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卡大空戰

黎巴嫩境內鄰近敘利亞的一條山谷,名叫貝卡谷地,自從第四次中東戰爭以來,這裡已經成為最新式的蘇制防空導彈薩姆一6 的重要基地。

一6 是一種靈活的防空武器,射程為30 公裡,瞄準器自動搜索敵機, 兩個雷達向導彈發射系統的電子計算機提供目標的定向波束,電子計算機在幾分之一秒內就可以計算出飛機的高度、航向、速度,並操縱導彈發射,連超音速飛機也逃不脫它的打擊。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薩姆一6 曾經發揮巨大的威力,一度將以色列飛機趕出天空。那時阿拉伯國傢的孩子都會唱:“蘇聯的薩姆升天,山姆叔導彈落地..”以色列不得不派出突擊隊,從地面摧毀薩姆一6 導彈基地,才重新取得制主權。

1981 年,敘利亞將大量薩姆一6 導彈部署在黎巴嫩的貝卡谷地,因為這裡是以色列飛機入侵阿拉伯國傢的必經之地。以色列立即做出反應,楊言要摧毀這些導彈。以色列國防部長沙龍雖然沒有去過貝卡谷地,可是他仔細研究過有關資料,並旦逐漸醞釀成熟瞭一個作戰方案。為瞭這個方案的成功實施,以色列已經無數次模擬瞭對“貝卡谷地”進行的出擊。

然而敘利亞人卻不知道這一點。他們仍沉醉在薩姆一6 曾經發揮出來的無比威力之中。

1982 年6 月3 日,以色列駐英國大使在倫敦遇刺,兇手自稱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人。

一場大戰迫在眉睫。6 月4 日,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約見蘇聯大使,要求蘇聯在駐黎敘軍受到攻擊時,根據“敘蘇友好條約”給予強有力的支持。蘇方明確表示,“敘蘇友好條約”隻對敘利亞本土安全承擔義務,在黎巴嫩發生的戰爭,不屬於條約范圍內處理的問題。

這一情況立刻被以色列所掌握。以色列當即玩弄外交手腕,多次向敘利亞傳話,表示隻要敘利亞不參戰,以色列絕不會主動攻擊敘軍。美軍也應以色列的要求通知敘利亞,不要幹涉以色列在黎巴嫩的事情,以軍不會傷害在黎的敘軍。

敘利亞政府陷入瞭猶豫。

6 月6 日,以色列軍隊大舉入侵黎巴嫩。敘利亞雖然也向貝卡谷地增加瞭軍隊和導彈,但卻沒有認真做好參戰的準備。因為政府並沒有下定同以色列決一死戰的決心,還在打患得患失的小算盤:參戰吧,敘利亞並沒有必勝的把握,弄不好反而惹火燒身;不參戰呢,以軍侵黎,確實威脅到敘利亞的安全,況且,那麼多敘利亞正規軍駐紮在黎巴嫩境內,僅僅是做擺設的嗎?

然而,就在敘利亞政府的猶豫之中,它已經喪失瞭現代化戰爭中最寶貴的因素——時間,失去瞭有利的戰機。

以色列才不像敘利亞這樣優柔寡斷。摧毀貝卡谷地的導彈基地在它是蓄謀已久的,一旦時機成熟,它決不會為任何承諾所約束。盡避敘利亞並未幹涉它的侵黎行動,6 月9 日,以色列還是背信棄義,向貝卡各地發起瞭突然襲擊。

以色列投入戰鬥的是美制F—15、F—16 戰鬥機。這兩種戰鬥機是70 年代美國為瞭爭奪新的空中優勢而研制出來的,其速度和火力都超過阿拉伯各國配備的蘇制米格一21、米格一23 戰鬥機。一年以前,在震驚世界的炸毀伊拉克巴格達核反應堆的行動中,這兩種飛機充分顯示瞭它們的優越性。而駕駛這些飛機的以色列飛行員,號稱以色列軍隊的“天之驕子”,無不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這一次,以色列又打破瞭戰爭史上突然襲擊多在星期天和凌晨進行的慣例,它選擇的既不是星期天,也不是早晨,而是星期三的下午。這個時間,往往是防守者戒備心理漸漸松懈的時刻。但是,貝卡各地薩姆-6 導彈基地的警惕性並沒有放松,整個陣地上像死一樣的寂靜,而這種寂靜本身就充滿瞭殺機。所有的導彈都威嚴地對著以色列飛機可能出現的方向,各種人員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嚴陣以待,一雙雙眼睛嚴密地監視著天空。

突然,天空中傳來一陣陣嗡嗡的響聲,由小變大,由遠而近。淒厲的戰鬥警報拉響瞭,回音在山谷裡激蕩。位於谷地中央一座小山上的指令中心立即進入臨戰狀態。終於,敘利亞軍人都看見瞭,從白雪皚皚的山頭上飛越而來的是以色列飛機。

指揮員冷靜地下達瞭命令:“雷達開機!”雷達是薩姆-6 的眼睛,隻要眼睛捕捉住目標,敵機就休想跑道。

以色列飛機進入瞭導彈射程,薩姆-6 導彈相繼發射,山谷裡紅光閃閃, 空中的飛機接二連三地被擊中、墜毀,敘軍陣地上一片歡騰:薩姆-6,你果然名不虛傳!然而就在這時,有幾個敘利亞士兵發現,墜落下來的飛機竟是用塑料制作的,而且既沒有見到飛行員跳傘,也不見他們的屍體,士兵們忙將這個怪異現象報告指令中心。指揮官這才明白中瞭以色列的詭計,心中叫苦不迭,連忙下令關閉雷達。

