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稱帝的故事

王莽稱帝

皇太後王政君有八個弟兄,大哥叫王鳳,王鳳下面就是她。二兄弟叫王曼,生瞭兩個兒子,他死得早,沒趕上封侯。王曼的大兒子結婚以後沒多久死瞭,次子叫王莽。王政君是他的姑母。王鳳做大司馬大將軍,執掌朝廷大權的時候,王莽的叔叔和叔伯兄弟們都好像互相比賽著看誰更驕橫、更奢侈似的。王莽因為父親死得早,沒有勢力跟他們比賽。人們都說王傢子弟當中就數王莽最好。朝廷上有名望的大臣上書稱贊王莽。漢成帝就封他為新都侯,叫他做大官。王莽做瞭官,對人更加恭敬,做事特別謹慎,越來越得人心。大司馬王鳳死瞭以後,他的兩個兄弟前後做瞭大司馬。後來漢成帝拜王莽為大司馬,叫他掌握朝廷大權。王莽用心搜羅天下人才。遠遠近近一些知名之士來投奔他的,他都收用。

公元前7 年,漢成帝死瞭,新君即位,就是漢哀帝。漢哀帝尊皇太後王政君為太皇太後。漢哀帝也像漢成帝一樣,身體不好,隻做瞭六年皇帝就死瞭。他沒有兒子,王莽和別的大臣們立瞭一個新君,就是漢平帝。漢平帝才九歲,懂得什麼吶?這麼著,太皇太後王政君替他臨朝,可是她已經七十多歲瞭,國傢大事全由大司馬王莽作主。

王莽掌握瞭大權。他手下的人都說王莽是安定漢朝的大功臣,一致請太皇太後加封他為“安漢公”。太皇太後一一照準。王莽不肯接受封號和封地,還告瞭病假,躺在床上不肯起來。大臣們一面聯名請求太皇太後一定要封王莽,一面都去勸王莽上朝。太皇太後又下瞭一道詔書,封王莽為太傅,尊為安漢公,加封兩萬八千戶。王莽接受瞭封號,可是還把封地退還瞭。

公元2 年[ 以後公元幾年,都是公元後幾年的意思] ,中原發生瞭旱災和蝗災,公傢要糧要稅還逼得很緊,全國又騷動起來瞭。為瞭緩和老百姓對朝廷和官吏的憤恨,王莽向太皇太後建議節約糧食和佈帛,公傢的夥食和衣服也都得節省一些。為瞭向全國將近六千萬人表示關心,王莽自己一傢先吃起素來。他一下子拿出一百萬錢,三十頃地,當作救濟災民的費用。他一帶頭,貴族、大臣當中就有二百三十人也隻好拿出一些土地和房子來。這麼一來,王莽的名聲就更大瞭。

第二年,漢平帝才十二歲。王莽請太皇太後給漢平帝定親。太皇太後選定瞭王莽的女兒,準備明年給漢平帝完婚。王莽又推讓一番,太皇太後和大臣們怎麼也不依,他也就同意瞭。

王莽自己以外戚的身份掌握瞭大權,他怕漢平帝的母親一傢也參預朝政,分瞭他的權力,就封漢平帝的母親衛姬為中山王後,叫她留在中山,不準到京師裡來。有個大臣上書給王莽,大意說,皇上還是個小孩子,誰能像母親那樣照顧他吶?衛姬隻生這麼一個兒子,兒子做瞭皇帝,把她接到宮裡來,讓他們母子相會,也是符合孝道,隻要不讓她參預朝政就是瞭。王莽把那個上書的大臣革瞭職。以後誰也不敢說瞭。

王莽的大兒子叫王字,他怕將來漢平帝長大瞭,一定怨恨王傢,就跟他老師吳章和大勇子呂寬商量,怎麼去勸告他父親。吳章說,“你父親十分固執,光說說不頂事。可是他迷信鬼神,我們就利用迷信,在夜裡把獵羊狗血潑在他門上。他必然起疑。要是他向我問起,我就可以借著因由勸告他瞭。”玉宇、呂寬都認為不妨試一試。當天晚上,呂寬把豬羊狗血潑在王莽傢的門上。沒防到他給管門的瞧見瞭,向王莽報告。王莽就把呂寬逮去,拷問他說出主使的人來。呂寬以為王宇是王莽的親生兒子,在門口灑上些血也不致判成死罪,就招認瞭。

