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作引線官場通賭棍 嗔直言巡撫報黃堂

當時平白無端,忽聽得外面人聲鼎沸,正不知為瞭何事,未免吃瞭一驚。連忙起來到外面一看,原來船已到瞭上海,泊瞭碼頭,一班挑夫、車夫,與及客棧裡的接客夥友,都一哄上船,招攬生意,所以人聲嘈雜。一時母親、嬸娘、姊姊都醒瞭,大傢知道到瞭上海,自是喜歡,都忙著起來梳洗。我便收拾起零碎東西來。過瞭一會,天已大亮瞭,遇瞭謙益棧的夥計,我便招呼瞭,先把行李交給他,隻剩瞭隨身幾件東西,留著還要用。他便招呼同伴的來,一一點交瞭帶去。我等母親、嬸嬸梳洗好瞭,方才上岸,叫瞭一輛馬車,往謙益棧裡去,揀瞭兩個房間,安排行李,暫時安歇。

因為在海船上受瞭幾天的風浪,未免都有些困倦,直到晚上,方才寫瞭一封信,打算明日發寄,先通知繼之。拿到帳房,遇見瞭胡乙庚,我便把信交給他,托他等信局來收信時,交他帶去。乙庚道:“這個容易。今晚長江船開,我有夥計去,就托他帶瞭去罷。”又讓到裡間去坐,閑談些路上風景,又問問在傢耽擱幾天。略略談瞭幾句,外面亂烘烘的人來人往,不知又是甚麼船到瞭,來瞭多少客人。乙庚有事出去招呼,我不便久坐,即辭瞭回房。對母親說道:“孩兒已經寫信給繼之,托他先代我們找一處房子,等我們到瞭,好有得祝不然,到瞭南京要住客棧,繼之一定不肯的,未免要住到他公館裡去。一則怕地方不夠;二則年近歲逼的,將近過年瞭,攪擾著人傢也不是事。”母親道:“我們在這裡住到甚麼時候?”我道:“稍住幾天,等繼之回瞭信來再說罷。在路上辛苦瞭幾天,也樂得憩息憩息。”

嬸娘道:“在傢鄉時,總聽人傢說上海地方爇鬧,今日在車上看看,果然街道甚寬,但不知可有甚麼爇鬧地方,可以去看看的?”我道:“侄兒雖然在這裡經過三四次,卻總沒有到外頭去逛過;這回喜得母親、嬸娘、姊姊都在這裡,憩一天,我們同去逛逛。”嬸娘道:“你姊姊不去也罷!他是個年輕的寡婦,出去拋頭露面的作甚麼呢1姊姊道:“我倒並不是一定要去逛,母親說瞭這句話,我倒偏要去逛逛瞭。女子不可拋頭露面這句話,我向來最不相信。須知這句話是為不知自重的女子說的,並不是為正經女子說的。”嬸娘道:“依你說,拋頭露面的倒是正經女子?”姊姊道:“那裡話來!須知有一種不自重的女子,專歡喜塗脂抹粉,見瞭人,故意的扭扭捏捏,躲躲藏藏的,他卻又不好好的認真躲藏,偏要拿眼梢去看人;便惹得那些輕薄男人,言三語四的,豈不從此多事?所以要切戒他拋頭露面。若是正經的女子,見瞭人一樣,不見人也是一樣,舉止大方,不輕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礙甚麼呢。”

我母親說道:“依你這麼說,那古訓的內言不出於閫,外言不入於閫,也用不著的瞭?”姊姊笑道:“這句話,向來讀書的人都解錯,怪不得伯母。那內言不出,外言不入,並不是泛指一句說話,他說的是治傢之道,政分內外:閫以內之政,女子主之;閫以外之政,男子主之。所以女子指揮傢人做事,不過是閫以內之事;至於閫以外之事,就有男子主政,用不著女子說話瞭。這就叫‘內言不出於閫’。若要說是女子的說話,不許閫外聽見,男子的說話,不許閫內聽見,那就男女之間,永遠沒有交談的時候瞭。試問把女子關在門內,永遠不許他出門一步,這是內言不出,做得到的;若要外言不入,那就除非男子永遠也不許他到內室,不然,到瞭內室,也硬要他裝做啞子瞭。”一句話說的大傢笑瞭。我道:“我小時候聽蒙師講的,卻又是一樣講法:說是外面粗鄙之言,不傳到裡頭去;裡面猥褻之言,不傳出外頭來。”姊姊道:“這又是強作解人。這‘言’字所包甚廣,照這所包甚廣的言字,再依那個解法,是外言無不粗鄙,內言無不猥褻的瞭。”

