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廟裡有賊
秦亮是個三十多歲小夥子,從小父母早逝、孤苦伶仃。他也沒什麼正經營生,整天東遊西逛,偷偷摸摸地混日子。
附近的山上有一個小廟宇,廟裡隻有三四個和尚和一個負責做飯的居士。寺廟的主人法號叫海慶,俗傢姓秦。是秦亮的親叔叔,也是秦亮唯一的親人。
俗話說“出傢無傢”,但出傢人也是人,沒有幾個能做到四大皆空的。海慶和尚也是如此,經常拿出香火錢周濟秦亮。海慶有一年拿出兩萬多塊錢給秦亮,他的本意是你也老大不小瞭,我接濟你沒什麼,但不是長久之計。幹脆這次我給你拿兩萬,你拿這錢去做點小本生意。
秦亮接過兩萬塊錢卻沒有做生意,也沒幹什麼正經事。半年光景兩萬就花光瞭。海亮知道後很生氣,卻又拿這個侄子沒辦法。後來想瞭想,就勸侄子:“秦亮啊,你今年都三十多瞭。你說你也娶不到媳婦,又沒正經工作。吃啥啥沒夠,幹啥啥不行。你老瞭怎麼辦啊?不如你跟叔叔到廟裡,出傢算瞭。在貧僧眼前貧僧還能照看你。”
秦亮一開始不同意,然而他平時沒有幾個朋友,更沒有親屬。本身很孤獨,又長期住在叔叔的廟裡。久而久之,也斷瞭塵緣。所以秦亮思慮再三就同意出傢瞭。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你看影視劇和評書裡挺簡單,出傢以後不吃素不結婚就完瞭。但是真出傢以後秦亮就感覺生活索然無味,沒有瞭以前的樂趣。
有一次和其他和尚發生口角,跟人傢打架,這個讓海慶和尚下不來臺。盡管海慶是方丈,但出傢人不好明目張膽地袒護自己的侄子。
所以海慶把打架的兩個人(包括秦亮)一並趕走。
本來這件事到此就完瞭,但是秦亮又來瞭個節外生枝。他離開寺廟以前心說:我就這麼走瞭?沒有點本錢出去我不還是活不下去嗎?
到瞭深夜,趁大傢夥都進入夢鄉,他偷偷跑進寺廟的大雄寶殿裡,大殿裡有的佛像比較小,一米左右;有的佛像比較大,跟他身高差不多。大的佛像他搬不動,隻能罷手;小的佛像使勁一挪,裡面藏著的金銀首飾便能露出來。他把金銀首飾塞進自己的鞋子裡。
把小佛像挪回原位,走出大雄寶殿後剛要離開寺廟,忽然發現側殿的門緊鎖。自從秦亮出傢後,從沒進過側殿。聽說這裡有鎮寺之寶,可惜不曾有機會見到。
秦亮找瞭跟鐵絲在門鎖裡捅瞭幾下,門鎖“吧嗒”一聲開瞭。拿手電筒一照,裡面佛龕前隻有幾個物品:一個缽盂,兩本佛經,旁邊還有一個笛子。
廟是小廟,佛經自然不是稀世珍寶。但是年頭很久,有點收藏價值。而缽盂是銅制的,這都是海慶從自己的師傅那裡得到的。因為海慶的師傅也是得道高僧,所以借著缽盂可以招攬很多香客。
這兩樣東西秦亮不感興趣,但佛龕前的笛子吸引著他。這笛子不是很長,也就是比手掌稍短一點兒。他端詳瞭一會兒,終於看明白瞭,這笛子是骨制的。是什麼骨頭看不懂,但很精美。
秦亮心想:佛經不能拿,缽盂也不能拿,雖然不值錢。但我叔做法事的時候經常用,拿走瞭耽誤事兒啊。這骨笛也沒什麼用,就是個普通法器,沒見叔叔拿出來過。我把骨笛偷走,送到古董市場沒準能賣個好價錢。
秦亮把骨笛揣在身上鎖好門,離開瞭寺廟。
回傢後秦亮把偷來的金銀首飾換瞭錢,又去古董市場賣骨笛。可是古董市場的人都沒人看得懂骨笛,沒人肯開價。
秦亮說“你們不就是想壓價嗎?跟我來這套?你開個價,我差不多就賣!”
