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父親打工的孩子
希爾頓兩歲時,大妹伊娃降生;4歲時,弟弟卡爾也接踵而來。隨著傢庭人口的增加,希爾頓的父親的生意也日漸興隆起來。
7歲半時,希爾頓由姐姐費莉絲監護著去上學,對那所學校,他沒有留下任何印象,糊裡糊塗讀瞭幾年。在這段時間裡,父親經常給孩子們講一些有關人們運用勤奮和聰明才智開創事業的故事,他的用意很可能是讓孩子們從這些故事中得到這樣的啟迪:事業的成功是建立在勤奮和智慧之上的。父親的教誨,深深地印在瞭希爾頓的腦海中。
12歲那年,父親做瞭一項關於希爾頓的重要決定,讓他一個人到阿爾佈開克市的高斯 軍事學校去讀書。該學校設在郊外一座小山上,規模不大。希爾頓在這裡接受所謂的三r教育,即讀、寫、算三種訓練,並寄宿在學校。學校除瞭進行三r教育,還 要聽高斯 上校受訓。希爾頓對受訓不感興趣,而對學習卻產生瞭興趣,尤其在數學方面收獲頗大。第二年夏天的暑假,希爾頓回到瞭父母身邊,繼續為父親打工,職位是助理店員,月薪為5美元。父親認為希爾頓作為學徒,應該努力學習,學習如何經營,如何滿足社區顧客的需要,而這一切的獲得隻有通過實踐才能得來。隻有在工作中才能揣摩出“您要什麼,我們就有什麼”這句招徠顧客的廣告詞的含義。就在希爾頓13歲的那年夏天,希爾頓從父親身上學到瞭一種十分可貴的品質,這種品質在希爾頓以後的從商生涯中發揮過重要作用,使他終生受益。
那年夏天,邊陲的許多拓荒者手裡都有槍 ,而希爾頓的父親卻一向拒絕帶槍 。對父親的這種行為,希爾頓實在無法理解。因為,在當時,除瞭附近的印第安人常襲擊過往客人外,父親還 常常和一些酒鬼、亡命徒之流做生意,生命時刻受到威脅。“聽我說,康尼。”父親有一回對希爾頓解釋道:“我隻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種是永遠帶著槍 ,一種是永遠不帶槍 。不帶槍 是靠你的智慧,帶槍 是靠你的拔槍 速度。隻要你帶槍 ,你就會拔槍 ,可是,有多少人因為拔槍 慢瞭點兒永遠倒下瞭。”盡管父親說的話很在理,但希爾頓認為在那種環境中帶槍 還 是應該的。
有一天晚上,發生的事改變瞭希爾頓的看法。那天晚上,商店已經打烊瞭,希爾頓到酒店裡去找父親回來吃晚飯。希爾頓一踏進酒店的門,便被眼前的情景驚呆瞭:但見有一個喝醉瞭酒的農場工人正用槍 口對準瞭父親的胸膛,並宣稱再過一個禱告的時間他就要開槍 。空氣似乎凝固瞭,每個人都張大著眼睛、屏著呼吸怔怔看著。就在這時,但見父親語氣柔軟而又理智地開始說話,雖然希爾頓站在門口聽不清父親在講些什麼,隻見那醉漢拿槍 的手卻開始抖動,最後槍 掉在瞭地上,那個醉漢伏在父親的肩上痛哭流涕,語無倫次地說愛父親勝過自己的手足。“他說的都是真話,”在回傢的路上,父親對希爾頓說道,“可是,你想想,如果我也帶瞭槍 ,我們兩個必定有一個會躺下去。”
從此,希爾頓深深地認識到:文明終究會戰勝並取代野蠻和無知。許多年以後,當希爾頓在事業上遇到兩難選擇時,總能從那晚上發生的故事和父親的話中尋找到答案。
送走瞭13歲的那年夏天,父親又把他送到羅斯 威爾,進入正在擴建的新墨西哥軍事學校就讀。希爾頓認為,在學校裡他學不到任何東西,想學的東西,在傢裡工作中便全都能學到。然而,他拗不過父親,還 是去上學瞭。要學校裡,除瞭對計算比較偏愛外,對其餘的功課絲毫沒有興趣。一學年過完之後,希爾頓又回到傢裡繼續為父親打工。這時,父親不再把已年滿14歲的兒子當學徒看待,薪水調整為每月10元。然而,工資加倍,工作量也得加倍。暑假過去之後,父母又給他換瞭一所學校,在這所學校裡,他開始接受宗教教育。暑假時,依舊回去給父親打工,由於一次在與一個精明的寡婦討價還 價中的出色表現,深得父親贊賞,薪水被調整為15塊錢一個月。在數次為父親打工的過程中,希爾頓漸漸明白瞭:顧客有殺價的權利,賣主有獲取利潤的回報,雙方可以在“討價錢”這一節骨眼上大做文章,竅門在於要瞭解貨色品質,提出一個富有彈性的價格。
15歲那年,希爾頓又回到瞭新墨西哥軍事學校。在這所學校裡,希爾頓接受瞭學校一貫強調的“君子必定說實話,撒謊是一種恥辱”的教育。從此,希爾頓學會瞭應該以誠待人,雖然為瞭堅守原則,會損失一些小利,但從長遠來看,所損失的要遠遠少於所得的。希爾頓長大瞭。
想一想:小朋友,在你還 沒有聽到這個故事之前,一定聽說過希爾頓飯店吧。現在你就知道,為什麼他能擁有並經營著跨國公司瞭吧。因為,14歲的他就已經認識到瞭:文明終究會戰勝並取代野蠻和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