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墓鞭屍

掘墓鞭屍

伍子胥為瞭進攻楚國,給他父親報仇,他推薦瞭當時的大軍事傢孫武給闔閭。闔閭從朝堂上跑下來迎接孫武。接著就問他用兵的法子。孫武把自己寫的十三篇兵法獻給他。闔閭叫伍子胥從頭到尾一篇一篇地念,講的原來是怎麼用計謀,怎麼定戰略,怎麼行軍,怎麼進攻,怎麼利用地形,怎麼使用武器,講得頭頭是道,非常透徹。伍子胥每念完一段,闔閭不住嘴地稱贊。他對伍子胥說:“這十三篇兵法又扼要又仔細,真是好極瞭。可有一樣,吳國沒有那麼些個士兵,怎麼辦吶?”孫武說:“有瞭兵法,隻要大王有決心,不光男子,就是女子也行。男男女女,全能夠打仗,還愁什麼人馬不夠嗎?”闔閭笑著說:“女人哪兒能打仗吶,這不是笑話嗎?”孫武一本正經地說:“大王要是不信的話,請先拿宮女們試一試瞧瞧。我要是不能把她們訓練得跟士兵們一樣,情願認罪受罰。”闔閭派瞭一百五十名宮女,叫孫武去訓練。孫武請闔閭挑出兩個心愛的妃子當隊長。闔閭也答應瞭。末瞭,孫武請求說:“軍隊中最要緊的是紀律。雖說拿宮女們試試,也得有紀律。請大王派個執掌軍法的人,再給我幾個武將做助手。不知道大王答應不答應?”闔閭全都答應瞭。

一百五十個宮大都穿上軍衣,戴上頭盔,拿著兵器,到操場上集合。孫武先出瞭三道軍令:“第一、隊伍不許混亂,第二、不許吵吵鬧鬧;第三、不許存心違背命令。”跟著,他就把宮女們排成隊伍,操練起來瞭。哪兒知道那兩個妃子隊長還以為她們穿上軍衣,拿著長槍短刀,是出來玩兒玩兒的,先就嘻嘻哈哈地不聽號令。別的宮女一見領隊的這個樣兒,大夥兒跟著笑成一團,有的坐著,有的蹲著,有的學著姿態,有的還來回奔跑,亂七八糟,簡直不象一回事。孫武就傳令,叫她們歸隊立正。其中還有人說說笑笑,不聽命令。孫武傳瞭三回令,誰知道那兩個妃子隊長和宮女們還是嘻皮笑臉地不聽話。她們都是闔閭所寵愛的,孫武敢把她們怎麼樣,高興瞭,操練著玩玩,不高興就回宮去,怕什麼!孫武可忍不住瞭。他大聲地對那個執掌軍法的人說:“士兵不聽命令,不服管,按照軍法應當怎麼處罰?”軍法官趕緊跪下說:“應當砍頭!”孫武就發出命令,說:“先把隊長正法,做個榜樣。”武土們就把那兩個妃子綁上。這一下嚇得宮女們全都變瞭臉色。

闔閭在高臺上遠遠瞧著她們操練,忽然瞧見兩個妃子給武士綁瞭,立刻打發一個大臣傳令去救。那個人臣急急忙忙地見瞭孫武,傳出闔閭的話說:“大王已經知道將軍註重紀律的道理瞭。這兩個妃子看在頭一次犯錯誤,饒瞭她們吧!”孫武說:“操練軍隊不是鬧著玩兒。要是不把犯法的人辦罪,以後誰還能指揮軍隊吶?”他就下令叫武士把那兩個隊長砍瞭。宮女們全都變瞭臉色,一聲也不敢言語瞭。孫武又挑瞭兩個宮女當隊長,重新操練起來。這批宮女經過孫武那麼嚴厲的訓練,居然練成瞭一支很象樣的軍隊。

公元前506 年,闔閭拜孫武為大將,伍子胥為副將,派自己的親兄弟公子夫概為先鋒,發兵六萬向楚國進攻,把楚國的軍隊打得一敗塗地。那時候楚平王已經死瞭,他兒子楚昭王眼瞧著郢都難保,匆匆忙忙地逃到別的國去瞭,楚國從來沒敗得這麼慘。

