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患難之交

155 患難之十十交十十 

魏齊聽說秦昭襄王向魏安僖王要他的腦袋,連夜逃到趙國投奔平原君趙勝去瞭。魏安僖王打發人護送范睢的傢眷上咸十陽十,還送瞭一百斤金子、一千匹綢緞給他傢眷,托他們帶個話,就說“魏齊已經偷著跑到趙國去瞭。魏國實在是沒法辦。”范睢把這事稟告瞭秦昭襄王。秦昭襄王說:“秦國跟趙國向來有十十交十十情,當初在澠池會上又結為兄弟。我還把王孫異人送瞭去做抵押,為的是叫趙國跟秦國不再為難搗亂。如今趙王居然敢收留丞相的仇人,丞相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這回非去征伐他不可瞭。”他親自統領著二十萬大軍,帶瞭大將王翦去攻打趙國。很快地打下瞭三座城。

這時候,藺相如已經告退瞭,趙孝成王拜虞卿[就是給藺相如和廉頗當和事佬的那個人]為相國,叫大將廉頗去抵擋秦兵。又打發人上齊國去請求救兵。齊國派大將田單帶領著十萬大軍去救趙國。廉頗和田單都是出名的大將,他們聯合起來,王翦未必能占上風。

王翦稟告秦昭襄王,說:“趙國重用廉頗跟平原君,一時半會兒不容易打下來,再說又加上個齊國。咱們不如暫且先退兵,以後再說吧。”秦昭襄王說:“我拿不到魏齊,回去哪兒有臉見應侯吶?”他就打發使者去對平原君說:“這回我們上貴國來,就是為瞭魏齊。隻要貴國把他十十交十十出來,我們立刻退兵。”平原君回答說:“魏齊根本就沒上我這兒來,請別聽外面的謠言。”

秦國的使者來回跑瞭三四趟,平原君說什麼也不認賬,弄得秦王一點法子也沒有。要是開仗吧,又怕齊國和趙國聯合到一塊兒,秦國未必贏得瞭;退兵吧,魏齊就拿不到瞭。他前思後想地費瞭好幾天工夫,到瞭兒想出個主意來。他給趙孝成王寫瞭封信,說:“敝國和貴國原來是兄弟,多年十十交十十好。我為瞭聽人說魏齊住在平原君傢裡,才上這兒來要。如今魏齊既然真沒在貴國,我何必又多這份事吶?這回我們打下來的三個城,照舊歸還給貴國,咱們還是照舊十十交十十好吧。”趙孝成王也打發個使者去給秦昭襄王道謝。田單聽說秦國退瞭兵,就回齊國去瞭。

秦昭襄王回到函谷關就給平原君寫瞭一封信,請他上秦國來一趟,喝喝酒,聊聊天,大夥兒聚會聚會,十十交十十個朋友。平原君拿瞭那封信去給趙孝成王看。趙孝成王沒有主意瞭。相國虞卿就拿從前楚懷王和孟嘗君做例子,主張不去。大將廉頗拿當初藺相如做例子,主張還是去好。趙孝成王歲數小,又是雞十毛十小膽兒,不敢得罪秦國,到瞭兒還是打發平原君去瞭。

平原君到瞭咸十陽十,秦昭襄王特別親十熱地招待他,天天喝酒談心。兩個人挺“投緣”,十十交十十上瞭“朋友”。秦昭襄王給平原君斟瞭一杯酒,說:“我有件事情跟您商量。要是您肯答應的話,就請幹瞭這杯酒。”平原君說:“大王的命令,我哪兒敢不聽從。”他就把那杯酒幹瞭。秦昭襄王說:“從前周文王得到瞭呂尚,尊他為太公;齊桓公得到瞭管仲,尊他為仲父。如今我這兒的范君就是我的太公,我的仲父。這樣,范君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如今魏齊躲在您府上,請您打發個人去把他的腦袋拿來,替范君報瞭仇,我必定感激您這份情義!”平原君說:“酒肉朋友不足道,患難之十十交十十才可貴。魏齊是我的朋友,他如今有瞭難處,正是要朋友幫忙的時候。要是他真在我那兒,我也不能做出‘賣友求榮’的事,何況他並不在我那兒。”秦昭襄王翻瞭臉,說:“您一定不把他十十交十十出來,那我可就不能放您回去瞭!”平原君說:“全憑大王。大王叫我來喝酒,我就遵命來瞭。如今大王威脅我,我也不在乎。好在是非曲直,天下自有公論!”

秦王知道平原君決心不十十交十十出魏齊來,就把他軟禁在賓館裡。一面又給趙孝成王寫瞭封信去。那封信上說:

平原君在敝國,我的仇人魏齊在平原君傢裡。請把魏齊的人頭送來,我就把平原君送回去。要是貴國一定要偏護魏齊,那我隻好親自帶領大軍上貴國來要我的仇人。請大王原諒!

趙孝成王接到這封信,連忙召集大臣們,對他們時候:“咱們為瞭別國的一個亡命徒,把秦國得罪瞭,害得平原君扣在秦國,弄得趙國眼瞧就要受到兵荒馬亂的禍患,這太說不過去瞭。”大臣們覺得這話很對,都同意派兵把平原君的傢圍困起來。誰知道平原君的門客早就偷著把魏齊放走瞭。

魏齊連夜跑到相國虞卿傢裡,求他收留。虞卿說:“趙王怕秦國比怕豺狼虎豹還厲害。要去說情那是沒有用的。我瞧您還不如回到大梁去。聽說魏公子無忌慷慨仗義,招收賓客,天下的亡命徒都投奔他去。再說他跟趙公子又是親戚,準得收留您。不過您是帶罪的人,怎麼能單獨一個兒跑出去吶?”魏齊哭喪著臉,急得沒有辦法。虞卿想派個人送他去,又怕走瞭風聲,反倒喪瞭他的命。末瞭,他下瞭個決心,說:“還是我跟您一塊兒走吧!”

他當時就扔瞭相國的職位,十十交十十出瞭相印,給趙孝成王留下一封信,帶著魏齊上大梁投奔魏公子無忌去瞭。好不容易,他們才跑出瞭趙國,一路上往大梁跑下去。魏齊在半道上對虞卿說:“我怕公子無忌未必能夠像您這麼熱心。他要不肯把我收留下,不就辜負瞭您這片好心瞭嗎?”虞卿說:“您在魏國,還不知道他嗎?我說段兒事情給您聽聽,您就知道瞭。”

評:有一個名詞叫“短板效應”,指的是水會從圍成木桶的最低的那塊木板處流十出。強壓之下,最弱的地方往往是最容易崩潰的。魏齊的逃亡,就是在秦國的強壓下,四處尋找能夠庇護他的地方的過程,而最終頂不住強壓的地方自然就是他的終點。本節中,齊趙的聯合軍是能夠頂十住秦國的大軍的,於是乎秦王就改變瞭策略,想要從平原君這塊看似短板的地方下手。不過平原君畢竟不愧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不卑不亢、有禮有節,秦王還是無法得逞。於是乎他又瞄向瞭下一塊短板——趙王,確切的說其實是趙王和魏齊的關系(平原君可以為魏齊兩肋插刀,趙王就未必瞭)。最終,魏齊不得不離開趙國,不過還好,他還有虞卿這樣一個患難之十十交十十陪著。

有強權就有反抗,有不合理的地方就有改進的聲音,妄圖靠某種辦法徹底統一所有人的思想是不現實的。把反對的聲音看作是一種對自己的鞭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才是正確的做事態度——不論是對個人來說,還是對某個十十團十十體來說。

《東周列國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