人傢搖頭說:“這東西我看是真不好,也沒見過。我不能開價!低瞭高瞭都不好,你還是找專傢問問吧!”
秦亮一想沒人要,骨笛我自己收藏。什麼時候遇到識貨的大方買主,我再變賣。
那邊寺廟裡發現丟瞭東西,海慶也急瞭。丟點金銀首飾還好說,因為值錢的寶貝都在大佛像下面壓著。小佛像下面的金銀首飾放一起不過一萬多塊錢。這一萬多塊錢對海慶來說九牛一毛。
但海慶擔心側殿失竊,等打開側殿,發現兩本佛經和缽盂都在。海慶嘆瞭口氣:“啊彌陀佛!這都是師傅留給弟子的寶貝啊,鄙寺全指著它們‘裝門面’呢。”
突然,海慶發現還少瞭樣東西,正是骨笛。他再思付:我廟裡從沒失盜,我侄子一走就丟東西。那不用說,就是他偷的。你偷別的還好說,如今偷走骨笛不是引火燒身嗎?那笛子是人骨做成的……
侄子啊!你要大禍臨頭瞭!
2.小確幸的日子
秦亮現在這日子過的美!手裡多瞭不少零花錢,回傢就胡吃海塞。整天無所事事,以酒度日。醉瞭不醒,醒瞭不醉!
煙酒糖茶,雞鴨魚肉,“秦大爺”是換著花樣的享受。
而且最近發生瞭一件“喜事”,他跟人賭博的時候手氣不好。人一鬧心手腳就沒處放。他無意地吹瞭一下那支骨笛,傳出來動聽的聲響,這聲音仿佛是鳥兒在歌唱。接下來秦亮玩麻將時手氣突然好瞭,缺哪個牌就來哪個牌。當然不是一下清一色全來,至少這一局快結束的時候他就會贏得賭局。他發現瞭個規律:每當他吹動骨笛的時候,他那局必贏。
以前賭博是輸光瞭積蓄,現在賭博是日進百元。
秦亮好奇:難道這骨笛是“神物”?能給人帶來幸運?
果然如此,他走在街上時隻有吹響骨笛,走不出幾步就能撿到一個蘋果手機;他在按摩時吹響骨笛,就發現前面客人留下的錢包;他在商場裡吹響骨笛,總有美女對他拋媚眼。
人隻要是偷過一回東西,就想偷第二回東西。秦亮還是板不住小偷小摸的惡習。他先是吹響骨笛,然後見到誰的錢包就順手牽羊。也奇怪瞭,丟東西的人竟然沒有一個能發覺他的動作。
越偷膽子越大,他幹脆吹響骨笛到商場偷高檔衣服。走出去的時候,防盜系統根本不報警。
再後來,他就到銀行偷東西。一個老太太給得絕癥的兒子取醫藥費,有三十多萬。他眼饞瞭,跟人傢搭話,然後把錢裝進自己的背包裡。
銀行的監控系統竟然失控瞭,查不到那天的錄像。
秦亮就這樣胡作非為,逍遙法外。
他心想:哈哈!這日子過的不是太慘瞭,是慘到忘記苦是個什麼滋味瞭。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啊!哈哈哈哈!
有一天,海慶老和尚給秦亮打瞭個電話:“侄子啊,你跟我說實話。廟裡丟的東西是不是你偷的?”
秦亮不承認:“叔叔啊,我再不是人能偷你的東西嗎?”
海慶責怪道:“你別跟我扯這些!貧僧什麼人沒見過?你能欺騙貧僧嗎?我告訴你,金首飾我就不要瞭。那個骨笛是不是你偷的?趕快送回來!要不然你會大禍臨頭的!我告訴你啊,那笛子是法器,是人骨做的法器。你聽話,趕快把人骨笛子送回來!要不然你後悔藥都沒地兒吃瞭!”
