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卜公子驚欲死而惡夢顛狂 長孫肖想不瞭而詩箋喪失
詞曰:
虛心自餒,有見皆疑鬼。便道無人磨嘴,魂夢也難推諉。
何須人諉,情深應入髓。越看越欽其美,不道落花流水。
右調《霜天曉角》
話說李知縣才回到縣,早看見卜成仁在縣前伺候討信。因請瞭入去相見道:“管小姐這一死,真也慘然。我到她柩前,看見她左邊案上擺著血劍,右邊椅上列著血衣,大有記恨報仇之意。及我問她禍起何人,她傢小公子絕口不說破是兄。我教他出紙筆報縣,他又再三推托不肯。這不知是年少沒用,又不知是有深心,暗暗下手。兄也須急急報知尊公,早做防備。恐管侍郎回朝,知史威逼死他能詩能文的愛女,斷斷不肯輕易瞭。”卜成仁聽瞭,嚇得隻是抖衣而戰。料想苦求縣公也無甚用,隻得走瞭回來,暗暗與人商議。有的說:“管侍郎回來,必不肯輕易放的。”有的說:“管公子不報官者,定有深意要害卜公子。隻怕泄漏瞭,故裝聾做啞。”又有人說道:“這些事,卜公子倚著尚書勢力,尚容易搪抵。我隻愁這管小姐為人甚是刁,及做鬼一定精靈。她受瞭卜公子這番荼毒,定然要索命報仇。她在陰司閻王面前討起命來,莫說父親是吏部尚書,就是皇帝,亦救他不得。若說閻王差鬼使拿人,還隻尋常。若恨極瞭,自傢捉人,三更半夜,忽然被鬼作弄,真是可怕。”卜成仁自聽這些話在肚裡,越想越嚇起來。到夜間睡時,叫瞭許多丫環相伴,還驚驚恐恐。這一夜正朦朦朧朧睡去,忽看見管小姐雲鬢散亂,怒目橫睜,滿頭滿身都是血污,手提著一把寶劍趕將來,大哭大罵道:“卜成仁惡賊,害得我好苦也!我與你有何冤仇,你既要求親,亦是好意,怎不以禮,卻用威勢,將我威逼到這個田地。我已告你在十王殿下,差人拿你,你卻躲在這裡,還不快去償命!”
卜成仁嚇慌瞭,一句話也說不出。隻縮做一團,跪在地下磕頭求道:“小姐饒我罷,小姐饒我罷。以後再不敢瞭。”管小姐哪裡肯聽,竟恨恨說道:“你不去,我隻殺瞭你,償我的命罷!”遂舉劍劈頭砍來,隻唬得卜成仁平空的在床上躥起來,大叫道:“小姐殺死我也!小姐殺死我也!”眾丫環忙上前抱住道:“公子醒醒,公子醒醒。”卜成仁再睜開眼看時,方知是夢,驚瞭一身冷汗。眾丫環忙拿茶與他吃瞭,替他撫摩定瞭,又放他睡下。睡不多時,又驚跳起來道:“管小姐殺我!管小姐殺我!”一夜當驚十數次,眾侍妾隻得報知鄭夫人與卜小姐。鄭夫人忙叫人去請醫生看視、吃藥,哪裡有一些效驗。卜成仁日裡看人,白瞪著一雙眼,竟象泥人一樣。眼睜開時還好,隻一合上眼,便喊叫管小姐殺我,夜夜如是。鄭夫人詢問傢人,方知威逼管小姐自刎之事,忙忙叫人延僧禮懺,追薦管小姐,求她放赦瞭卜成仁。又到城隍廟祈禳,求神明庇佑。早有管傢傢人聞得此事,暗暗的報知管小姐。
