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情中烈(上)

卷四 情中烈(上)

一馬不被二鞍

《元史·衣氏傳》:衣氏,是汴梁儒生盂志剛的妻子。志剛死瞭,傢貧又無子女,官傢送給一副棺木。衣氏騙木匠說:“要把棺材打得寬大些,我丈夫有許多留下的衣服要都放進去。”木匠答應瞭。當天晚上,衣氏準備瞭雞飯祭奠瞭丈夫,並把傢裡所有的東西全數散發給四鄰和同房的王老太婆,說:“我聽人說,一馬不被二鞍,我丈夫已經死瞭,隻要同他同棺共穴一起死去也可以瞭。”於是自刎而死。

睡鞋為殃

朱象賢《聞見偶錄》:毫州大和縣農傢婦女段氏,十七歲,姿色美麗,嫁瞭個丈夫名叫馬校馬小傢貧,日子過不下去,就寄居在嶽父傢。有個富人翟連,見段氏漂亮而起瞭愛慕之心,就托馬小的鄰居張邱,用重金引誘馬校馬小把這意思暗示給段氏,段氏氣得唾罵馬校馬小感到羞愧就沒再深說,並把重金退還給翟連。可是翟連仍控制不住愛慕的感情,就又找張邱商量。張邱就偷著溜進段氏的臥房,把她的一雙睡鞋偷出送給翟連。段氏發覺,極為憤怒,以為污辱瞭自己,立即刎頸而死。

時間是雍正四年四月十七日。官府向上報告,上面命將翟連、張邱等人處之以法,並表彰瞭段氏的節烈行為。

報仇不成而死

《玉堂閑話》:南方有個軍帥,世代承襲爵位,其人非常驕橫霸道。有個會唱歌的女人和丈夫從北方來到這裡,很有姿色。大帥聽說後,召她來見。這個女人每人帥府都帶著丈夫同來,輪唱合唱,歌曲唱得很動人。大帥想占有她,女不拒不答應。大帥就密派親信人將其夫害死,而把這女人安排到一個住所,給她很多貴重首飾討她好。過瞭一年,大帥去見她,她欣然接待,感情很親昵。待到上床,女人突然從袖子裡抽出一把刀,抓住大帥要刺死他。大帥攔住她趕緊逃竄,女人持刀追趕,正好被大帥的兩個奴仆攔住關上門,因此大帥才得以逃命。接著大帥派人去抓她,她已經自己抹脖子瞭。

無奈我何

《平湖縣志》:丙戌年五月二十日,官兵追剿白蓮教徒到張豹烈傢,他的妻子俞氏和妯娌們藏在竹叢裡。這些婦女嚇得打哆嗦使竹子搖動起來。官兵持燈盞來照看,將俞氏抓祝俞氏摘下首飾送他們,兵丁仍不滿意,要把她帶走。俞氏不幹,兵丁就用刀環擊打她,把她拉出墻外。俞氏拼命掙脫跳進壕溝裡,兵丁又逼迫她出來。俞氏攀著樹枝喊叫:“趕緊殺瞭我!

你們不殺,也拿我沒辦法!”兵丁憤怒地拔刀砍她,倒在地下後才離去。當時一個小女孩藏在樹頂全都看見,趕緊下樹將俞氏抱起來,當時還有氣,叫瞭兩聲疼,就死去瞭。

狗盜乃欲辱人

《唐書·樊彥琛妻魏傳》:魏氏是揚州人。其夫彥琛得玻魏氏說:“您病得很重瞭,我不忍心讓你單獨去死。”彥琛說:“生死是正常規律。我希望你把小孩子們撫養成人。跟著我死,我不贊成。”彥琛死後,正趕上徐敬業起義,魏氏被亂兵得到,聽說她懂音樂,就命令她鼓箏。魏氏說:“丈夫死瞭我沒跟著死,現在你們逼我演奏,災禍是我自己招的。”拿刀砍斷瞭自己的手指。兵丁想霸占她為妻,她堅決不服從。兵丁就用刀逼住她的脖子說:“嫁給我就不殺你!”魏氏厲聲斥責說:“狗強盜想要污辱人!快殺我,我願意死!”於是被害,聽說的人都為她感到無限悲傷。

嚙棺成穴

《輟耕錄》:傅氏,紹興地方諸暨人。十八歲時嫁給同鄉的章瑜。章瑜被暴吏逼迫,死在外邊。噩耗傳來,傅氏連滾帶爬把丈夫屍體抱回傢,哭瞭三天三夜,不忍心人殮。屍體都腐敗發臭,她仍靠著屍體向嘴裡呵氣,等待他活過來。屍體人棺後,她拼命咬棺材,竟把棺木咬出一個洞。到下葬時,她跳進墓坑,其母勉強把其拉出。服喪未到百天,她母親想強迫她改嫁。傅氏聽說,大哭一場,連著幾天不吃東西。她母親囑咐侍女好好看護她。過瞭幾天,傅氏騙侍女說:“我要洗澡,你們準備好洗頭的用具等著我。”接著就找不見瞭。第二天,侍女去井裡打水,看到兩隻腳倒豎在井裡,正是傅氏。楊鐵崕先生贊嘆說:“我讀古代烈婦的事跡,讀到青陵臺和祝英臺等故事,以為後世再不會有瞭,世風日下已久瞭。如今章瑜的妻子居然這樣節烈,再有人說世上道義淪亡,我還能相信嗎?夫妻的關系和君臣的關系一樣。社會上被稱為臣子的人,怎麼就不能像章瑜的妻子忠於丈夫那樣來忠於皇帝呢?唉!”