秦亮心說:嚇唬誰呢?還人骨笛子?還大禍臨頭?你不就是要騙我送回骨笛嗎?我說你個小廟怎麼香火錢不斷?不就是這骨笛帶來的好運嗎?隨即回答:“叔叔啊,你真冤枉侄子瞭!侄子現在做正經生意,已經改過自新瞭!再見啊!”
“那人骨笛子害人之前必會先讓人感到好運,然後再讓人遭遇橫禍!所以我每天必須誦經祈禱,否則它就會害人!侄子啊,叔叔不是嚇唬你,你趕快把這害人的東西送回來,隻有出傢人能鎮住它!你聽到沒…喂…你說話啊……”電話這頭隻剩下海慶和尚還在無可奈何地發愣。
半年後,秦亮偷偷摸摸,又時不時地參與賭博,靠著骨笛帶來的好運,傢裡有瞭幾十萬的積蓄。不過沒有志向的他已經感到滿足,他甚至突然感到日子乏味,比在寺廟裡還要乏味:這再好吃的山珍海味也不過如此,到瞭腸子裡就是大糞;再美味的酒喝下去也會變成尿,還讓人昏昏沉沉。
有錢人的日子也不幸福啊!
想是這樣想,一個偷東西成習慣的人就是看見人傢的鞋墊也要偷走。所以有開奔馳車去偷東西的賊。都是貪婪的心理作祟。
有一次,他看見馬路中央下水道旁邊的位置有個骨笛,和自己的骨笛樣子差不多,隻是更加漂亮。如果我有兩個骨笛會怎麼樣?我會不會長生不老?出於好奇,馬路上又沒有車,他走瞭過去。走過去卻沒發現笛子,隻見到馬路上的井蓋開著縫。
掉下水道裡瞭?
他用腳踹瞭一下井蓋,沒踹動。再踹一腳,井蓋活動一下,忽然井蓋壓住瞭他的那隻腳。他的腳竟拔不出來瞭。
這時馬路上的車突然多瞭,在他身旁呼嘯而過。車裡的人似乎沒看見他,都以很快的速度從他旁邊掠過。有一輛車還刮瞭他胳膊一下。盡管不疼,卻把他嚇壞瞭。
他越害怕越著急,越著急那隻腳被井蓋咬得越緊,他就越拔不出來。他想到骨笛能帶來好運,趕緊吹響骨笛。
隻聽骨笛傳出的聲音更加清晰,原來不是鳥叫,是小孩兒哭喊的聲音:阿爸啦,救我!阿媽啦,救我啊!不要!
這哭喊聲、哀嚎聲充滿瞭秦亮的耳朵,一輛馬車出現在他的前面,上面站著一個小孩兒,那小孩兒隻有頭是完整的,其餘部分都是帶血骨架……
“啊!”秦亮大叫一聲不好,馬車已經撞向他……
3.笛聲蒼涼
隻有他能看見馬車和小孩,而馬路上的目擊者隻見到一輛轎車撞在護欄上。恰巧秦亮的位置緊貼著護欄。
與此同時,那個骨笛消失瞭。據說是被一個小孩子撿走瞭!
