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歷年間中秋後的一天,山東省壽張縣縣令馮文龍剛起床,孟捕頭就跑來報告,說河西村崔舉人來報案,說妻子昨晚失蹤瞭。馮文龍立刻帶上捕快前往查看。
到瞭崔傢,馮文龍問崔夫人是何時失蹤的。崔舉人回答:“昨夜我和夫人喝瞭點酒,睡到三更時分,醒來如廁,卻不見夫人蹤影,院門緊鎖,我猜她可能是翻墻而出,可我查看院墻,卻並無痕跡。”
馮文龍圍著院墻踱起步來。當他行至院中東墻處時,看到墻下一棵葡萄樹長勢繁茂,枝葉已經把大片圍墻給遮住瞭。馮文龍撿起地上的幾片新鮮葉子,略一深思,把東墻上的葡萄藤輕輕一拂,隻見墻上有幾個腳印。馮文龍問他東邊的鄰居是何人,崔舉人答:“一中年男子,叫彭二,靠賣熟食為生。”
馮文龍聽後轉身走至院中,正欲向崔舉人問話,腳下“當啷”一聲,把一個洗衣盆踩翻瞭,濕瞭一腳。“這是我的衣服,昨日賤內放於院中,已浸泡一夜,正待今日為我盥洗。”崔舉人趕緊解釋。馮文龍看瞭看地上的一攤水,說不妨事。接著,馮文龍讓盂捕頭到彭二傢中,看墻內是否有腳印。孟捕頭很快回報,說彭二傢裡墻上隱隱有幾個腳印,傢裡卻空無一人。
馮文龍對崔舉人說:“彭二和崔夫人恐怕已經私逃。”說完吩咐捕快帶人去追。接著,馮文龍安慰瞭一番崔舉人,並讓崔舉人陪他走走。馮文龍和崔舉人等人來到離河西村一裡之遙的黃河岸邊,隻聽得黃河水濤聲陣陣,如擂牛鼓,草叢中的露水把幾人的褲腳都打濕瞭。馮文龍道:“近日秋雨將至,黃河今年的汛期看來推遲瞭,本官順便來考察一下防汛事務。”說完走向岸邊由一堆擺放整齊的方石組成的石墻面前,怒罵:“前任縣令實屬該殺,朝廷每年撥數萬兩銀子,他隻裝模作樣擺些石頭,如何抵擋汛期!依本官看,這些防汛的石頭隻怕隻有外面一層,裡面恐為沙土!”崔舉人連忙說:“上任縣太爺堆壘此石墻時,我與河西村父老也來參與勞作,石墻裡面並未堆土。”馮文龍並不言語,突然指著一堆方石令孟捕頭搬開,結果見石頭中間隱藏著一男一女兩具屍體。崔舉人轉身想跑,被眼疾手快的孟捕頭一把抓住。
原來,崔舉人早知鄰居彭二和妻子有染,想到自己要去趕考,傢中無人,為絕後患,他在中秋之夜假意邀請彭二來傢中做客,並在酒中下瞭蒙汗藥,之後用濕紙貼於二人口鼻之上,使二人窒息而亡。隨後把二人背到黃河岸邊,封存於石頭堆中。
馮文龍呵呵一笑,道:“崔舉人不愧為讀書人,事後還不忘擼幾片新葉撒在地上,又在墻上制造攀爬痕跡,制造二人私奔假象!幸好我發現那盆洗衣水中有些許沙粒,斷定此中必有隱情,故而把懷疑轉向崔舉人。有沙子的地方隻有黃河岸邊,當看到這方石墻時,心中豁然開朗。”孟捕頭還是不明白。
馮文龍指瞭指旁邊石墻的第一層石頭,說:“這些石頭與土地緊密連接,由於天氣潮陰,秋雨懸而未下,最底層的石頭浸滋數日,已經潮濕半尺有餘,而旁邊這堆石頭卻無此象,明顯是有人從石墻上拆下另壘不久。”孟捕頭似有所悟。馮文龍接著說:“崔舉人十分聰明,知道秋雨一到,汛期即來,這石墻根本擋不住奔騰而下的黃河水,到時被沖垮,屍體自然會被沖到下遊,那時真可謂死無對證,大傢自然會認為崔夫人真的和彭二私奔瞭。可惜的是,他背屍體來的時候,因為露水太重,衣衫上沾瞭些許沙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