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譯文
父母所喜歡的事物,一定要盡力準備齊全;父母所討厭的事物,一定要小心謹慎地除去。如果自己的身體受瞭傷,就會讓父母擔憂;如果自己的品行上有瞭污點,就會使父母感到羞恥。
故事
嶽母刺字
嶽飛小時候傢裡非常窮,母親用樹枝在沙地上教他寫字,還鼓勵他好好兒鍛煉身體。嶽飛勤奮好學,不但知識淵博,還練就瞭一身好武藝,成為文武雙全的人才。當時,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親鼓勵兒子報效國傢,並在他背上刺瞭“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孝順的嶽飛不敢忘記母親的教誨,那四個字成為嶽飛終生遵奉的信條。每次作戰時,嶽飛都會想起“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由於他勇猛善戰,取得瞭很多戰役的勝利,立瞭不少功勞,名聲也傳遍瞭大江南北。嶽飛還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英勇的抗金軍隊——“嶽傢軍”。“嶽傢軍”的士兵都嚴格遵守紀律,寧可自己忍受饑餓,也不敢打擾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傢或商店,他們天一亮就起來,為主人打掃衛生,清洗餐具後才離去。“嶽傢軍”的士氣讓金軍聞風喪膽。金兵統帥長嘆道:“撼山易,撼嶽傢軍難!”在一次嶽傢軍與金軍的戰役中,當嶽傢軍追到距金兵大本營隻有四十五裡,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復江山時,皇帝趙構怕嶽飛打敗金兵後,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瞭,因此和奸臣秦檜連發十二道金牌,命令嶽飛退兵。秦檜還誣告嶽飛謀反,將他關入監獄,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嶽飛毒死。嶽飛死時隻有三十九歲。他一生謹記母親的教誨,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沒有忘記母親“精忠報國”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