原來管小姐見卜成仁苦苦來纏,知道別計雖銀,必不能絕他的念頭,故半推半就,引他入內。假裝自刎之形,跌倒在地,叫人故做驚慌,將燈打滅,暗暗潑些血在頸邊衣上,使他看見驚走,以消他的癡想。這些算計,傢人與侍妾俱是知道的。不期卜成仁認真過火,竟弄成一個癡病。這日報知管小姐,管小姐因與兄弟管雷商量道:“這畜生,自作自受,便死瞭,也怨人不得。但恐他口中亂叫管小姐殺我,我的死信,隻管傳開,傳到京中,明日爹爹聞知,吃這一驚不小。”管雷道:“姐姐想得有理,須著人進京守候,報知方妙。且前日先生去後,暴攸在溪河裡撈瞭衣巾來,又到杭州尋訪瞭月餘,並無消息,至今不知是生是死?先生原說是滄州人,若差人進京,就叫他順便到滄州訪一訪也好。”管小姐道:“吾弟之言是也。”遂寫書信仍著暴攸進京去,伺候老爺還朝報信。正是:
兒女遠慮親,責識親多慮。
他慮未及來,我慮已先去。
又雲:
有事必相關,無絲不牽掛。
自從上心來,安能放得下。
自此之後,管小姐得以在傢靜守。管雷得以安心讀書,且按下不題。卻說長孫肖,自隨瞭王客人的米船帶到杭州,謝別上岸。衣巾雖然失去,卻喜得管小姐的盤纏還在,隻得買瞭一件衣服穿在身上。因慕西湖名勝,遂一徑走出錢塘江上玩賞。果然好一個西湖,古人有詩贊美道: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長孫肖賞玩瞭多時,甚覺風景可人,因想道:“好風景,就與好美人、好詩文一般,自有一種幽斫秀美之致,為人玩賞。西湖聞名久矣,今日見面,果不愧於聞名。譬如管小姐,才美播於一時,美雖未見,而才已驚人。才既驚人,則容貌之光華,未有不沉魚落雁者也。我長孫肖一貧士,寸眉未揚,一氣未味,即蒙管嶽父慨系紅絲。管小姐不嫌寒素,真垂青之至者也。若此去不拾得一領青藍,也無面目重到青田矣。”又想道:“女子之才,古雖有之。即如詠雪,隻惟傳柳絮因風起一句耳。何嘗有一筆題三十險韻,而愈出愈奇者也。詠雪還說題目尋常,至玉支磯,從來未有,而所詠何其風雅。”越想越愛,因走到斷橋堤上,一塊白石上坐下。在胸前錦幅中取出來,細細吟詠玩誦。賞玩瞭半晌,忽嘆說道:“天下事真不可測度,要難則難於登天,要易則易於拾芥。
這支磯石三字,雖見於嚴君平之傳,卻從不聞有題詠之章。欲要創題一詩,實難下筆。不期管小姐走筆為之,而風流亦絕。幾欲嘔心屬和,止於畏難,以為千秋獨唱。誰知無意中,又有一個卜小姐,能續為之,而又風流欲絕,真奇筆也。管小姐之才,素所共聞,而其詩文,必出己手無疑矣。至於卜小姐,素不聞其名,其詩又來自卜成仁之手,則非真作可知。若非真作,自有代作之人。而遍觀青田,筆墨寂寂,誰能為代作之人?即有一二,變筆枯墨頹,烏能簪花擺柳,風流香艷若此,真不可解也。莫非卜小姐賦性幽閑,才而不露?若果如此,則是青田即有兩才女矣。”正拿著二詩沉沉誦賞,忽三兩個穿青衣的管傢,走到面前,說道:“小相公,你看甚麼?莫非是女子的詩麼?”長孫肖突然被問,不曾打點,遂信口答道:“正是女子的詩。”內一個就在長孫肖手中接過去看。這個還不知看也未看,早又一個劈手搶去道:“既是女子的詩,夫人、小姐立等要看,你還拿著看些甚麼?”一面說,一面早走往船上去瞭。長孫肖看見那個人拿去瞭,著瞭急,遂嚷道:“這是我的至寶,怎麼竟公然搶去?”