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之志

孔子往北遊到瞭農山,子路、子貢和顏淵陪從在旁。孔子向四面眺望瞭一會,長嘆一口氣說:“唉,你們幾個談談各自的志向吧,我將從中選擇。”

子路於是走到前列說:“我希望用白羽裝飾起來的箭,把弓扯得像滿月一樣;用赤羽裝飾起來的旗幟,像日色一樣的燦爛。嗚鐘擊鼓的進軍號響徹雲霄,旌旗鋪滿大地。我獨當一面出來抵抗,一定能夠拔下敵人的旗幟,占領廣闊的土地,大奏凱歌。”

孔子聽瞭說:“你真是勇敢過人啊!”

子貢也走到瞭前列來說:“我希望齊國和楚國在廣闊的原野上打起來,兩國的防禦工事可以相互瞭望得到,兩國兵馬揚起的塵土飛揚在一起,彼此拔出刀來,扭結在一起。於是我穿上白色的衣裳,戴上白色的帽子,在齊楚之間陳述自己的意見,把戰爭導致的利害關系加以推論,以解決兩國的兵患。”

孔子聽瞭說:“你真是能言善辯啊!”

顏淵卻避而不答,孔子問:“怎麼唯獨你沒有志願呢?”顏淵回答說:“文、武兩方面的事,他們已經說瞭,我還要說什麼呢?”孔子說:“各人談各人的志向,你還是談談吧。”

顏淵於是回答說:“聽說香草和臭草不是藏在一個器皿裡,堯王和桀王不領導一個國傢,因為不是同一個類別。我願得遇聖明的君主,幫他施行禮治,以禮樂教育、感化百姓。使他們在城市裡不必設防,兩國邊境不越境,將兵器鑄為農器,把軍馬放在平原大澤中去,百姓們沒有怨女曠夫的憂思,國傢沒有戰爭的災難。那麼,子路的勇力、子貢的辯巧,也就沒有用武之地瞭。”

孔子聽瞭嚴肅地說:“你真是有德行啊!”

子路問:“夫子您選擇哪一個呢?”孔子說:“不損害財力,不危害百姓,又沒有浮誇的話,就要推顏淵瞭。”

智慧小語:子路驍勇善戰,希望披上鎧甲,迎戰於敵軍,凱旋而歸;子貢善辯,希望遊說兩國之間,以辯才解決爭鬥;顏淵願以德輔佐聖王,以禮樂治國,希望百姓們安居樂業,變兵器為農器,永離戰火硝煙。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立志需要謹慎,立志的方向與目標,應以利他為出發點。一旦選擇錯瞭方向,會將自己的人生引入歧途。

《古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