王莽借著這個機會要消滅反對他的人,就逼著王宇自殺,把吳章、呂寬定瞭死罪,殺瞭。這還不算,他一不做,二不休,幹脆把衛姬的一傢,除瞭工姬外,滅瞭族,又把大臣中反對他的人都牽到裡面,裡裡外外殺瞭好幾百個。

過瞭年,十三歲的漢平帝做瞭小女婿,楞頭磕腦地成瞭親,王莽的女兒立為皇後。王莽做瞭國丈。他掌瞭大權,太皇太後以下,大多都說他好,說他真能“謙恭下士”[“謙恭”,謙虛、恭敬;“下士”,虛心對待人士] ,又能“大義滅親”,他的功德隻有古代的伊尹[ y ī-yǐn] 和周公才可以相比。這樣的功臣應當大大加封。太皇太後要把新野的土地二萬五千六百頃賞給他,可是王莽又推辭瞭。

王莽派王惲[yūn]等八個大臣分頭到各地方去觀察風土人情,收集民間的意見。他們一下去就到處宣揚王莽不肯接受新野土地這件事情。中小地主和農民都恨透瞭兼並土地的豪強,一聽到王莽連兩三百萬畝的土地都不要,說他真是個瞭不起的好人。可是王莽越是不肯受封,人傢就越要太皇太後封他。朝廷上的大臣和地方上的官吏紛紛上書要求加封安漢公。前後上書的一共有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諸侯、王公、列侯、宗室等還到太皇太後面前磕頭,說:“要是不快點拿最高的榮譽賜給安漢公,天下的人都不答應瞭。”劉傢皇族裡有個泉陵侯劉慶,他上書給太皇太後,說:“周成王小時候,全由周公代理,現在皇上還很年輕,應當請安漢公執行天子的職權。”太皇太後叫大臣們去商議。大臣們都說:“應當照劉慶的話做去。”王莽就真像周公那樣地做瞭漢平帝的代理人。

王莽派出去觀察風土人情的八個人都回來瞭。他們寫瞭各種各樣歌頌王莽的詩歌,一共有三萬多字,他們說這些都是從老百姓那兒采集來的歌謠。這些詩歌差不多篇篇都是用好字眼寫成的,不是說園泰民安,五谷豐登,就是說人民安居樂業,沒病沒災。這些全靠安漢公的洪福,足見全國人民都擁護王莽。王莽很得意,把王惲他們八個人都封為列侯。

別人越是歌頌王葬,漢平帝可越覺得王莽可怕、可恨。母親不能到京師裡來團聚,不必說瞭,王莽還把他舅舅一傢殺光,連他們的親戚朋友也都遭瞭禍,不是殺,就是充軍。漢平帝免不瞭在背地裡說些抱怨的話。宮裡上下都是王莽的人,他們向王莽報告。王莽可冒瞭火兒。他想:“小小年紀竟敢口出怨言,將來長大瞭,那還瞭得?”那年(公元5 年,漢平帝5 年)十二月,有一天大臣們歡聚一堂,給漢平帝上壽。王莽親自獻上一杯椒酒。漢平帝接過來喝瞭。第二天,宮裡傳出話來,說漢平帝患瞭重病。王莽連忙求告老天爺,情願自己死,可別讓皇上遭到不幸。他依照從前周公替武王祈禱的故事,把自己願意代死的禱文封在匣子裡,很鄭重地把匣子放在前殿,還囑咐大臣們別傳出去,表示他忠於皇上,願意暗暗地替他死。沒幾天工夫,漢

