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孫太監私行玉璽徐千歲遣將迎差

第十八回 孫太監私行玉璽徐千歲遣將迎差

詩曰:

專司國璽擅經權,受賄殘良最可憐。

莫是哲人能逆算,幾令身赴玉樓筵。

再講張居正與陳國舅相議出京之計,張太師道:“隻須國舅告假養病,便可潛身出京。”國舅道:“極妙!領教。”於是飲畢,國舅別瞭太師,回府而去。太師即備一副金玉玩器,暗暗送與孫鳳。原來那孫鳳掌管團營,乃是萬歷君極寵用之人,拿他兼管玉璽,朝內各官俱稱他千歲,他與張居正、國舅陳堂三人結成一黨。當日得瞭禮物,便把玉璽用瞭,將假聖旨送還太師。

太師即忙叫過心腹刑部員外郎陳明,吩咐道:“我有旨意一道,差你往荊州,加升孫成為都察禦史,叫瞭立刻起身。你先到真定地方,等待陳國舅讀瞭聖旨,將他取斬,一同回來,重重有賞。斷不可泄漏風聲。倘有外人知道,連你性命也難逃。”陳明連聲“不敢”。於是領瞭假聖旨,即日起程。

再說耳目官海瑞,為瞭國寶,日夜關心。說道:“我早已差人打聽搜寶之事,怎麼至今沒有回報?”海爺正在憂疑,門公報道:“差人回見。”海爺連忙叫他進來。問道:“你打聽欽差搜寶之事怎的?”差人稟道:“小人到荊州,聞欽差大人取寶進京,孫爺點兵護送。如今約略將近就到。故此小人先趕回來,報與大人聞知。”海爺聞言大喜。重賞差人。就打轎來到徐府,將手本投進。徐爺吩咐:“請進。”海瑞直進大廳,打拱道:“千歲在上,耳目官海瑞叩見。”徐爺道:“豈敢!請坐。”海爺道:“千歲在上,海瑞安敢座?”徐爺道:“那有不坐之理。”海爺告坐。坐下茶罷,徐爺道:“老先生光降,有何見教?”海爺道:“千歲,隻因欽差前番搜國寶,被強盜劫去。此番又搜出國寶,離此尚遠,恐怕又有強人搶奪,特求千歲差人前去接寶,才無疏虞。”千歲道:“領教!”吩咐排酒。海爺道:“不消。就此告辭。還有書信一封,相煩貴差付與欽差陳三枚。”千歲接瞭書,海瑞即時辭出。

徐爺即刻就傳堂官道:“差你帶領傢將二百名,各帶軍器速速出京,隨路接應國寶。如有強人搶奪,就便殺瞭。護送來京,重重有賞。若有誤事,取罪不小。外有海爺書信一封,寄與陳三枚欽差大人,不可有誤。”堂官接瞭書信,忙去收拾,點齊能征慣戰傢將,即刻出城而去。

欽差兩大人行至中途,便換小船,照管寶貝。約略離京隻有三、四十裡,岸上來瞭張府傢人搶寶。看見前面有官船搖來,便大叫道:“前面可是欽差搜寶的船嗎?”船上應聲道:“正是!”岸上張府傢人道:“既是欽差,海爺差我們前來接應國寶,吩咐一路護送的官兵盡退回去,不必護送瞭。”那船上的傢人,聞說是海爺吩咐的話,便連忙叫護送官兵:“你們退回,不必護送瞭。”那官兵恨不得叫他回去,便答應一聲,即刻散去瞭。

船上傢人見官兵退去,便來至小船,入陳見、周二位大人道:“啟爺:有海老爺差來接寶瞭,小人已吩咐護送官兵,各回汛地去瞭。”陳爺道:“海老爺有書麼?”眾人道:“沒有。”陳三枚就對周元表道:“年兄,此事有些可疑。”周爺道:“年兄慮得不差,既是海爺差來接寶,怎的沒有書信通知?如果,是假的。傢人,你過去吩咐接寶眾人,叫他遠見跟隨,不許迫近寶船。”傢人領命,即出船頭吩咐。張府傢人要等到空野處下手,也不答應。