孫武、伍子胥和別的將士們護衛著闔閭進瞭郢都。吳國的君臣就在楚國的朝堂上開瞭個慶功大會。

第二天,伍子胥勸闔閭把楚國滅瞭,孫武不同意。他勸闔閭廢去楚昭王,立太子建的兒子公子勝為楚王。他說:“楚人大多替太子建抱不平,大王立他的兒子為楚王,楚人準會感激大王,列國諸侯也必定佩服大王,公子勝更忘不瞭您的大恩。這麼一來,楚國就是大王的屬國,這是名利雙收的辦法。”闔閭貪圖楚國的地盤,就聽瞭伍子胥的話,決定把楚國滅瞭。伍子胥為瞭替父兄報仇,咬牙切齒地痛恨著楚平王,可是楚平王已經死瞭,怎麼辦吶?他請求闔閭讓他去刨楚平王的墳。闔閭說:“你幫瞭我不少的忙,這點小事,你自己瞧著辦吧。”

伍子胥打聽出楚平王的墳修在東門外的寥臺湖[寥liáo]。他就帶著士兵上湖邊去找。白茫茫的一片,誰也不知道墳在哪兒。伍子胥捶著胸脯,哭瞭起來,說:“天哪,天哪!我父兄的大仇為什麼報不瞭吶?”正在這個時候,來瞭個老頭兒。他對伍子胥說:“昏王自己知道仇人多,怕將來有人刨他的墳,他做瞭好幾個空墳。他又怕做墳的石工泄漏機密,在完工之後,把石工全殺瞭。我就是當時做活兒裡頭的一個,碰巧逃瞭一條活命。今兒個將軍替父兄報仇,我也正想要替被害的夥伴們報仇吶。”

伍子胥就叫這老石工領路,找著瞭墳地的地界。大夥兒拆瞭石頭墳,鑿開瞭棺材,裡頭隻放著楚王的衣裳和帽子,連一根骨頭都沒有。伍子胥又哭瞭。那老頭兒說:“這穴墳是假的,真的還在底下吶。”他們拆瞭底板,再往下挖,又露出瞭一口棺材。據說楚平王的屍首是用水銀制過的。打開棺材一看,屍首沒爛。伍子胥見瞭楚平王完整的屍首,當時怒氣沖天,立刻把他拉出來,抄起鋼鞭,一氣打瞭三百下,打得骨頭也折瞭。他把鋼鞭戳進楚平王的眼眶裡,說:“你生前有眼無珠,看不清誰是忠臣,誰是奸賊。你聽信小人的話,殺害忠良。今天你再死在我手裡,也不解我的恨。”他流著眼淚,越罵越氣,把屍首的腦袋砍瞭下來。

伍子胥鞭打屍首以後,又對闔閭說:“必須把楚王殺瞭,楚國才能算滅瞭。”闔閭就讓他帶領一隊兵馬去找楚昭王。伍子胥打聽不到楚昭王的下落,很不痛快。後來聽說楚國的令尹跑到鄭國去瞭。他想,楚王也許跟令尹在一起,再說,鄭國殺瞭太子建,這個仇也得報。他帶領兵馬一直往鄭國進攻。鄭國可就慌瞭神瞭。全國上下沒有不埋怨楚國的令尹的,逼得他走投無路,隻好自殺瞭。鄭定公把令尹的頭獻給伍子胥,說楚王確實沒到鄭國來過。伍子胥還是不依不饒,非要滅瞭鄭國不可。鄭國的大臣們主張跟吳軍拚個你死我活。鄭定公說:“拿鄭國這點兵力來說,哪兒能跟楚國比吶?楚國都給他打敗瞭,別說咱們這個小國瞭。”他下 瞭一道命令:“誰能叫伍子胥退兵的,就有重賞。”可是誰有這樣的本領吶?命令出瞭三天,就是沒有一個應征的。

到瞭第四天頭上,有個打魚的小夥子來見鄭定公。他說,他有辦法叫伍子胥退兵。鄭定公問他需要多少兵車。他說:“光憑這個劃船的槳就能把好幾萬的兵馬打退。”誰信他這個話吶?可是大夥兒沒有法子,就讓他去試試吧。那個打魚的上吳國兵營去見伍子胥。一邊唱著歌,一邊拿著那根槳打拍子。他唱著:

蘆中人,蘆中人,

渡過江,誰的恩?

寶劍上,七星文,

還給你,帶在身,

你今天,得意瞭,

可記得,漁丈人?