我道:“七年,男女不同席,這總是古訓。”姊姊道:“這是從形跡上行教化的意思,其實教化萬不能從形跡上施行的。不信,你看周公制禮之後,自當風俗不變瞭,何以《國風》又多是瀅奔之詩呢?可見得這些禮儀節目,不過是教化上應用的傢夥,他不是認真可以教化人的。要教化人,除非從心上教起;要從心上教起,除瞭讀書明理之外,更無他法。古語還有一句說得豈有此理的,說甚麼‘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我最不佩服。或是古人這句話是有所為而言的,後人就奉瞭他做金科玉律,豈不是誤盡瞭天下女子麼?”我道:“何所為而言呢?”姊姊道:“大抵女子讀瞭書,識瞭字,沒有施展之處,所以拿著讀書隻當作格外之事。等到稍微識瞭幾個字,便不肯再求長進的瞭。大不瞭的,能看得落兩部彈詞,就算是才女;甚至於連彈詞也看不落,隻知道看街上賣的那三五文一小本的瀅詞俚曲,鬧得他滿肚皮的佳人才子,贈帕遺金的故事,不定要從這個上頭鬧些笑話出來,所以才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一句話。這句話,是指一人一事而言;若是後人不問來由,一律的奉以為法,豈不是因噎廢食瞭麼?”我母親笑道:“依你說,女子一定要有才的瞭?”姊姊道:“初讀書的時候,便教他讀瞭《女誡》、《女孝經》之類,同他講解明白瞭,自然他就明理;明瞭理,自然德性就有瞭基礎;然後再讀正經有用的書,哪裡還有喪德的事幹出來呢。兄弟也不是外人,我今天撒一句村話,象我們這種人,叫我們偷漢子去,我們可肯幹麼?”嬸娘笑道:“呸!你今天發瞭瘋瞭,怎麼扯出這些話來1姊姊道:“可不要這麼說。倘使我們從小就看瞭那些瀅詞艷曲,也鬧的一肚子佳人才子風流故事,此刻我們還不知幹甚呢。這就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瞭。”嬸娘笑的說不上話來,彎瞭腰,忍瞭一會,才說道:“這丫頭今天越說越瘋瞭!時候不早瞭,侄少爺,你請到你那屋裡去睡罷,此刻應該外言不入於閫瞭。”說罷,大傢又是一笑。

我辭瞭出來,回到房裡。因為昨夜睡的多瞭,今夜隻管睡不著。走到帳房裡,打算要借一張報紙看看。隻見胡乙庚和一個衣服襤褸的人說話,唧唧噥噥的,聽不清楚。我不便開口,隻在旁邊坐下。一會兒,那個人去瞭,乙庚還送他一步,說道:“你一定要找他,隻有後馬路一帶棧房,或者在那裡。”那人徑自去瞭。乙庚回身自言自語道:“早勸他不聽,此刻後悔瞭,卻是遲瞭。”我便和他借報紙,恰好被客人借瞭去,乙庚便叫茶房去找來。一面對我說道“你說天下竟有這種荒唐人!帶瞭四五千銀子,說是到上海做生意,卻先把那些錢輸個幹凈,生意味也不曾嘗著一點兒1我道:“上海有那麼大的賭場麼?”乙庚道:“要說有賭場呢,上海的禁令嚴得很,算得一個賭場都沒有;要說沒有呢,卻又到處都是賭常這裡上海專有一班人靠賭行騙的,或租瞭房子冒稱公館,或冒稱什麼洋貨字號,排場闊得很,專門引誘那些過路行客或者年輕子弟。起初是吃酒、打茶圍,慢慢的就小賭起來,從此由小而大,上瞭當的人,不到輸幹凈不止的。”我道:“他們拿得準贏的麼?”乙庚道:“用假骰子、假牌,哪裡會不贏的1我道:“剛才這個人,想是貴友?”乙庚道:“在傢鄉時本來認得他,到瞭上海就住在我這裡。那時候我棧裡也住瞭一個賭棍,後來被我看破瞭,回瞭那賭棍,叫他搬到別處去。誰知我這敝友,已經同他結識瞭,上瞭賭癮,就瞞瞭我,隻說有瞭生意瞭,要搬出去。我也不知道他搬到那裡,後來就輸到這個樣子。此刻來查問我起先住在這裡那賭棍搬到那裡去瞭。我那裡知道呢!並且這個賭棍神通大得很,他自稱是個候選的郎中,筆底下很好,常時作兩篇論送到報館裡去刊登,底下綴瞭他的名字,因此人傢都知道他是個讀書人。他卻又官場消息極為靈通,每每報紙上還沒有登出來的,他早先知道瞭,因此人傢又疑他是官場中的紅人。他同這班賭棍通瞭氣,專代他們作引線。譬如他認得瞭你,他便請你吃茶吃酒,拉瞭兩個賭棍來,同你相識;等到你們相識之後,他卻避去瞭。後來那些人拉你入局,他也隻裝不知,始終他也不來入局,等你把錢都輸光瞭,他卻去按股分贓。你想,就是找著他便怎樣呢?”我道:“同賭的人可以去找他的,並且可以告他。”乙庚道:“那一班人都是行蹤無定的,早就走散瞭,那裡告得來!並且他的姓名也沒有一定的,今天叫‘張三’,明天就可以叫‘李四’,內中還有兩個實缺的道、府,被參瞭下來,也混在裡面鬧這個頑意兒呢。若告到官司,他又有官面,其奈他何呢1此時茶房已經取瞭報紙來,我便帶到房裡去看。