就要去趕,又有兩個攔住道:“小相公,不消去趕他,他拿上船去與夫人、小姐看瞭就來的。”長孫肖因看詩出神,竟不知有船來到。聽見那個人說,再回頭看時,方知一隻樓子酒船,歇在岸邊。船上四面皆垂掛著珠簾,是來遊西湖。因問那兩人道:“船上是甚麼夫人、小姐?”那兩人道:“你不知道麼,大多著哩。是襄陽蒯閣老欽召入京,今日府縣拔船整酒,請夫人、小姐遊湖。你怕拐走你這兩首詩去不還麼?”長孫肖道:“這兩首詩,在他人看見不過是兩幅字紙,值些甚麼。在我卻比性命一般,隻求還瞭我罷。”那兩人道:“既是這等說,待我兩人去催詩來還你,莫要著忙。”一面說,一面就走上船去瞭。
原來這船上夫人,不是蒯閣老的正夫人,原是房中一個待婢。因蒯閣老用瞭,生下這位小姐,就升做瞭待妾。今日蒯閣老欽召入京,正夫人在傢不肯隨行,就帶瞭她入京服待。在路上傢人不便稱呼,故僭稱夫人。夫人雖賤,小姐卻是蒯閣老親生,十分貴重。但隻是生性驕傲,人物平常,連母親也不敢管她。這日因府縣請遊湖,船到瞭斷橋,忽在簾子中,看見瞭長孫肖生得年少風流,甚是可愛。欲要多逗留他一會,卻又無計。又見他低著頭隻看詩箋,絕不看船,知詩箋是他屬意之物,故吩咐傢人假說是女子之詩,叫他明借來看。不期傢人借瞭來,果說是女子之詩,就請小姐看過好還他。小姐原不知詩,看些甚麼,隻不過借此掯勒書生不去。若還瞭他,書生就要走開。因說道:“這詩,乃女子題的,果然題得好,我還要看看哩!“小姐不肯還,傢人怎敢逼他,隻得幸幸的走開。
長孫肖初被借詩去看時,心中還驚驚喜喜。暗想道:“這蒯小姐,一定又是個才女子。若非才女,怎麼遠遠就望見是女子的詩。又怎肯不避嫌疑,就叫人來借看。若果是才女,見瞭此二詩,不怕她不擊節稱賞。稱賞完瞭,自然要還我,她留下也無用。但拿去瞭這半晌,為何還不見來?莫非要抄上稿兒。“又停瞭半晌,不見來。因想道:“就是要抄也抄完瞭,為何還不見送還?莫非要和一首。”又等候瞭許久,並不見人來,心下著急,隻得走近船邊來打聽,一時又看不見取詩去的二人,隻得在船邊走來走去。早看見船頭上,立著十數個管傢,盡雄糾糾,氣昂昂,恰象要與人廝鬧的一般。遂不敢上前去問,卻又不肯走遠。
船上的傢人看見,早大罵道:“哪裡來的小賊囚根子,隻管在船邊走些甚麼?豈不知船上是蒯閣老老爺的夫人、小姐遊湖麼?快著人上岸去打這個賊囚根子個半死才好。”長孫肖聽瞭,哪裡敢作一聲,隻得遠遠的走開。走便走開瞭有半箭的路,卻記掛著二詩在船上,又不舍得遠去。兩眼隻望著船上,指望那兩個人走上來還他詩。望得眼穿,哪裡有個影兒。漸漸的日落西山,船早開向湖中,往湧金門去瞭。
長孫肖十分追悔道:“這是哪裡說起,我自好好看詩,怎忽被他奪去。這個看詩的小姐也好歹,你不過借去看看,怎不還我。卜小姐這首詩,雖說答聘,卻是尚虛,便失去也還罷瞭。管小姐這首詩,明明答聘,關乎婚姻,倘有差池,明日將何為據。便死也說不得,須要跟去取將來。
