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老伯母遺言囑兼祧 師兄弟挑燈談換帖

當下拿瞭電報,回到房裡,卻沒有《電報新編》,隻得走出來,向胡乙庚借瞭來翻,原來是伯母沒瞭,我伯父打來的,叫我即刻去。我母親道:“隔別瞭二十年的老妯娌瞭,滿打算今番可以見著,誰知等我們到瞭此地,他卻沒瞭1說著,不覺流下淚來。我道:“本來孩兒動身的時候,伯母就病瞭。我去辭行,伯母還說恐怕要見不著瞭,誰知果然應瞭這句話。我們還是即刻動身呢,還是怎樣呢?但是繼之那裡,又沒見有回信。”嬸娘道:“既然有電報叫到你,總是有甚麼事要商量的,還是趕著走罷。”母親也是這麼說。我看瞭一看表,已經四下多鐘瞭,此時天氣又短,將近要斷黑瞭,恐怕碼頭上不便當,遂議定瞭明天動身,出去知照乙庚。晚飯後,又去看伯述,告訴瞭他明天要走的話,談瞭一會別去。

一宿無話。次日一早,伯述送來幾份地圖,幾種書籍,說是送給我的。又補送我父親的一份奠儀,我叩謝瞭,回瞭母親。大傢收拾行李。到瞭下午,先發瞭行李出去,然後眾人下船,直到半夜時,船才開行。

一路無話。到瞭南京,隻得就近先上瞭客棧,安頓好眾人,我便騎瞭馬,加上幾鞭,走到伯父公館裡去,見過伯父,拜過瞭伯母。伯父便道:“你母親也來瞭?”我答道:“是。”伯父道:“病好瞭?”我隻順口答道:“好瞭。”又問道:“不知伯母是幾時過的?”伯父道:“明天就是頭七瞭。躺瞭下來,我還有個電報打到傢裡去的,誰知你倒到瞭上海瞭。第二天就接瞭你的信,所以再打電叫你。此刻耽擱在那裡?快接瞭你母親來,我有話同你母子商量。”我道:“還有嬸嬸、姊姊,也都來瞭。”伯父愕然道:“是那個嬸嬸、姊姊?”我道:“是三房的嬸嬸。”伯父道:“他們來做甚麼?”我道:“因為姊姊也守瞭寡瞭,是侄兒的意思,接瞭出來,一則他母女兩個在傢沒有可靠的,二則也請來給我母親做伴。”伯父道:“好沒有知識的!在外頭作客,好容易麼?拉拉扯扯的帶瞭一大堆子人來,我看你將來怎麼得瞭!我滿意你母親到瞭,可以住在我這裡;此刻七拉八扯的,我這裡怎麼住得下1我道:“侄兒也有信托繼之代租房子,不知租定瞭沒有。”伯父道:“繼之那裡住得下麼?”我道:“並非要住到繼之那裡,不過托他代租房子。”伯父道:“你先去接瞭母親來,我和他商量事情。”我答應瞭出來,仍舊騎瞭馬,到繼之處去。繼之不在傢,我便進去見瞭他的老太太和他的夫人。他兩位知道我母親和嬸嬸、姊姊都到瞭,不勝之喜。老太太道:“你接瞭繼之的信沒有?他給你找著房子瞭。起先他找的一處,地方本來很好,是個公館排場,隻是離我這裡太遠瞭,我不願意。難得他知我的意思,索性就在貼隔壁找出一處來。那裡本來是人傢住著的,不知他怎麼和人傢商量,貼瞭幾個搬費,叫人傢搬瞭去,我便硬同你們做主,在書房的天井裡,開瞭一個便門通過去,我們就變成一傢瞭。你說好不好?此刻還收拾著呢,我同你去看來。”說罷,扶瞭丫頭便走。繼之夫人也是歡喜的瞭不得,說道:“從此我們傢爇鬧起來瞭!從前兩年我婆婆不肯出來,害得大傢都冷清清的,過那沒趣的日子,幸得婆婆來瞭爇鬧些;不料你老太太又來瞭,還有嬸老太太、姑太太,這回隻怕樂得我要發胖瞭1一面說,一面跟瞭他同走。老太太道:“阿彌陀佛!能夠你發瞭胖,我的老命情願短幾年瞭。你瘦的也太可憐1繼之夫人道:“這麼說,媳婦一輩子也不敢胖瞭!除非我胖瞭,婆婆看著樂,多長幾十年壽,那我就胖起來。”老太太道:“我長命,我長命!你胖給我看1