秦亮沒有死,但是受瞭重傷,又毀瞭相貌,他少瞭隻耳朵和鼻子。從此秦亮認為自己沒面目見人,所以第二次出傢瞭。
這次是真心的,他問海慶和尚關於骨笛的事。
海慶說:“唉!我是密宗傳人,這骨笛正是密宗的法器。”
“那骨笛怎麼用人骨做成?”寺廟裡其他人也很好奇。
海慶講述瞭一個傳說:
這還是舊社會的事情。西藏當時是農奴制,奴隸的生命不過就是一根繩子的價格。奴隸不僅失去瞭人身自由,生命也得不到保障。
在拉薩有這麼一個六歲的男孩兒,父母就是奴隸。小男孩的父親因為一場重病而死,隻剩下小男孩和母親過日子。
某天土司要找他母親做“陪睡差”,他母親不能反抗。正在這時小男孩兒從外面回來瞭,不明白怎麼回事。他隻看到自己母親痛哭的表情,便拿起石頭砸向土司。
土司的額頭被擦破瞭,一怒之下讓管傢活活打死瞭小男孩。
小男孩的母親沒有辦法給小男孩報仇,悲傷的她用繩子結束瞭自己脆弱的生命。
小男孩死後,管傢取出他的腿骨做成法器——骨笛,獻給土司。
土司看到骨笛很是喜歡,時不時地吹響骨笛。又過瞭一段時間,土司總做噩夢,夢見死去的男孩舉著自己的腿骨,一邊怒視自己一邊向自己走來。
土司驚醒後立即找瞭個法師,尋求破解之術。
法師說:“這男孩怨念太深,沒人能鎮的住他。現在隻有一個辦法,你拿出錢來供奉這個骨笛。每日我們給他誦經,助他脫離地獄。”
就這樣骨笛落在西藏的寺廟裡。
土司的兩個兒子後來都橫死瞭,隻剩下一個女兒。土司的財產也落在瞭女婿手裡。
再後來,西藏發生瞭一場動亂。寺廟被毀,有個僧人帶著一批佛經、銅制缽盂、法器和這個骨笛離開西藏。
這個僧人是海慶和尚的師祖,到瞭海慶和尚的師傅那一代,海慶得到瞭其中兩本佛經、一個缽盂和這個骨笛。
海慶師傅曾經也說過:“這個骨笛傳出去就是不詳之物,會去害人。隻有留在寺廟裡,能鎮住他。經過誦經祈福,也會帶給出傢人祥瑞。”
秦亮醒悟:“怪不得我聽到的是小男孩的哭喊聲!現在人骨笛子丟瞭,我們怎麼辦?”
海慶和尚又嘆氣道:“時也運也,這骨笛本就是不詳之物。本來也不是貧僧的,丟瞭也怨不得你。隨它去吧!”
……
那麼這個骨笛去瞭哪裡呢?
在秦亮遭遇車禍的時候,骨笛隨著秦亮被撞的沖擊力意外飛瞭出去。正飛在馬路邊上,有個小女孩撿到它。
這個小女孩兒叫卓倩,今年五歲。她媽就問:“這笛子哪來的?誰給你買的?”
卓倩話還說不完整呢,張嘴回答:“我撿的,沒要啊!”
“扔瞭!”她媽媽訓斥道,“別隨便撿東西,多臟?都是細菌!”
卓倩的父親勸道:“洗洗就幹凈瞭!反正沒人要,給孩子玩唄!”
“就知道慣孩子,早晚孩子讓你教壞瞭!”卓倩母親罵道。
“我不僅嬌慣女兒我還嬌慣你呢,親一個老婆!”
…
這天在幼兒園裡,小卓倩正在睡午覺,突然做瞭個夢:
一個小男孩兒哭哭啼啼地走過來,嫉妒地望著她。小男孩滿身是血。
卓倩朦朧中看不清小男孩傷成什麼樣,卻用小手招呼他:“你是誰啊?一起和我玩!”
卓倩找出所有的玩具遞給小男孩兒,又把骨笛摘下來送給他,說“你怎麼不說啊?”
小男孩兒接過骨笛,傷心地哭瞭。可是他有看見卓倩可愛的樣子,又笑瞭,然後跑掉。
卓倩就去追,卻追不上。隻聽小男孩喊瞭句:“你別追我,會倒黴的!”
……
一覺醒來,卓倩跟老師講瞭這個夢:“咦?我的笛子呢?”
找瞭半天沒找到,卓倩哭喊著要笛子。老師安慰:“別哭瞭,小倩倩,跟老師吃糖去!”
這時,幼兒園的角落裡有個小男孩壞笑著。看看沒有其他人,他拿出來骨笛,吹瞭一聲,自言自語地說:“哈哈,這個笛子以後就我是的瞭。”
從此,偷走笛子的男孩傢裡遇到瞭“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