就要上本奏參,惠徵得瞭信息,連忙求藩臺講情,才算免瞭一場大禍。但是從此以後,再也見不著撫臺的面。惠徵仍然是老著面皮,天天上院去,顏巡撫總是置之不理。惠徵這一來,可真發急啦,趕緊預備些錢,走幾位紅司道的門路,求他們在撫臺跟前,多說些成全的好話。本來這時惠徵所有的幾個錢,都已孝敬瞭前任撫臺鶴山去瞭。眼前度日,已經十分為難哪裡來的款子,再去運動。惠徵急得在公館蹬腳痛哭。佟佳氏也沒有主意,隻好楚囚對泣。忽然蘭月從繡房中取出一大包金器,交與她的父親說:“爸爸,你千萬不可哭傷瞭身體,女兒這裡,有點私房,您拿出變換。估量也差不多啦。”

惠徵大喜,收瞭眼淚,就派人去換,換出三千多金,送給那些紅司道。常言道:“有錢能使鬼推磨。”

果然這三千銀子,送去之後等瞭五六天。那一日早晨,撫臺果然傳見瞭。惠徵見瞭撫臺,自然特別恭敬。顏撫臺卻冷冷淡淡。惠徵隻得在最末後一把椅子坐下來。顏撫臺先同藩臬二司,說瞭許多的話,後來又同首道及各候補道問瞭一番公事,然後再把惠徵身上打量瞭一回,見惠徵身穿貂褂,那貂皮極其油潤,而且光澤異常。顏撫臺再把自己穿的貂褂,看瞭一看,對惠徵嘻嘻笑道:“老兄的財名很大,兄弟在山東久已仰慕得很,就瞧著老兄所穿的衣服,便知手中有錢。憑這一件貂褂,也可以值個一千多塊錢。比兄弟穿的翰林貂,真有貧富之別瞭。在我看,老兄還是回傢納福的好。在這宦海中浮沉,是沒有意思的。”

說完又哈哈大笑,就端茶送客。惠徵被顏撫臺說瞭這一番話,竟不知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隻好隨著各司道退出官廳。上轎回到公館,把這話對佟佳氏說瞭,佟佳氏疑惑著顏撫臺想他丈夫的錢。惠徵也有些相信,惟有蘭月卻有見識,說顏撫臺的意思,明明是瞧不起爸爸,決不是想爸爸花錢運動,依女兒的意思,不如乘此回京,再謀別事。離開此地,還是一條生路呢。無奈惠徵官癮正濃,哪肯聽她女兒的話。還是想法子湊瞭兩千銀子,托人送與顏撫臺。以為這錢送去,一定要轉運瞭,誰知撫臺收下瞭兩千銀子,隨時就分送到養老院,育嬰堂,乞丐所,寡婦院去,還說是惠道臺捐的。這一來可把惠徵氣得要死,再也不上院去瞭。看看惠徵住在安慶地方,一年沒有差使,兩年沒有差使,三年沒有差使。他在海關道任上,把手勢鬧闊瞭,吃的是好的,穿的是好的,住的是好的。一個道臺班子,進出是轎馬,這一點場面,又難不下來。況且惠徵又吃上鴉片煙,不但多費錢,那顏撫臺又是痛恨吸煙的人,打聽得惠徵有這個嗜好,越發不拿他放在眼裡,隻因他是正黃旗人,不好意思參革。惠徵三年坐守,真弄得坐吃山空,早把些錢用盡。起初還是借款度日,後來索性典質度日,再到後來,更是借無可惜,典無可典,真是吃盡當光,連一口飯也顧不周全瞭。蘭月母子四人,常常挨餓受凍,那蘭月本是最愛繁華的人,如何受得這般苦處天天隻有掩面啼哭。說要穿也不得穿,說要吃也不得吃,就要出去玩耍,也不得去玩。這也難怪,女孩兒傢十五六歲年紀,正是顧影自憐的時候。蘭月一年大似一年,卻長得一年俊似一年。這樣花容月貌的美女,每日蓬頭垢面,破衣爛裳,一把水一把泥的操作著,叫她如何不怨。她每到傷心的時候,就躲在廚房灶下,悲悲切發地大哭一場。佟佳氏看著自己如花朵似的女兒,糟蹋到這般田地,又如何不心痛。便常常找著惠徵吵罵,也是無可如何,隻得替女孩兒悲傷而已。正是:樂極悲生多變幻時衰運去更淒涼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皇清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