一面說著,到瞭書房,外面果然開瞭一個便門。大傢走過去看,原來一排的三間正屋,兩面廂房,西面另有一大間是廚房。老太太便道:“我已經代你們分派定瞭:你老太太住瞭東面一間;那西面一間把他打通瞭廂房,做個套間,你嬸太太、姑太太,可以將就住得瞭;你就屈駕住瞭東面廂房;當中是個堂屋,我們常要來打吵的;你要會客呢,到我們那邊去。要謹慎的,索性把大門關瞭,走我們那邊出進更好。”我便道:“伯母佈置得好,多謝費心!我此刻還要出城接傢母去。”老太太道:“是呀。房子雖然沒有收拾好,我們那邊也可以暫時住祝不嫌委屈,我們就同榻也睡兩夜瞭,沒有住客棧的道理,叫人傢看見笑話,倒象是南京沒有一個朋友似的。”我道:“等兩天房子弄好瞭再來罷,此刻是接傢母到傢伯那裡去,有話商量的。”老太太道:“是呀。你令伯母聽說沒瞭,不知是甚麼病,怪可憐的。那麼你去罷。”我辭瞭要行,老太太又叫住道:“你慢著。你接瞭你老太太來時,難道還送出城去?倘使不去時,又丟你嬸太太和姑太太在客棧裡,人生路不熟的,又是女流,如何使得!我做瞭你的主,一起接瞭來罷。”說罷,叫丫頭出去叫瞭兩個傢人來,叫他先雇兩乘小轎來,叫兩個老媽子坐瞭去,又叫那傢人雇瞭馬,跟我出城。我隻得依瞭。

到瞭客棧,對母親說知,便收拾起來。我親自騎瞭馬,跟著轎子,交代兩個傢人押行李,一時到瞭,大傢行禮廝見。我便要請母親到伯父傢去。老太太道:“你這孩子好沒意思!你母親老遠的來瞭,也不曾好好的歇一歇,你就死活要拉到那邊去!須知到得那邊去,見瞭靈柩,觸動瞭妯娌之情,未免傷心要哭,這是一層;第二層呢,我這裡婆媳兩個,寂寞的要死瞭,好容易來瞭個遠客,你就不容我談談,就來搶瞭去麼?”我便問母親怎樣。母親道:“既然這裡老太太歡喜留下,你就自己去罷;隻說我路上辛苦病瞭,有話對你說,也是一樣的。我明天再過去罷。”

我便徑到伯父那裡去,隻說母親病瞭。伯父道:“病瞭,須不曾死瞭!我這裡死瞭人,要請來商量一句話也不來,好大的架子!你老子死的時候,為甚麼又巴巴的打電報叫我,還帶著你運柩回去?此刻我有瞭事瞭,你們就擺架子瞭1一席話說的我不敢答應。歇瞭一歇,伯父又道:“你伯母臨終的時候,說過要叫你兼祧;我不過要告訴你母親一聲,盡瞭我的道理,難道還怕他不肯麼。你兼祧瞭過來,將來我身後的東西都是你的;就算我再娶填房生瞭兒子,你也是個長子瞭。我將來得瞭世職,也是你襲的。你趕著去告訴瞭你母親,明日來回我的話。”我聽一句,答應一句,始終沒說話。

