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情女子步非煙

癡情女子步非煙

嶽璇

唐朝咸通年間,臨淮武公業出任河南府功曹參軍。

他有一愛妾名叫步非煙,容貌清麗、體態纖弱,仿佛一件輕紗就能將其壓倒。

此女擅長秦腔,喜好詩文,尤其擅長擊甌。她演奏的音調與絲竹之聲配合精妙,武公業因此對她寵愛有加。

武傢與甘肅府的趙麟比鄰而居,趙傢也是官宦人傢,按禮節亦不能直呼其名。趙傢有個兒子,名象,舉止端莊,儀表堂堂。他已有二十歲瞭,當時正在傢中守孝服喪。

有一天,趙象無意間透過南墻縫隙看到瞭步非煙,竟變得魂不守舍,寢食難安。他重金賄賂武傢守門人,將自己對非煙的好感直言相告。守門人面露難色,但被趙象豐厚的好處打動,於是讓妻子在步非煙獨處時接近她,轉達瞭趙象的情意。

步非煙聽後,隻是出神地看著守門人的妻子,笑而不答。守門人的妻子將此情形告知趙象,趙象心緒激蕩,卻不知如何是好。

於是他取瞭一張薛濤箋在上面題瞭一首絕句:

一睹傾城貌,

塵心隻自猜。

不隨蕭史去,

擬學阿蘭來。

寫完後他把詩箋封好,求守門人的妻子送給步非煙。非煙讀後感嘆許久,對守門人的妻子說:“我也曾見過趙公子,他容貌才華都數上品,隻是我福薄命淺與他無緣。”原來這武公業是個習武之人,生性粗獷彪悍,與步非煙極不般配。

步非煙心下傷感,便用金鳳箋給趙象回信道:

綠慘雙蛾不自持,

隻緣幽恨在新詩。

郎心應似琴心怨,

脈脈春情更泥誰。

密封後遞給守門人的妻子托她轉交。趙象打開信反復看瞭好幾遍,他高興地拍著巴掌說:“我的事情快要辦成瞭。”他用剡溪箋寫詩答謝步非煙:

珍重佳人贈好音,

彩箋方翰兩情深。

薄於蟬翼難供恨,

密似蠅頭未寫心。

疑見落花迷碧洞,

隻思輕雨灑幽襟。

百國消息千回夢,

裁作長謠寄綠琴。

詩寫好後又托守門人的妻子送去。誰知十多天過去瞭,守門人的妻子卻沒再來,趙象擔心是走漏瞭風聲,或是步非煙後悔瞭。當時正值春末,趙象獨坐於庭院中,悵然賦詩道:

綠暗紅藏起瞑煙,

獨將幽恨小庭前。

重重長夜與誰語,

星隔銀河月半天。

翌日清早,趙象剛起床。正在沉吟之際,武傢守門人妻子給趙象帶來瞭步非煙的口信:“郎君不必驚異,你我旬日來不通音訊,隻因我身體略有不適。”守門人的妻子說完,又從袖中掏出一隻錦香囊遞給趙象,趙象急急地打開錦囊,見裡面裝著一隻玲瓏的玉蟬和一副碧苔詩箋。趙象展開詩箋細讀:

無力嚴妝倚繡籠,

暗題蟬錦思難窮。

近來贏得傷春病,

柳弱花欹怯曉風。

趙象系好香囊放入懷中,仔細地讀完這封信,又擔心佳人因幽思滿懷而加重病情,於是他剪下一縷頭發,寫下一封短信:“春日遲遲,人心悄悄。自從看到你後,芳容便長縈夢魂。即使芳駕塵輕,你我二人終難會合。但面對丹誠皎日,我發誓要追求你。又聽說你乘春多感,芳體不適,消損瞭冰雪容顏,使如惠蘭般高貴的氣息鬱結。我憂悒至極,心中惆悵不能開懷。企望你能稍寬心情,莫致形容憔悴。寧願你暫時失約,也不要讓今後的詩篇短句無人相和。所以,你一定要多保重身體。我對你的思念之情,文字豈能寫盡。現將拙作獻上,姑且來繼寫您的華美詩篇。”信後又附上一首詩:

見說傷情為見春,

想封蟬錦綠娥困。

叩頭與報煙卿道,

第一風流最損人。

武公業做差役公務繁忙,有時在府中過夜,有時又整日不歸。

這天正遇武公業入府當值,步非煙打開趙象來信,慰藉自己煩亂的心緒。她嘆息道:“公子的情思,正是我的心意。你我二人兩情相悅,雖相距甚遠又仿佛近在咫尺。”

於是關上房門,放下帷幔,給趙象寫信:“我身世悲苦,六七歲時便失去父親,後被媒人拐騙,將我嫁給這粗鄙之人。每到風清月朗之夜,唯有對月獨酌,以遣內心愁苦。秋冬夜晚,帷帳下與孤燈相伴,直至天明我也無法排解心中煩悶。豈料公子垂青於我!鮑子的華美辭章讓我思緒飛揚,對公子的詩句,我百讀不厭。隻恨此情難遣,無奈人理難越。懇請上蒼賜予良機得以相見,我將九死不悔。賦詩一首聊寄此情。”詩雲:

畫簷春燕須同宿,

蘭浦雙鴛肯獨飛?