又行一日,迎頭來瞭五六號大船。那大船的人,見這邊船上高插著旗槍,又有許多大船,前後相隨,便大叫:“前面的船,可是荊州搜寶官船麼?”欽差船上應道:“正是。”那大船上人道:“既是寶船,速報與欽差大人,說京都徐千歲差人接寶。”欽差船上的傢人商議道:“我們老爺俱在後頭小船上,離此尚遠。我們且回覆他,隻說老爺吩咐少停相見好麼?”眾傢人道:“說得有理。”便向船頭叫道:“徐傢將爺們,傢老爺吩咐少停相見。”徐府傢人應道:“是!” 

且說那張府劫寶這夥人,對著眾人道:“列位,這樁事有些不便瞭,方才打發的官兵退去,如今又有什麼徐爺傢將來接國寶,這便是怎處?”內中又有兩個後生的小夥道:“管他徐府!隻要有個好動手的地方,搶他娘就是瞭。”眾人道:“兄弟主意不差!” 

那欽差船上的傢人來到後面小船,報與二位老爺道:“啟爺:方才又來瞭五號大船,口稱是徐府傢將,差來接寶,要見二位大人。”兩位欽差聽見,心中又是疑惑。周爺就對陳爺道:“年兄,前日說是海大人差來接寶,沒有書信;今日又有徐千歲傢將接寶,到底誰真誰假,擾得我心中紛紛亂亂。”陳爺道:“這不難,隻消傳那徐府傢將一二人上來,探他口氣就明白瞭。”周爺道:“年兄高見極是。”周爺就吩咐傢人:“你去叫徐府傢將二人上船來,我有話吩咐。”傢人應道:“是!”不上半刻,叫到徐府傢將兩個。傢將過船來見欽差,道:“老爺在上,徐府傢將叩見。”二位老爺道:“不敢。二位年兄奉瞭徐千歲之命,來此接寶,可見過海大人否?”徐府傢將說道:“雖未見過海大人,但海大人有一封書信在此。”陳爺道:“既如此,快請拿出來。”傢將聞說,即於懷裡取書信呈上。二位欽差展開細看,心中大悅,就叫:“二位年兄,張居正這奸賊,若是沒有海大人與他作對,不知他還要怎樣亂作瞭。我且請問年兄,前日有百餘名差人,口稱是海大人差來接寶,一到這裡,就把護送的官兵發回,卻又沒有海大人的書信。我心內正在疑惑,不知真假。”傢將道:“二位大人這等說起來,這班人定是張府差來搶寶的瞭。”陳爺道:“怎見得是搶寶?”傢將道:“海老爺是個精細的人,他既差人來接國寶,豈能沒有書信?是搶寶的無疑。況且海老爺恐怕途中有人劫寶,故使兵丁護送。今離京尚遠,豈肯叫官兵散回之理。即此想來,斷是張府假托來劫寶無疑瞭。”陳爺點頭:“年兄料得不差。但如此怎好?”傢將道:“二位老爺放心,有我等在此,萬無一失。但今晚就去查他。若是張府的人,就把他殺個幹凈。就此告辭瞭。”陳爺道:“請瞭!” 

徐府傢將回到自己船中,吩咐手下人道:“你們快去探聽前面那接寶的人,看他動靜如何,速速回報。”手下人答應一聲,即去打聽。即刻回報道:“將爺,我們去打聽,這班人交頭接耳,言語支吾。不是個好人模樣。”傢將道:“不消說瞭,兄弟們各各預備,若有風聲草動,便把他們一齊殺瞭。”眾人答應,各去預備不提。下回分解。

《海公小紅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