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十大罪狀

141 十大罪狀 

宋王偃自從活活地十逼十死瞭民間的恩十愛十夫妻之後,不但沒醒悟,反倒更加兇暴十胡十鬧。他自以為天下的英雄沒有人能比得過他,也想建立起霸業來瞭。

為瞭要顯示大英雄的威嚴,宋王偃想出瞭幾種玩意兒。第一、在他臨朝的時候,大臣們必須一齊大喊三聲“萬歲”。堂上一呼,堂下接應,門外的衛兵也使足勁兒喊著。這種喊叫,不光宋王偃聽瞭非常神氣,別人也覺得挺威風的。這叫“齊呼萬歲”。第二、他拿皮口袋盛著牛血,掛在一根挺高的竹桿子上,作為靶子。他在底下拿弓箭往上射。皮口袋射破瞭,牛血就像下雨似地落下來。這種骯裡骯臟的玩意兒有什麼好玩的吶?宋王偃可有他的道理。他把掛在桿子上的皮口袋當做“天”。“天”都讓他射得鮮血淋淋,他還不就是威武無敵的英雄瞭嗎?這叫“射天得勝”。第三、他老叫大臣們喝酒,一喝就喝個通宵,沒有一個不喝得東倒西歪,醉模咕咚的。他可是越喝越有十精十神,一壺、兩壺、十壺的,從來沒喝醉過。大臣們都稱贊他是“海量”。他的“海量”隻有給他斟酒的手下人知道。

這位“洪量如海”,“射天得勝”,叫人“齊呼萬歲”的宋王偃,這麼荒十婬十無道下去,當然失瞭民心。大臣裡頭也有勸告他的,也有責備他的。他覺得膩煩透瞭,就在座位旁邊擱著弓箭,誰要跟他來叨嘮,他就射誰。有一回,一天工夫,射死瞭三個大臣。打這兒以後,再沒有人敢張嘴瞭。人傢夥兒背地裡都管他叫“暴君”。

列國的諸侯,為瞭他侵略邊疆,也都恨上瞭他。他們曾經請齊國去征伐他。這回齊湣王聽瞭蘇代“一舉兩得”的話,就打發人去約會楚國跟魏國一塊兒去征伐宋國。

公元前286年(周赧王29年),齊、楚、魏三國的兵馬到瞭宋國。宋國的老百姓恨不能把這位暴君去瞭,也不準備抵禦。齊國、楚國、魏國三國的將軍在一塊兒商量著。魏國的大將說:“宋王荒十婬十無道,人人痛恨。咱們三個國傢都受過他的欺負,還讓他占瞭不少地方。我想咱們不妨把宋王的罪狀宜佈出去,通知宋國的人,他們也許會來投降的。”齊國和楚國的將軍都贊成這麼辦。當時他們寫瞭一個榜文,宣佈宋王的十大罪狀。那十大罪狀是:

(l)謀害哥哥,篡奪王位;

(2)欺負弱小,吞滅小國;

(3)專憑武力,侵犯大國;

(4)對天射箭,得罪上帝;

(5)通宵飲酒,不理國事;

(6)搶奪婦女,荒十婬十無十恥;

(7)射死大臣,不聽忠告;

(8)自稱為王,妄自尊大;

(9)勾結強秦,藐視鄰國;

(10)虐十待人民,全無君道。

榜文所到的地方,老百姓全都十騷十動起來。三國的兵馬到哪兒,哪兒的人都來歡迎。這一來,三國的軍隊簡直沒費多大力氣,一直到瞭睢十陽十。

齊湣王唯恐打不下睢十陽十,就親自率領著三萬大軍前去助戰。宋國人一個個嚇破瞭膽,人人害怕。宋王偃知道大勢已去,獨自逃出瞭睢十陽十,給齊國的將士追上,把他殺瞭。齊、楚、魏三國分瞭宋國的土地。