平帝死瞭。王莽哭瞭一場,下令天下官吏六百石以上[ 相當於縣一級的官] 的都穿孝三年。

漢平帝死的時候才十四歲,自然沒有兒子。就是漢元帝也絕瞭後。可是漢宣帝曾孫倒很多,封王的有五個,封列侯的有四千八個,一共五十三人。王莽因為他們都長大瞭,不好指揮,就挑選瞭漢宣帝的一個玄孫[ 孫子的兒子叫曾孫,曾孫的兒子叫玄孫]叫劉嬰的,才兩歲,立為皇太子,又叫孺子嬰。尊漢平帝的皇後[ 王莽的女兒] 為皇太後。漢高祖打下來的劉傢的天下眼看著要落在王莽手裡瞭。

有個安眾侯[ 安眾,漢朝的縣城,在現在的河南省鎮平縣] 劉崇,首先起來反對。他對自己的心腹張紹說:“王莽準會篡位,可是誰也下敢起來反對。這是我們劉傢的羞恥。我先發動起來,全國的人一定會幫助我的。”張紹幫著他召集瞭一百多個部下,就這麼冒冒失失地進攻宛城。宛城有幾千名士兵守著。兩下一交戰,劉崇的兵馬就垮瞭。劉崇和張紹死在亂軍之中。劉崇的伯父和張紹的叔伯兄弟恐怕王莽追究,自動地到瞭長安,請王莽辦他們的罪。王莽為瞭安定人心,把他們都免瞭罪。

大臣們又商議瞭一下,向太皇太後建議說:“劉崇他們謀反是因為安漢公的權還太小,地位也還不夠高。為瞭便於統治天下,安漢公應當有個更合適的名稱。”太皇太後王政君就下瞭一道詔書,稱王莽為“假皇帝”[ 假,是代理的意思,不是真假的假] 。想不到第二年秋天,東郡太守翟義[ 翟zhái]又起兵瞭,他約會瞭皇族裡的一些人,立東平王的兒子劉信[ 漢宣帝的玄孫]為天子,自己稱為“大司馬柱天大將軍”,號召天下說:“王莽毒死漢平帝,要奪劉傢的天下。現在已經有瞭天子瞭,大傢應當起來去征伐王莽。”劉信、翟義他們從東郡出發,到瞭山陽[ 郡名,在山東省金鄉縣西北] ,已經有瞭十幾萬人馬瞭。

警報到瞭長安,玉莽抱著三歲的孺子嬰,日日夜夜在廟裡祈禱,還通告天下,說他隻是代行職權,這個職權是要還給孺子嬰的。可是不管他怎麼說,劉信、翟義的大軍已經向長安打過來瞭。王莽就派孫建、王邑等七個將軍帶著關東的兵馬去對付翟義。

正在這個時候,長安西邊有兩個壯士,一個叫趙朋,一個叫霍鴻,他們眼看著王莽的大軍往關東去瞭,長安空虛,就率領當地的農民起義。他們占領縣城,火燒官府,沿路招收青年子弟。沒有多少日子,趙朋、霍鴻他們有瞭十幾萬人瞭。因為他們接近長安,皇宮裡就望得見西邊的火光。王莽拜玉奇、王級為將軍發兵去鎮壓趙朋他們。

孫建他們率領大軍到瞭陳留,殺敗瞭翟義、劉信,又去幫助王奇、王級的軍隊。趙朋、霍鴻他們勉強支持到年底,到瞭第二年春天,也給壓下去瞭。滿朝文武百官都想做開國元勛,王莽也覺得假皇帝管不瞭天下,還不如做個真皇帝吧。當時就有一批湊熱鬧的人,紛紛地報告“天帝的命令”,什麼“王莽是真命天子”的圖書也發現瞭,“漢高祖讓位給王莽”的銅箱也在高帝廟裡發現瞭。一生以推讓出名的王莽這會兒不再推讓瞭。公元9 年正月,王莽把漢朝改為“新”朝,自己稱為“新皇帝”,廢孺子嬰為定安公。西漢從漢高祖到漢平帝一共十二個皇帝,二百一十四年的天下到這兒就亡瞭。

《林漢達歷史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