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黃金臺
燕國在公元前314年因為相國篡位,起瞭內亂。齊湣王趁火打劫,借著平定燕國內亂的名義,派大將匡章把它滅瞭。後來燕國人發起瞭一個復國運動,找到瞭從前的太子,公推他為國君,就是燕昭王。各地原來投降齊國的將士們也都反對齊國,把齊國人轟出去,歸順瞭燕昭王。匡章沒法鎮壓,隻好退回齊國去。燕昭王回到瞭都城,修理宗廟,整頓政治,立志要向齊國報仇。
他對相國郭隗[wei三聲]說:“我成天成宵地想到燕國的恥辱,有誰替國傢出力報仇吶?要是有人能這樣做,我情願去伺候他。這事請相國替十我打算打算。怎麼樣去搜羅天下人才。”郭隗先替自己打算,他回答說:“從前有位國君,他拿出一千兩金子,打發人去買千裡馬。那個人跑瞭好些地方,連一匹也沒買著。後來他在半道上瞧見好些人圍著一匹死瞭的馬在那兒直嘆息。他問他們為什麼這麼喪氣。他們說,‘這是一匹千裡馬,如今死瞭,怎麼不可惜吶?’他聽瞭這話,就拿出五百兩金子,把那匹死馬的骨頭買瞭回去。國君罵他,說,‘你這個傻瓜!死馬的骨頭可有什麼用吶?也值得花這麼些金子?’他說,‘這是千裡馬的骨頭哇!當時我就聽見大夥兒說,死的千裡馬還這麼值錢,別說活的瞭。為這個,我相信往後準能有人把千裡馬獻上來的。’果然,不到一年工夫,那位國君得到瞭三匹千裡馬。從這件事上看來,大王要搜羅天下人才,請先把我當作死馬,活的千裡馬準能獻上來的。”
燕昭王還真給郭隗起造瞭一所挺十精十美的房子,自己就像徒弟似地伺候他,聽他的教導。又在易山[在河北省易縣地界]旁邊蓋瞭一座高臺,裡頭堆著黃金,作為招待客人的費用和禮物。這座臺就叫“黃金臺”。這麼一來,燕昭王招待客人的真心實意可就傳遍瞭天下。好些有才幹的人從各地跑到燕國去。比方說,從趙國去的有劇辛;從洛十陽十去的有蘇代;從齊國去的有鄒衍;從衛國去的有屈庸;從魏國去的有樂毅。真是“人才濟濟”!燕昭王都拜他們為“客卿”。其中最受燕昭王重用的要算樂毅。
樂毅是趙國人,就是當初魏文侯所重用的那個治理中山的樂羊的後代。後來中山給趙武靈王並吞瞭,樂羊的子孫做瞭趙國人。在趙主父遇上內亂的時候,樂毅跑到大梁,就在魏國當瞭大夫。有一回,樂毅做瞭魏國的使臣上燕國去,燕昭王挺恭敬地招待著,把他當做知心朋友,挺十直率地把燕國的委屈跟他說瞭,一心打算向齊國報仇,希望樂毅幫他完成這個志願。樂毅知道這是國傢的機密,不能隨便跟人傢談的。燕昭王把心事全告訴瞭樂毅,樂毅把他當做知己,就留在燕國。燕昭王請他訓練兵馬。
這回燕昭王聽說齊湣王轟走瞭孟嘗君,虐十待百姓,還想去進攻天王。他就對樂毅說:“燕國受瞭齊國的欺負,到如今已經二十八年瞭。請先生想想,二十八年瞭哇!天天太十陽十一出來,我就帶著滿肚子的冤仇起來;太十陽十落瞭,我的冤仇可不能下去。我天天想替先王報仇,可就是不敢輕舉妄動。如今齊王無道,國裡失瞭民心,國外又跟諸侯結下瞭冤仇,這正是老天爺要滅齊國的時候瞭。我打算發動全國的軍隊去跟齊國一死相拼,先生您看怎麼樣?”樂毅回答說:“齊國地大人多,很有點實力,咱們單個兒去攻打,怕辦不到。大王要去征伐齊國,必須聯絡別的國傢。列國之中跟咱們緊挨著的是趙國。大王要跟趙國一聯合,韓國準會加入。孟嘗君在魏國也正恨著齊國,他也許會請魏王幫助咱們。這樣,燕國聯合瞭趙、韓、魏,四國一塊兒去征伐齊國,準能把齊國打敗。”
燕昭王就請樂毅上趙國去接頭。趙平原君替他在趙惠文王跟前說瞭一遍,趙惠文王答應瞭。可巧秦國的使者也在那兒,樂毅跟他說起去打齊國的好處。秦國的使者回去報告瞭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正怕齊國太強大,這會兒也願意幫幫燕國。同時,燕昭王請劇辛去見魏昭王。劇辛先跟魏公子無忌接頭,公子無忌果然也贊成發兵,還幫他去約會韓國。這麼一來,燕國聯絡瞭趙、魏、韓、秦四個國傢一同去攻打齊國,軍事方面就有瞭挺大的把握。
評:燕國雖說也算戰國七雄之一,但它在其中可以說是出場最少的演員瞭。前面隻有《老馬識途》一節中提到過,還是以一個被援助的對象出現。說說它的始祖召公[召shao]四聲姬奭。召公與周公同輩,同樣是周初平定和管理天下的忠臣。他受封於燕,但基本未到封地,而是以太保的身份輔佐周成王,與周公旦分陜而治。應該說是與周公旦不相上下的一位政治傢。詩經《國風·召南·甘棠》就被認為是懷念召公的詩作: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另外,文中所說的相國篡位不是很準確。這件事實際上是歷史上比較少見的國君將最高權力全權十十交十十予相國的事件。關於此事件的研究也有很多的論文,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查閱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