齊湣王當然得到瞭宋國大部分的土地,他可還不滿意。他說:“這回滅宋國,全是齊國的力量,楚國跟魏國怎麼能坐享其成吶?”他就出乎人傢意料地向楚軍、魏軍進攻,還把他們打敗,從他們那裡搶過來好幾百裡的地界。這一來,楚國和魏國恨透瞭齊國,就全毀瞭盟約,歸附秦國去瞭。

齊湣王並吞瞭宋國大部分的土地,越發驕橫起來。他對大臣們說:“早晚我把周朝的天下滅瞭,把九座寶鼎搬到臨淄來,就能當天王瞭。誰還敢反對我吶?”孟嘗君說:“宋王偃為瞭狂妄自大,得罪瞭列國,大王才把他滅瞭。請大王別學他的樣兒。天王雖說失瞭勢力,終究還是列國諸侯共同的主人。列國雖說彼此攻打,可從來沒有一個敢去侵犯天王的。為什麼吶?還不是怕他的名義嗎?上次大王不用‘帝號’,天下的諸侯哪個不稱贊大王。如今大王怎麼想要去攻打天王吶?”齊湣王說:“為什麼不能?成湯攻打桀王,武王攻打紂王,我為什麼就不能當成湯跟武王吶?可惜你不是伊尹、太公罷瞭!”君臣倆就這麼鬧瞭別扭。齊湣王又把孟嘗君的相印收回去。孟嘗君怕再得罪他,帶著門客逃到大梁,投奔瞭魏公子無忌。

齊湣王自從孟嘗君走瞭以後,更加驕橫瞭,天天想去進攻成周,自己好當天王。這一來,列國諸侯都對他不滿意起來。北邊的燕國,就趁著這個機會,前來報仇。

評:故事是故事,“齊呼萬歲”是否真由宋王偃開創還需要考證,但“萬歲、萬歲、萬萬歲”這一套確實是代代流傳瞭下來。沒辦法,誰讓我們的帝王都喜歡聽這一套呢,雖說沒有哪個帝王真活瞭一萬歲。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現在所謂的主流媒體上隻能看到一片贊揚之辭而聽不到批評的聲音。必要的贊揚和肯定是沒問題的,但以維持穩定、防止散佈謠言的借口堵塞真實的批評之十聲是肯定有問題的。要知道“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一個人在得瞭小病的時候及時吃點藥就會痊愈,要是一味地諱疾忌醫,最後的結果隻能是死亡。能否讓人民發出批評之十聲、實現言論自十由永遠是評判一個政權是否開明的重要標準,自欺欺人般的自賣自誇隻會給後人留下笑十柄十。

中國人特別喜歡給別人扣帽子,宣佈罪行的時候還特別喜歡湊個整數,文中宣佈宋王的罪行即是一例。這裡也學學王立群老師仔細評論一下這十條:“(l)謀害哥哥,篡奪王位”,這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實際與百姓關系不大;“(2)欺負弱小,吞滅小國、(3)專憑武力,侵犯大國”,戰國時國傢間的戰爭稀松平常,大國吞並小國更是由來已久,說這是罪行,那你齊、楚、魏哪個沒犯罪呢;“(4)對天射箭,得罪上帝”,從無神論的角度講,不成立;“(5)通宵飲酒,不理國事、(6)搶奪婦女,荒十婬十無十恥、(7)射死大臣,不聽忠告”,這些沒問題;“(8)自稱為王,妄自尊大”,戰國七雄哪個不是自稱為王;“(9)勾結強秦,藐視鄰國”,這是人傢的外十十交十十政策,與秦國聯合過的國傢多瞭去瞭,難道都有罪;“(10)虐十待人民,全無君道”,這個倒真是他滅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國人最需要的真的是學會思考,永遠不要簡單地聽信一面之詞,隻有真正用心地去分析和判斷才能得到比較正確的結論。要知道隨著時代的進步,給人扣帽子的那一套做法隻會越來越沒有市場,那些現在仍舊依靠這種做法的人終有一日還被放在歷史的審判席上而得到他們應有的客觀的評價。

《東周列國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