等說完瞭,就退瞭出來,回到繼之公館裡去,隻對母親略略說瞭兼祧的話,其餘一字不提。姊姊笑道:“恭喜你!又多一分傢當瞭。”老太太道:“這是你們傢事,你們到瞭晚上慢慢的細談。我已經打發人趕出城去叫繼之瞭。今日是我的東,給你們一傢接風。我說過從此之後,不許回避,便是你和繼之,今日也要圍著在一起吃。我才給你老太太說過,你肯做我的幹兒子,我也叫繼之拜你老太太做幹娘。”我道:“我拜老太太做幹娘是很好的,隻是傢母不敢當。”母親笑道:“他小孩子傢也懂得這句話,可見我方剛不是瞎客氣瞭。”我道:“老太太疼我,就同疼我大哥一般,豈但是幹兒子,我看親兒子也不過如此呢。”當時大傢說說笑笑,十分爇鬧。

不一會,已是上燈時候,繼之趕回來瞭,逐一見禮。老太太先拉著我姊姊的手,指著我道:“這是他的姊姊,便是你的妹妹,快來見瞭。以後不要回避,我才快活;不然,住在一傢,鬧的躲躲藏藏的嘔死人1繼之笑著,見過禮道:“孩兒說一句鬥膽的話:母親這麼歡喜,何不把這位妹妹拜在膝下做個幹女兒呢?況且我又沒個親姊姊、親妹妹。”老太太聽說,歡喜的摟著我姊姊道:“姑太太,你肯麼?”姊姊道:“老太太既然這麼歡喜,怎麼又這等叫起女兒來呢?我從沒有聽見叫女兒做姑太太的。”老太太道:“是,是,這怪我不是。我的小姐,你不要動氣,我老糊塗瞭。”一面又叫擺上酒席來。繼之夫人便去安排杯箸,姊姊搶著也幫幫手。老太太道:“你們都不許動。一個是初來的遠客;一個是身子弱得怕人,今日早起還嚷肚子痛。都歇著罷,等丫頭們去弄。”一會擺好瞭,老太太便邀入席。席間又談起幹兒子幹娘的事,無非說說笑笑。

飯罷,我和繼之同到書房裡去。隻見我的鋪蓋,已經開好瞭。小丫頭送出繼之的煙袋來,繼之叫住道:“你去對太太說,預備出幾樣東西來,做明日我拜幹娘,太太拜幹婆婆的禮。”丫頭答應著去瞭我道:“大哥認真還要做麼?”繼之道:“我們何嘗要幹這個,這都是女人小孩子的事。不過老人傢歡喜,我們也應該湊個趣,哄得老人傢快活快活,古人斑衣戲彩尚且要做,何況這個呢。論起情義來,何在多此一拜;倘使沒瞭情義的,便親的便怎麼。”這一句話觸動瞭我日間之事,便把兩次到我伯父那裡的話,一一告訴瞭繼之。繼之道:“後來那番話,你對老伯母說瞭麼?”我道:“沒有說。”繼之道:“以後不說也罷,免得一傢人存瞭意見。這兼祧的話,我看你隻管糊裡糊塗答應瞭就是。不過開吊和出殯兩天,要你應個景兒,沒有甚麼道理。”我不覺嘆道:“這才是彼以偽來,此以偽應呢1繼之道:“這不叫做偽,這是權宜之計。倘使你一定不答應,一時鬧起來,又是個笑話。我料定你令伯的意思,不過是為的開吊、出殯兩件事,要有個孝子好看點罷瞭。”又嘆道:“我旁觀冷眼看去,你們骨肉之間,實在難說1我道:“可不是嗎!我看著有許多朋友講交情的,拜個把子,比自己親人好的多著呢。”

