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漆身吞炭
趙襄子滅瞭智伯之後,老是提心吊膽地怕有人給智伯報仇。有一天,他上廁所,剛到門口,眼前有個黑影一晃。他覺得好像在地下蹲得工夫大瞭突然站起來就眼花繚亂似的。他有點懷疑,叫手下的人先上廁所瞧瞧去。果然逮著瞭一個刺客。趙襄子一瞧認得他是智伯的傢臣豫讓,就問他:“你幹什麼來瞭?”豫讓說:“我來給智伯報仇!”兩邊的人把他捆起來,讓趙襄子殺他。趙襄子反倒說:“智伯的一傢子全都滅瞭,豫讓還想替他主人報仇。就算成瞭,也立不瞭功,得不到賞。他真是個義士。把他放瞭吧!”手下的人隻得放瞭他。豫讓剛要往外走,趙襄子問他,說:“我這回好好兒地放瞭你,咱們的仇總算解瞭吧!”豫讓說:“您放我是私恩,我報仇是大義!”他們又把豫讓捆上,對趙襄子說:“這小子太沒有良心,您要是放瞭他,趕明兒準出麻煩。”趙襄子說:“我已經說過放他,不能說瞭不算。”
豫讓回到傢裡,天天想著行刺的法子。他的媳婦兒說:“你這是何苦吶?智傢已經沒有人瞭,你就是報瞭仇,誰領你的情吶?你去投奔韓傢或魏傢不是一樣能夠得到富貴嗎?”豫讓聽瞭,賭著氣撇下他的媳婦兒出去瞭。後來聽說趙襄子住在晉十陽十,他打算上那邊去。可是趙傢已經有不少的人認識他,他不能再露面。他想出個法子,把頭發和眉十毛十都剃瞭,然後在臉上、身上塗上點油漆,活像個渾身長癩瘡的人,身上披上一件破破爛爛、邋裡邋遢的衣裳。他到瞭晉十陽十城裡,躺在街上要飯,自以為沒有人認得他瞭。哪兒知道他說話的聲音給一個朋友聽出來瞭。那個人偷偷地對他說瞭幾句話,拉他上他傢裡去喝酒。喝酒之間,那位朋友勸他:“你要報仇,就得想個計策。比方說,你去投降趙傢。他知道你的才幹,準能用你。碰巧瞭,你再下手,不就容易嗎?”豫讓不贊成這個主意,他說:“我最恨的就是這種人!既然投瞭人傢,就該效忠,要是回頭又害人傢,這是最不忠實的瞭!我替智伯報仇,就為的是給那些反復無常、心懷二意的人瞧瞧,讓他們聽到我這種作風,好覺得害臊!”
這回豫讓給他朋友聽出瞭聲音來,他知道光是打扮成這個樣子還不行,就吞瞭幾塊炭,把嗓子弄壞瞭。打這兒起,這個啞嗓子要飯的天天候著趙襄子。
趙襄子因為智伯已經挖瞭一條河,他一想有條河也挺方便,所以他不但沒把它填上,反倒在河上修瞭一座橋。橋修好瞭之後,趙襄子先要上去瞧瞧。他正要上去的時候,就瞧見一個十十屍十十首在旁邊倒著。他想:“橋剛修好,哪兒來的十十屍十十首吶?別是豫讓假裝的吧。”他立刻叫手下的人細細地察看察看。他們過去一瞧,回報說:“是個路倒。”趙襄子說:“搜搜他身上!”果然在他身上搜出一把匕首來!一下子就把他抓起來。喝,不是豫讓是誰吶?趙襄子罵著他說:“上回我曉瞭你,這回又來行刺,可見你是人容天不容啊——把他砍瞭吧!”豫讓啞著嗓子,沖著天哭號,眼淚和血流瞭一臉。兩旁的人問他:“你怕死嗎?”豫讓說:“我死之後,再沒有替智伯報仇的人瞭。我是為瞭這個哭的。”趙襄子對他說:“你早先是范氏的傢臣。范氏給智伯滅瞭,你就投降瞭智伯。你怎麼不替范氏報仇吶?如今智伯死瞭,你非要替他報仇不可,這是什麼意思?”豫讓可有他自己的主張,他不管智傢和趙傢到底是哪一傢理對,哪一傢理虧,這些他都不管。他也不管主人是誰,隻要哪個主人待他好,他就替哪個主人賣命。他說:“君臣之間要看情義而定,不能一概而論。如果君對臣如手足,那麼臣對君如心腹;如果君對臣如牛馬,那麼,臣對君就如過路人。范氏拿我當個普通人看待,我也就拿普通人的態度去對付他;智伯拿我當作全國傑出的人看待,我當然要像全國傑出的人去報答他。”趙襄子見他挺倔強,就拔十出寶劍,叫人遞給豫讓,叫他自十殺。豫讓拿著寶劍,懇求著趙襄子,說:“上回您沒處治我,我已經感激萬分瞭。今天我當然不想再活瞭。可是我兩回報仇都沒報成,心裡的怨恨沒處撒散去。您是個明亮人,總能體會到我的苦楚。我央告您把衣裳脫十下來,讓我砍三刀。我死瞭口眼也就閉瞭。”趙襄子很討厭豫讓,可是他確實希望自己的臣下都能像豫讓那樣肯替他賣命。他就脫十下外衣叫人遞給他。豫讓拿過來,一連氣砍瞭三刀,笑著說:“我現在可以去見智伯瞭!”說著就自十殺瞭。
他哪兒知道一個人為國為民為正義而死,死才重如泰山。這種暴徒刺客一類的人,為瞭個人的恩怨,不管怎麼死,隻能是輕如鴻十毛十。
評:《史記》的《刺客列傳》一共寫瞭五位刺客: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我們的故事中都要提到。司馬遷對這些刺客還是表現瞭一種贊許的態度的,而本書的作者是持否定態度的,這在本書開篇的序言中就以說明。我還是一貫的觀點,就是支持本書作者的態度,因為刺殺或是暗殺的行為是對社會秩序嚴重的破壞,為達到政治目的不擇手段的做法永遠會遭到世人的批判,不再贅述。
再來說一說刺客行為為什麼還得到某些人的支持和同情。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人們合理的伸張正義的意願長期得不到實現,沒有第二條途徑對不合理的行為進行審判,也沒有第二個平臺供持異議者發表意見。豫讓能堅持自己的道義,雖然手段為大多數人所不贊同,但其行為目的為人所認同,再加上舍棄自己生命的這份勇氣和不齒用反間手段進行報仇行動的堅持,所以才會得到不少人的同情和支持。引申說來,正是專制獨十裁的體制導致瞭這種現象的出現。刺客的出現倒是從一個獨特的角度說明瞭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專制獨十裁的政十府並不能長期存在,反倒是能夠實現權力制衡的政十府能夠更長久地存在下去(刺客隻是個人的反抗行為,當這種行為擴大化變成革命運動後,獨十裁的政十府便到瞭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