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劫奇寶空撈水月升豸憲夢入南柯

第十九回 劫奇寶空撈水月升豸憲夢入南柯

詩曰:

得失由來本自天,機關用盡枉徒然。

豺聲蜂毒心何忍,假旨欺君欲害賢。

再說張府劫寶傢人,內中有個頭領的,叫道:“眾兄弟,你看那欽差官船,如今泊在荒野地方。此時不下手,更待何時?”眾人道:“是!”便一同納喊爭先,爬上船來。不想那官船上的人已曉得他是劫寶,早已預備。見他爬上船來,大喊一聲,“評滂”跳下水去。張府傢人搶入艙中,不見一人,隻見兩個黃綾包袱,端正正放在桌上。心中歡喜,叫道:“寶貝在此!”登時搶在手中。再到後艙各處搜過,並不見人,說道:“兩個官兒想是跳下水去瞭,倒造化這狗頭。” 

不想這邊紛紛亂亂,那邊徐府傢將早已知覺,便叫道:“兄弟嚇,強人在那裡搶寶瞭,我們快趕上去。”便七腳八手,把船趕來,跳上大船,不見一人,隻聽得水中喊救,忙忙救起十餘個傢人,即刻便來追趕那賊船。

那張府傢人搶瞭寶貝,歡天喜地。正要起身,不想被徐府傢人殺上船來,唬得魂不附體。各人隻得手執刀槍,齊出船頭迎敵。隻聽得大喝道:“強盜,快快留下寶貝,饒你性命!若有半聲不肯,把你個個剝皮來!”張府傢丁也大喝道:“休得誇口,我們也殺你片甲不回!”兩這邊乒乓起來。怎奈那徐府傢將個個勇猛,大刀闊斧殺來,又加箭如飛蝗,張府傢人怎敵得過,有被槍刺的,也有被箭射的,紛紛落水。傢將跳上船來,奪回黃綾包袱。

卻說那欽差大人,二人在後面小船內,聽得前船沸反連天,知是徐府傢將與張府劫寶的傢人相戰,暗暗心驚,不知可能殺得過否。正在驚疑,隻見五六隻大船,緊急搖來,船頭立著四五個人,叫:“啟老爺:方才強盜在官船上搶瞭寶貝,被我趕上殺瞭許多人,奪回寶貝,特來稟知。”陳爺道:“好嚇!難為列位將爺瞭。左右,你將寶貝接過。再煩列位將爺,將強盜槍刀器械收藏,候到京師送與海大人觀看,作個憑據。若能將那落水的強盜再拿得幾個,更好。”徐府傢將答應道:“是!”便去收拾槍刀,一同上京。

荊州理刑孫爺自從送瞭寶貝起身,日夜憂愁,不知此番路上可得平安否。正在暗想,忽報聖旨到下,已至碼頭瞭。孫爺忙忙冠帶排道,來到碼頭迎接。

隻見欽差手捧聖旨,孫爺叫排香案,開讀詔書:“荊州理刑孫成,為官清正,四境安寧,朕心感悅。今升為都察院左都禦史,速即來京供職。欽哉,謝恩!”孫爺謝恩已結,捧過聖旨,便請欽差上坐。道:“大人請上,受弟一拜。”欽差道:“弟也有一拜。”兩人禮畢坐下,孫爺吩咐排酒,賓主交飲。半晌,孫爺開口道:“欽差大人現居何職?”欽差道:“向為山東青州府,蒙恩升授刑部員外郎之職。”孫爺道:“失敬瞭!”欽差怕他再問,露出馬腳,忙忙起身辭去。

孫爺送出欽差,退入後堂,吩咐傢人預備行李。通省官員聞知,紛紛俱來賀喜,俱送禮物。孫爺一齊辭謝。驚動瞭地方百姓,沸反盈天:“可惜這樣好官升去,無法可留。”便三三兩兩議論脫靴,傢傢結彩,戶戶焚香。孫爺在轎中看見,街坊上燃燈結彩,百姓手執香花,挨挨擠擠隨轎後到碼頭。孫爺回身把手一拱,道:“眾百姓,本院無有仁恩惠政及你們,今日何勞遠送?本院心中不安。眾百姓請回罷。”眾人道:“大人嚇,百姓受大人數年大恩,今日大人高升進京,無計可留。但願大人留靴與眾百姓,作個遺愛。”孫爺道:“既如此,左右,取過馬紮來。”孫爺坐下馬紮,脫下舊靴。百姓奉上新靴,孫爺穿上,說道:“本院在此為官,沒有什麼好處,何勞你們眾百姓如此相愛?願你們老者要教訓子孫,少者要教敬尊長,安分謀生,不可為非。你們請回去罷!”百姓同聲應道:“多謝大人教訓。”孫爺走進艙中,放炮開船。百姓無奈,隻得散去。

不講孫爺進京之事。那張居正一日正在後堂閑坐,管門的進來道:“啟上太師爺:劫寶的回來,要見太師。”太師叫傳進來,劫寶傢人進前叩頭。太師回道:“你們劫寶,寶在那裡?”傢人道:“太師爺不好瞭!小人一路留心,打聽去臨青的地方,遇著欽差回船。小人遵太師爺吩咐,假稱是海瑞差來迎接,就把護送官兵散去。跟到荒野之地,跳上差船,搶出寶貝。不想有一起徐府傢人,好不厲害,個個如狼似虎,搶上船來,把小人們殺的殺,丟下水的丟下水。幸得小人略知水性,泅水逃生,來報太師爺。乞太師爺定奪。”太師聽瞭,驚得呆呆半晌,心中暗想:“此番寶貝到京,朝廷看見,怎得是好?呵,有瞭!待我去請陳國舅來,叫他一面去斬孫成,我一面告老回鄉。再圖後事。”未知太師裁奪如何,下回分解。

《海公小紅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