繼之道:“你說起拜把子,我說個笑話給你聽:半個月前,那時候恰好你回去瞭,這裡鹽巡道的衙門外面,有一個賣帖子的,席地而坐。面前鋪瞭一大張出賣帖子的訴詞,上寫著:從某年某月起,識瞭這麼個朋友;那時大傢在困難之中,那個朋友要做生意,他怎麼為難,借給他本錢,誰知虧折盡瞭。那朋友又要出門去謀事,缺瞭盤費,他又怎麼為難,借給他盤費,才得動身。因此兩個換瞭帖,說瞭許多貧賤相為命,富貴毋相忘的話。那朋友一去幾年,絕跡不回來,又沒有個錢寄回傢,他又怎麼為難,代他養傢。象這麼亂七八糟的寫瞭一大套,我也記不瞭那許多瞭。後頭寫的是:那朋友此刻闊瞭,做瞭道臺,補瞭實缺瞭;他窮在傢鄉,依然如故。屢次寫信和那朋友借幾個錢,非但不借,連信也不回,因此湊瞭盤費,來到南京衙門裡去拜見;誰知去瞭七八十次,一次也見不著,可見那朋友嫌他貧窮,不認他是換帖的瞭。他存瞭這帖也無用,因此情願把那帖子拿出來賣幾文錢回去。你們有錢的人,盡可買瞭去,認一位道臺是換帖;既是有錢的人,那道臺自然也肯認是個換帖朋友雲雲。末後攤著一張帖子,上面寫的姓名、籍貫、生年月日、祖宗三代。你道是誰?就是那一位現任的鹽巡道!你道拜把子的靠得住麼?”我道:“後來便怎麼瞭?”繼之道:“賣瞭兩天,就不見瞭。大約那位觀察知道瞭,打發瞭幾個錢,叫他走瞭。”

我道:“虧他這個法子想得好1繼之道:“他這個有所本的。上海招商局有一個總辦,是廣東人。他有一個兄弟,很不長進,吃酒,賭錢,吃鴉片煙,嫖,無所不為。屢屢去和他哥哥要錢,又不是要的少,一要就是幾百元。要瞭過來,就不見瞭他瞭,在外面糊裡糊塗的化完瞭,卻又來瞭。如此也不知幾十次瞭,他哥哥恨的沒法。一天他又來要錢,他哥哥恨極瞭,給瞭他一吊銅錢。他卻並不嫌少,拿瞭就走。他拿瞭去,買上一個爐子,幾斤炭,再買幾斤山芋,天天早起,跑到金利源棧房門口擺個攤子,賣起煨山芋來。”我道:“想是他改邪歸正瞭?”繼之道:“什麼改邪歸正!那金利源是招商局的棧房,棧房的人,那個不認得他是總辦的兄弟;見他蓬頭垢面那副形狀,那個不是指前指後的;傳揚出去,連那推車扛抬的小工都知道瞭,來來往往,必定對他看看。他哥哥知道瞭,氣的暴跳如雷,叫瞭他去罵。他反說道:‘我從前嫖賭,你說我不好也罷瞭;我此刻安分守己的做小生意,又怪我不好,叫我怎樣才好呢?’氣得他哥哥回答不上來。好容易請瞭同鄉出來調停,許瞭他多少銀,要他立瞭永不再到上海的結據,才把他打發回廣東去。你道奇怪不奇怪呢?”我道:“這兩件事雖然有點相象,然而負心之人不同。”繼之道:“本來善抄藍本的人,不過套個調罷瞭。”

我道:“朋友之間,是富貴的負心;骨肉之間,倒是貧窮的無賴。這個隻怕是個通例瞭。”繼之道:“倒也差不多。隻是近來很有拿交情當兒戲的,我曾見兩個換帖的,都是膏粱子弟,有一天鬧翻瞭臉,這個便找出那份帖子來,嗤的撕破瞭,拿個火燒瞭,說:你不配同我換帖。”說到這裡,母親打發春蘭出來叫我,我就辭瞭繼之走進去。

正是:蓮花方燦舌,-室又傳呼。不知進去又有何事,且待下回再記——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