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吹簫要飯
士兵們的話倒真說著瞭。伍子胥趁著他們拿住皇甫訥正在亂哄哄的當兒,混出瞭昭關,急忙地跑下去。走瞭幾個時辰,一瞧前頭有一條大十江十,攔住去路。正在無法可想的時候,後頭飛起一片塵土,好像千軍萬馬追瞭上來的樣子。他抱起公子勝慌忙順著十江十邊跑下去,找到有葦子的地方藏起來。四面一瞧,瞧見一個打魚的老頭兒,劃著一隻小船過來。伍子胥急忙嚷著說:“老大爺,請把我們渡過十江十去!”那個老頭兒就把小船劃過來。伍子胥跟公子勝上瞭小船。不到半個時辰船到瞭對岸,他們這才放瞭心。
到瞭這時候,那個打魚的老頭兒才開口說:“將軍想必就是伍子胥瞭。您的畫像掛在關口,我也見過幾回。聽說楚王把您父兄殺瞭,這兒的人都替您擔心。今兒個我把您渡過來,我也放心瞭。”伍子胥感激萬分,就說:“難得老大爺一片好心,救瞭我這受難的人。將來我伍子胥要是有點出息,都是您老人傢的恩典。”說著他就摘下十身邊的寶劍,十十交十十給他,說:“這把寶劍是先王賜給我祖父的。寶劍上頭鑲著七顆寶石,至少值一百多兩金子。我隻有這麼點禮物送給您,好歹表一表我的心意。”那個老頭兒笑著說:“楚王畫影圖形,下瞭重賞要逮您。我不要五萬石的賞,也不要大夫的爵位,怎麼倒貪圖您這寶劍吶!再說,這把寶劍對我沒有什麼用處,對您可是少不瞭的。”伍子胥大大地受瞭感動,問他,說:“請問老大爺尊姓大名?叫我以後也好報恩。”沒想到這句話反倒叫老頭兒不高興瞭。他指著伍子胥,說:“我為瞭體貼您的一番孝心,才把您渡過來。您倒開口說,‘一百兩金子’,閉口說,‘將來要報恩’,真太沒有大丈夫的氣派瞭!”伍子胥連忙賠罪,說:“您當然不要酬勞,可是我怎麼能忘瞭您吶?您把姓名告訴我,也可以讓我記住。”那老頭兒說:“我是個打魚的,今天在這兒,明天在那兒,您就是知道瞭我的姓名,也找不著我。要是咱們還有相逢的日子,那時候,我叫您‘蘆中人’您叫我‘漁丈人’不是一樣的嗎?”伍子胥隻得收瞭寶劍,拜謝瞭一番,走瞭。
伍子胥帶著公子勝進瞭吳國的邊界,又走瞭三百裡地,才到瞭一個地方叫吳趨。在那兒,他瞧見兩個大漢正在打架,其中有一個挺有力氣,旁邊的人想去拉他,給他罵瞭一頓,他那聲兒好像打雷似地那麼震耳朵,嚇得那個勸架的人,望後栽瞭個跟頭。左邊小屋的門口站著一個老太太。她一見有人打架,就喊著說:“專諸!別動手打人!”那個壯士馬上住瞭手,回傢去瞭。伍子胥挺納悶,問瞭旁邊的人,“他怎麼這麼怕老太太?”旁邊的人說:“他是我們這兒的大力士,十愛十打抱不平。等他一發瞭脾氣,誰也拉不住。那個老太太就是他十媽十。隻要她一句話,他就是發瞭牛十性十子,也能變成挺老實的。”伍子胥一想,“原來是個勇士。”
第二天,伍子胥特地去拜訪專諸,把自己的冤屈說瞭一遍。專諸說:“您有這麼大的冤仇,怎麼不去求見吳王,向他借兵報仇吶?”伍子胥說:“沒有引見的人,不敢魯莽。”專諸說:“可是您見瞭我,有什麼用吶?”伍子胥說:“我佩服您的孝行,心想跟您十十交十十個朋友,不知道您答應不答應?”專諸挺高興地去告訴他母親。他們結為生死朋友。伍子胥要上吳國的都城去撞大運,也許能夠求見吳王。專諸說:“聽說公子光虛心招待能人,您還是先去求見他,比起來容易點。”伍子胥說:“這倒不錯,我還是先想法去見他吧。不過有一樣,將來我要請兄弟幫忙,希望別推辭。”專諸挺十直爽地答應瞭他。他們就這麼分手瞭。
伍子胥把公子勝藏在外頭,自己穿上破衣裳,披散著頭發,打扮成一個要飯的樣子,手裡拿著一根簫在街上要飯。他一會兒吹簫,一會兒唱曲,想要引起吳國人註意他。他唱著:
嗚,嗚,嗚!
天大的冤屈沒處訴。
宋國、鄭國一路跑,
孤苦伶仃誰幫助?
殺父大仇不能報,
哪有臉面做丈夫?
嗚,嗚,嗚!
天大的冤屈沒處訴。
昭關好似羅網罩,
須眉變白日夜哭;
殺兄大仇不能報,
哪有臉面做丈夫?
嗚,嗚,嗚!
天大的冤屈沒處訴。
打魚老人恩德高,
渡十江十救出亡命徒。
父兄大仇不能報,
哪有臉面做丈夫?
到如今,吹簫要飯淚紛紛,
定要吹出有心人!
伍子胥在吳國的街上天天吹簫要飯,果然給他吹出一個有心人來瞭。
評:“我不要五萬石的賞,也不要大夫的爵位,怎麼倒貪圖您這寶劍吶!”“要是咱們還有相逢的日子,那時候,我叫您‘蘆中人’您叫我‘漁丈人’不是一樣的嗎?”——施恩不圖回報,隻因公道自在人心,那些平凡的老百姓總是帶給我們最多的感動。
伍子胥流落民間,結識專諸等一幹能人,隻為日後能夠成就復仇大業。大丈夫和小人最大的不同點之一就是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他會把自己的目的直接告訴對方,而不是欺瞞對方。伍子胥結識專諸雖懷有特殊的目的,但他直接告知瞭對方,所以不失為大丈夫的作為。同理,他的吹簫要飯引人註意亦是如此,且看這個有心人將他引領至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