一宿無話。次日一早,我方才起來梳洗,忽聽得隔壁房內一陣大吵,象是打架的聲音,不知何事。我就走出來去看,隻見兩個老頭子在那裡吵嘴,一個是北京口音,一個是四川口音。那北京口音的攢著那四川口音的辮子,大喝道:“你且說你是個甚麼東西,說瞭饒你1一面說,一面提起手要打。那四川口音的說道:“我怕你瞭!我是個王八蛋,我是個王八蛋1北京口音的道:“你應該還我錢麼?”四川口音的道:“應該,應該1北京口音的道:“你敢欠我絲毫麼?”四川口音的道:“不敢欠,不敢欠!回來就送來。”北京口音的一撒手,那四川口音的就溜之乎也的去瞭。北京口音的冷笑道:“旁人恭維你是個名士,你想拿著名士來欺我!我看著你不過這麼一件東西,叫你認得我。”

當下我在房門外面看著,隻見他那屋裡羅列著許多書,也有包好的,也有未曾包好劫,還有不曾裝訂好的,便知道是個販書客人。順腳踱瞭進去,要看有合用的書買兩部。選瞭兩部京版的書,問瞭價錢,便同他請教起來。說也奇怪,就同那作小說的話一般,叫做無巧不成書,這個人不是別人,卻是我的一位姻伯,姓王,名顯仁,表字伯述。說到這裡,我卻要先把這位王伯述的歷史,先敘一番。

看官們聽者:這位王伯述,本來是世代書香的人傢。他自己出身是一個主事,補缺之後,升瞭員外郎,又升瞭郎中,放瞭山西大同府。為人十分津明強幹。到任之後,最喜微服私行,去訪問民間疾苦。生成一雙大近視眼,然而帶起眼鏡來,打鳥槍的準頭又極好。山西地方最多雕,他私訪時,便帶瞭鳥槍去打雕。有一回,為瞭公事晉剩公事畢後,未免又在省城微行起來。在那些茶坊酒肆之中,遇瞭一個人,大傢談起地方上的事,那個人便問他:“現在這位撫臺的德政如何?”伯述便道:“他少年科第出身,在京裡不過上瞭幾個條陳,就鬧紅瞭,放瞭這個缺。其實是一個白面書生,幹得瞭甚麼事!你看他一到任時,便鋪張揚厲的,要辦這個,辦那個,幾時見有一件事成瞭功呢!第一件說的是禁煙。這鴉片煙我也知道是要禁的,然而你看他拜折子也說禁煙,出告示也說禁煙,下札子也說禁煙,卻始終不曾說出禁煙的辦法來。總而言之,這種人坐言則有餘,至於起行,他非但不足,簡直的是不行1說罷,就散瞭。

哈哈!真事有湊巧,你道他遇見的是什麼人?卻恰好是本省撫臺。這位撫臺,果然是少年科第,果然是上條陳上紅瞭的,果然是到瞭山西任上,便盡情張致。第一件說是禁煙,卻自他到任之後,吃鴉片煙的人格外多些。這天忽然高興,出來私行察訪,遇瞭這王伯述,當面搶白瞭一頓,好生沒趣!且慢,這句話近乎荒唐,他兩個,一個是上司,一個是下屬,雖不是常常見面,然而回起公事來,見面的時候也不少,難道彼此不認得的麼?誰知王伯述是個大近視的人,除瞭眼鏡,三尺之外,便僅辨顏色的瞭。官場的臭規矩,見瞭上司是不能戴眼鏡的,所以伯述雖見過撫臺,卻是當面不認得。那撫臺卻認得他,故意試試他的,誰知試出瞭這一大段好議論,心中好生著惱!一心隻想參瞭他的功名,卻尋不出他的短處來,便要吹毛求疵,也無處可求;若是輕輕放過,卻又咽不下這口惡氣,就和他無事生出事來。

正是:閑閑一席話,引入是非門。不知生出甚麼事,且待下回再記——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