遂叫瞭一隻船,尾著那隻大酒船而來。那隻酒船到瞭湧金門,早有兩乘大轎,一柄深簷黃傘,並許多傢人與府縣的皂隸、執事伺候,竟簇擁著夫人、小姐上轎而去。長孫肖看見勢頭來的熏赫,怎敢唐突,隻得讓她去瞭。仍又到船上尋那三個人,早已是一隻空船,毫無蹤跡。恐怕兩頭脫空,隻得又趕上轎子,看個下落,早望見抬到大街上察院衙門裡去瞭。一時亂哄哄,沒處去問消息,隻得在左近尋個飯店住下。
到瞭次早,越想越惱,隻得走到察院前來尋問那三個管傢,卻又不知他的姓名。問來問去,都推不知道,隻守候到日午,方看見那拿詩的管傢走瞭出來,忙趕上前一把扯住道:“你拿瞭我的詩去與夫人、小姐看,怎不還我?卻叫我在這裡呆等。“那傢人因一時無詩還他,便賴道:“你這人休得胡說,誰拿你甚詩?”長孫肖見他不認帳,直急得暴跳道:“這兩首詩是我的性命,便死也要還我。”那傢人道:“就是有詩,不過是兩張字紙,值些甚麼,卻將死來詐人。這是甚麼所在,你須去問問人來,不要自尋苦吃。”長孫肖道:“你無過是宰相人傢,也沒個平白搶劫平人寶物之理。”眾人聽見說宰相人傢搶劫寶物,都圍來看,問道:“宰相人傢搶劫你甚寶物?敢如此大呼小叫。”長孫肖道:“他現在西湖上,親手拿瞭我兩首女子的詩去,說是夫人、小姐要看,為何不還我?思量白賴。”眾人聽瞭,俱大怒道:“你方才說是寶物,為何又隻是兩首詩?該死的奴才,怎敢輕薄人傢,又怎敢污穢及夫人、小姐,不打他一頓,他也不怕。”眾人便你一拳,我一腳,這個將儒巾扯碎,那個就將衣袖抓開,長孫肖被眾人攢打得急瞭,便跌倒在地,大聲喊叫道:“宰相殺人耶!宰相殺人耶!”正喊叫不瞭,恰恰蒯閣老要出門拜客,到堂上聽見喊宰相殺人,忙問道:“外邊喊叫的是什麼人?”左右稟道:“是一個少年光棍,在外面嚷罵,說夫人、小姐搶奪他的詩箋,看瞭不還。又說老爺無過是宰相人傢罷瞭,也難為他不得。”蒯閣老聽瞭,大怒道:“甚麼人敢如此放肆,快拿進來見我!”眾人得瞭主人之言,便亂竄出來,將長孫肖橫推豎搡的推到面前,喝著跪下。長孫肖偏自立著說道:“老太師既為朝延臺輔之臣,自赫赫炎炎不怒而威。豈應縱任這些虎狼之仆,凌虐我一個懦弱書生,方足以顯威哉?”蒯閣老道:“誰來凌虐你?是你自來送死。”長孫肖道:“老太師睿同冰鏡,明察秋毫,怎說此胡塗之話。人雖下愚,若不含冤負屈,誰肯自來送死。明明兩首詩,被老太師二位豪仆強搶去,說是夫人、小姐要看,許立刻即還,至今不還。及今守候尋見取詩,反說沒有,被眾毒打。如此凌虐,老太師還說是誰來凌弱?終不成衣巾扯得粉碎,遍體打得損傷,是我書生自致,求老太師詳察。”蒯閣老道:“尊卑有分,貴賤有體。你一個賤人要思量傲貴,自應取辱,且你聲聲稱書生,不知書可與你相識否?”長孫肖道:“與我相識不相識,這也一時說不盡,隻求老太師賜考一考便知深淺瞭。”蒯閣老道:“你要考麼?我若將大題目難你,隻道我有誠心。我且出一個小小對兒與你對,你若對得來,便要算你做個書生瞭,凡事從寬。你若對不來,將你送到府縣去治罪,你卻莫要怪我無情。“長孫肖道:“若對不出,情願甘罪,這個焉敢怪,但請出對。“隻因這一出,有分教:惡言賈禍,盛怒成仇。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