伍子胥一聽,嚇瞭一跳,連忙問他:“你是誰呀?”他說:“您沒瞧見這根槳嗎?我爸爸全靠它過日子,當初也全靠它救瞭您。”伍子胥一想起蘆花渡口的情形和那個打魚的老大爺的恩德,不由得掉下眼淚來,就問他:“你怎麼會上這兒來的?你父親吶?”他說:“我們打魚的向來沒有一定的地方。這回又為瞭打仗,才到瞭這兒。國君下瞭命令,誰要能請將軍退兵,就有重賞。我爸爸已經死瞭。不知道將軍能不能看我死去的爸爸的情面,饒瞭鄭國?”伍子胥很感激地說:“我能夠有今天,全都是你父親的恩德。我哪兒能把他忘瞭吶?”當時他就下令退兵。那個打魚的歡天喜地地去向鄭定公報

告。這一下子,鄭國人都把他當作大救星。鄭定公封給他一大片土地。鄭國人差不多全叫他“打魚的大夫”。

伍子胥離開鄭國,回到楚國,把軍隊駐紮下來,打發人上各處去探聽楚昭王的下落。有一天,他接到一封信,是他朋友申包胥寄來的,勸他說:“你的仇也報瞭,氣也出瞭,還是早點帶著吳國的兵馬回去吧。你大概還記得我說的話吧:你要是滅瞭楚國,我一定要盡我的力量把楚國恢復起來。請你再思再想。”伍子胥念瞭兩遍,低頭想瞭一想,跟送信的人說:“我忙得厲害,沒工夫寫回信。煩你帶個口信回去,就說我積瞭十八年的仇恨,到瞭今天也許有點不近人情,這實在沒有辦法。”

送信的人回去把這話告訴瞭申包胥。申包胥知道已經不能跟伍子胥講什麼理瞭。他一想楚平王的夫人是秦哀公的女兒,楚昭王是秦哀公的外孫,就連夜動身上秦國去借兵。他沒黑天帶白日地走,腳趾頭走得都流血瞭,就把衣裳撕下一條來,纏上腳再走。到瞭秦國,他見著瞭秦哀公,說:“吳王是個貪心不足的暴君。他想並吞諸侯,獨霸天下。今兒個滅瞭楚國,明兒個還想打到秦國來。現在您的外孫東奔西跑,命還不知道保得住保不住。求您出兵把楚國恢復過來,我們情願永遠做您的屬國。”秦哀公說:“你先歇歇去,讓我跟大夥兒商量商量。”

哪兒知道秦哀公不願意跟吳國打仗。申包胥兩次三番地跟他哀求,他老是敷衍著。申包胥就站在朝堂上一個勁兒地哭。大夥兒都散瞭,他還是不走。到瞭晚上,人傢都睡瞭,他還站在那兒哭著。他一連氣哭瞭七天七夜。秦哀公被他哭得感動瞭,就派兩員大將,帶領五百輛兵車,去打吳國的大軍。兩國的大軍,在楚國的邊界上對起陣來。沒想到闔閭的弟弟夫概帶著自己的一隊兵馬,偷偷地回到吳國搶王位去瞭。他一面自立為王,一面打發使者上越國[那時候,越國包括現在浙江省杭縣以南,東到海邊的地方,以後擴展到江蘇、浙江兩個全省和山東省的南部,都城在會稽,就是現在浙江省紹興市] 去借兵,應許送五座城給越王當謝禮。

吳王闔閭隻好答應楚國講和,自己趕回去對付夫概和越國的兵馬。伍子胥還沒退兵,接到瞭申包胥的一封信,信上說:“你滅瞭楚國,我恢復瞭楚國。你我應當顧念自己的國傢,別再連累百姓。你請吳國退兵,我也請秦人回去,好不好?”伍子胥和孫武答應退兵,不過要求楚國派人到吳國去迎接公子勝,封給他一塊土地。楚國那方面也答應瞭。吳國的將士就把楚國庫房裡的財寶全都運到吳國去,又把楚國的老百姓一萬多戶遷移到吳國去,叫他們住在人口稀少的地方。

闔閭回到吳國,消滅瞭亂黨,自己仍舊做瞭吳王,可是他把越王恨透瞭,遲早得報這個仇。這次打瞭勝仗,他把第一大功歸給孫武。孫武不願意做官,一定要回到鄉下去。伍子胥一再挽留他,他反倒勸伍子胥說:“我不光是要保全我自己,還想保全你。你已經替父兄報瞭仇,還是跟我一塊兒躲開這地界,省得將來受人傢的氣。”伍子胥還想幫助吳王建立霸業,孫武就自己走瞭。

《林漢達歷史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