長恨桃源諸女伴,

等閑花裡送郎歸。

寫畢封好,叫守門人的妻子送給趙象。趙象看信後,料想步非煙定是相見之心迫切,便有些喜不自持。於是他凈室焚香,靜候佳音。

一天黃昏時分,武傢守門人妻子又悄悄來到趙象房中。拜見過趙象後,她問:“趙郎想看神仙嗎?”趙象很是吃驚,忙問其中緣由。守門人妻子便轉達非煙的話說:“今夜武參軍將在公府值宿,可謂良時,我傢後院即是公子的門墻。望你不要違背先前之約,來與一見。靜待公子。”

已是更深漏盡時分,趙象悄悄攀上梯子越墻來到武傢院中,隻見非煙早巳命人在下面放瞭一張大凳。步非煙靚妝盛服,默默立於花叢中。兩人相互拜見,彼此心中欣喜難言,便牽著手悄悄從後門潛入臥室。二人背對燈光,解下帷幔,極盡繾綣之意。

天曉臨別時,步非煙送趙象到墻下。她緊緊拉住趙象的手,含淚說道:“今日相遇,是前生緣分。希望公子不要認為我沒有玉潔松貞的節操而對我薄情!我隻是因為仰慕公子的風采不能自持,才以身相許,望公子謹記在心!”趙象撫慰道:“我不是那等輕妄之徒,決不會逢場作戲。承蒙垂青,永不相負!”說完急忙跨墻而歸。第二天,他托守門人的妻子轉交給非煙一首詩:

十洞三清雖路阻,

有心還得傍瑤臺。

瑞香風引思深夜,

知是蕊宮仙馭來。

非煙看後微笑著又回瞭一首詩給趙象:

相思隻怕不相識,

相見還愁卻別君。

願得化為松上鶴,

一雙飛去入行雲。

寫畢封好交給守門人的妻子,並讓她給趙象捎話說:“幸而賤妾有小小的詩篇,不然您的大作將如何展現其才?”之後每不到十天,步、趙二人就能相會一次,說盡心中的幽思,訴盡往昔纏綿的愛意。他們自以為有天人相助,鬼神不知。因此時而一同觀賞景色,時而一起吟詩唱和,來往頻繁不能細說。如此過瞭一年。

過瞭不久,步非煙多次因小事責打一個奴婢。這個奴婢懷恨在心,便尋機把兩人私通之事告訴瞭武公業。武公業說:“你說話小心點兒,我會細查此事。”後來輪到武公業值班的日子,他一如往常向步非煙告假說要去府衙。到瞭晚上,他像往日一樣走出傢門,卻又悄悄藏在裡門之內。

街鼓響過,他偷偷潛入傢中,沿著墻根走到後院。步非煙正倚戶低吟詩句,趙象則倚墻斜視非煙。武公業怒不可遏,奮力躍起去抓趙象。趙象有所覺察,側身跳開瞭。武公業追趕上去,卻隻來得及扯下他半個袖子。武公業回到房中,叫來步非煙盤問。

步非煙臉色都變瞭,聲音顫抖,但一直不肯說出實情。武公業越發憤怒,便把步非煙綁到大柱子上,用鞭子抽打,直打得鮮血直流。步非煙說:“生若能相愛,死又有何遺憾。”深夜,武公業累瞭便先去歇息。步非煙叫來最親近的女仆說:“給我一杯水。”水送來後,她一飲而盡,氣絕身亡。武公業醒來後還要再打,卻發覺她已死去多時。他解去步非煙身上的繩索,將她抬到屋內,連聲呼喊,對外則聲稱步非煙暴病而終。又過瞭數日,他將非煙葬於北邙山。鄰裡都知道步非煙是被武公業打死的。趙象心中悲痛,於是更名改姓遠遁江浙。

洛陽有兩位頗具才氣的青年,即崔生和李生。二人常和武公業來往,所以知道這件事情。崔生寫詩來記述此事,詩的最後兩句是:“恰似傳花人飲散,空床拋下最繁枝。”那天晚上,崔生夢到步非煙向他道謝:“我的容貌雖不比桃李,但早早殞命。承君溢美之詞,愧不敢當。”李生也為之賦詩,末句寫到:“艷魄香魂如有在,還應羞見墜樓人。”那天晚上,李生夢到步非煙用手指著他說:“讀書人有百行,你全具備瞭麼?為何仗著會寫幾句歪詩就來如此詆毀我?實在應當委屈您到地府驗證一下。”幾天後,李生死去。當時人們對此都驚異不已。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