可是,一切都晚瞭。以色列空軍已經得到瞭他們所需要的東西。

原來,敘利亞人看到的以色列飛機,實際上是一種由無線電遙控的、無人駕駛的誘餌飛機。以色列入企圖利用它們來引誘敵人發射導彈。敘利亞人果然上當。看見飛機就應打開雷達,這是導彈兵的基本常識;然而正是由於這個常識,使敘利亞人犯下瞭不可挽救的錯誤。當敘利亞人為打下假飛機歡呼的時候,在距離貝卡谷地相當遙遠的地中海上,幾架以色列的E—2C 型“鷹眼”預警與戰鬥控制飛機,已經將薩姆—6 導彈雷達的無線電電波頻率和導彈指令發射頻率接收並迅速運算來,通知已在空中的以色列戰鬥機。有瞭這些頻率數據,擁有激光制導裝置的以色列空對地導彈和高爆炸彈就能沿著薩姆—6 導彈的雷達波柬準確地攻擊目標。

以色列人實在太狡猾瞭。

現在,盡避真正的戰鬥還沒開始,但主動權已毫無疑問地掌握在以色列入手中瞭:敘軍如關閉雷達,以軍的下F—16 就可以從容地轟炸導彈基地; 敘軍如打開雷達,以色列飛機上的激光制導導彈和高爆炸彈便能沿著雷達波束準確地摧毀薩姆—6 導彈。在這場現代化的電子戰中,敘利亞人可以說敗局已定。

敘利亞空軍得知以色列飛機突襲貝卡谷地的消息,當即從國內各機場緊急起飛,趕在貝卡各地。然而,以色列的“鷹眼”立刻牢牢地捕捉住瞭這些信息,幾秒鐘內,電子計算機已將敘軍升空飛機的距離、高度、方位、速度和其它資料計算出來。通知瞭以色列戰鬥機。F 一15 馬上丟掉副油箱,迅速爬高,搶占有利位置,準備空中格鬥。

與此同時,在距離貝卡谷地40 公裡的地方,一架F-16 向貝卡導彈陣地的指令中心發射瞭兩枚“百舌鳥”導彈。指令中心一被摧毀,薩姆-6 導彈便成瞭瞎子。數十架F-16 惡狼一般向導彈基地猛撲,它們順著陽光做低空進入,使敘利亞人無法看清它們。噴氣機大聲吼叫著,爆炸聲在山谷中隆隆回響,片刻之間,貝卡的群山已變得傷痕累累。第一攻擊波剛過,敘利亞人連氣還沒來得及喘,第二攻擊波已緊接著來到瞭,而擔任第三攻擊波的黑壓壓的機群已出現在天邊..

貝卡谷地變成瞭血與火的海洋。敘利亞的20 個薩姆-6 導彈連全部淹沒在這片海洋中。以色列的轟炸僅僅持續瞭6 分鐘,而敘利亞人引以為自豪的薩姆-6 導彈,就連一枚也不再存在瞭。

轟炸結束時,空戰正激烈。敘利亞出動瞭60 架米格飛機。

以色列飛機則有90 架。150 架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在天空混戰一場,加上雙方不斷發射的導彈,使得空中亂成一團,根本無法辨認誰是誰。敘利亞的高射炮兵隻好保持沉默,他們無法保證不會誤傷自己的飛機。

在現代化空戰中要想取勝。有兩個重要條件,首先是飛行員的素質,其次是優良的武器。以色列在這兩個方面都占瞭上風。以色列參加這次空戰的飛行員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受過美式訓練,在空中有靈活處置的主動權;而敘利亞飛行員則是按蘇聯規范訓練出來的,較多地依賴於地面指揮所的指揮,可是在如此大規模的空戰中,地面指揮根本無法控制空中行動,加上以色列針對敘利亞空軍的這一弱點,運用瞭電子幹擾戰術,使得敘利亞戰鬥機幾乎得不到地面的指令。

美國戰鬥機本已比蘇聯戰鬥機優越一些,但以色列還不滿足,又運用自己的技術力量加以改良,使它更占優勢。一架F -15 迎著米格-23 飛來,由於米格機上的空對空導彈是尋熱導彈,需要對著敵機的尾噴管發射,所以敘利亞飛行員猛拉機頭,企圖繞到敵機背後開火;然而,以色列的“響尾蛇”

空對主導彈已經過改良,可以迎頭向敵機發射,結果米格機正好把肚皮亮給瞭敵人,以色列飛行員輕而易舉地擊中瞭它。一架F -16 在完成轟炸任務後加速返航時,發現已被敵機咬上瞭,先進的自動報警裝置立刻將這個情況報告瞭飛行員;當敘利亞飛行員發射導彈時,以色列飛行員立刻放出一顆燃燒火箭,它發出的強大熱流,頓時將敘利亞的尋熱導彈吸引瞭過去,F 一16 得以安全返航..

空戰的結果,敘利亞損失20 架飛機,以色列連一架都沒損失。以色列入自己都對這個勝利感到吃驚!

6 月10 日,敘利亞再次從國內將薩拇一6 導彈運到貝卡谷地。以色列又去轟炸。第二次空戰也隨之爆發。這一次的戰鬥結果令全世界大驚失色:敘利亞出動的50 架戰鬥機全部被擊落,而以色列戰鬥機又一次毫無損傷! 慘烈的貝卡谷地大空戰結束瞭。貝卡谷地漸漸恢復瞭寧靜。飛機消失瞭,薩姆-6 消失瞭,雷達站也消失瞭。唯有飛機殘骸冒出的縷縷黑煙在微風中飄蕩,好像在敘說這個慘烈故事的結局。

(雪冰)

《戰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