醜醜不醜

《元史·胡烈婦傳》:闞文興的妻子王氏名叫醜醜,是建康人。文興到漳州從軍,在上司萬戶府裡當知事,其妻王氏和他同去。至元十七年,陳吊眼發動暴亂,攻打漳州,闞文興率兵抵抗,戰死。王氏被亂兵俘虜,堅持氣節不受污辱,欺騙賊兵說:“等我埋葬瞭丈夫,就嫁你。”賊兵答應,王氏得以脫身,把丈夫屍體背回,堆起幹柴火化,等火燒起來,她立即投身火中自焚。至順三年,這件事傳到朝廷。朝廷封闞文興為侯爵,追贈“英烈”謚號,贈王氏“貞烈夫人”謚號。官府為他們立廟祭祀。

一門殉義

《元史·閔本傳》:閔本被任命為集賢侍講學士。朱元璋的軍隊逼近京城,閔本對妻子程氏說:“國傢的事到瞭這個地步,我還能珍惜六尺之身茍且偷生嗎?”程氏說:“您能為忠君而死,我對您還能有保留嗎?”於是分別上吊自殺。兩個女兒,大的叫真真,二的叫女女,看到父親死,呼天號地地哭泣,也吊死在父母身旁。

我從夫地下耳

《明外史·福清李廣妻傳》:李廣的妻子叫盧佳娘,結婚剛十個月,李廣就得暴病死去。盧佳娘哭得死去活來,見李廣口鼻流出黑血,她都用舌頭舐起來咽下去。人殮之後,一哭就昏倒在地上。傢裡人都來勸解,她隻是說:“我要隨丈夫到陰間去。”過瞭五六天,傢裡人稍微一疏忽,盧氏就溜進臥室上吊自殺。這之後,這個縣人遊政的妻子倪氏,也這樣殉夫瞭。

日慘風淒山色冷

《雲南通志》:永昌人謝定的妻子王氏,十四歲,識文字有才藝,會作詩。成化二年,謝定被任命為四川開縣縣尹。王氏因公婆年歲已大,勸謝定在傢盡養贍義務。謝定不聽,最後還是去上任瞭。有瞭兩個孩子,也沒帶走,長時間沒有音信。

王氏傢裡傢外奔波忙碌,黑夜白天紡紗織佈,掙得一點食物供養公婆,經九年如一日。謝定的父親拄著拐杖出北門,望著兒子走的方向邊下拜邊哭泣說:“怎能讓兒子現在就回來呢?”

看見的人都覺得心酸。不久,老人讓兩個孫子到其作官的地去接謝定。謝定正喝酒大醉,他的寵妾先後把其兩個兒子毒死。

喪信傳來,王氏和婆婆哭得死瞭過去。王氏經人搶救,蘇醒過來,她婆婆就這樣死去瞭。公公老病很重,糞便都拉在床上,王氏用手收拾毫不嫌棄。住房已是頹垣斷壁破爛不堪,看見的人無不同情得哭起來。公公可憐兒媳太苦瞭,把親友請來勸她改嫁。王氏就回答:雲鬢如蓬久不梳,紡麻直至日將晡。

人皆謂我嫁郎去,我去嫁郎饑舅姑。

公公死後,她拼湊著完成瞭喪葬之禮,在墳墓守護瞭一個月。孝期滿後,她對人說:“我的義務已完成瞭。”就用土坯把門砌死,七天不吃東西絕食而死。親戚鄧傢的青年買棺木把她下葬。當時謝傢已沒有人瞭,謝定也不知到哪裡去瞭。王氏作的絕命詞,已記不完全瞭。其中說:翁姑日夜相熬煎,嗟怨錯教兒作官。

三旬九食腹未飽,一夜十起身艱眠。

翁常思兒出北門,望闕哀哀放哭聲。

日日喚兒兒不見,攜杖歸來淚滿襟。

翁驅二子往探父,親姑鄧母挽不祝

誰知夫寵異鄉妾,尋將二子用毒治。

兇訊傳來至永昌,姑聞氣絕回仙鄉。

翁歸泣聲震天地,彝倫大變遭非殃。

妾扶姑柩埋荒塚,日慘風淒山色冷。

又作詩說:

泣翁歸兮無兒葬,泣姑亡兮為孫喪。

天地為愁兮人心惶惶,草木為悲兮猿鶴傷。

丐女

《金壺浪墨》:邳州女子丁氏,十六歲時隨其母親討飯到瞭淮地。她曾獨自一人從李榮門前過,李榮對他說:“這麼年輕漂亮,為什麼去討飯呢?若跟瞭我就不用怕無吃無穿瞭。”

姑娘鄭重地說:“我已有瞭婆傢!”於是走開。李榮騙她說:“你母親做什麼去瞭?昨天我讓她洗衣服為什麼不來!”姑娘說:“帶我去吧。”李榮把她騙進來,調戲她,她拒絕;送她東西,她不要。李榮把她關進屋子施強暴,姑娘大號大哭。李榮發怒,用棉花堵住她的嘴,把她打個半死,夜裡又把她墜上石頭,扔進池塘。第二天,有人從池塘邊過,看見有人浮在水面,走近看才看清是那個討飯的姑娘,石頭依然系在身上,就大聲驚呼。李榮的鄰居認識這塊石頭,報告官府將李榮逮捕,按法律定罪。當地士紳在姑娘墳頭立瞭碑,請求官府按烈女祭祀,並周濟其母親很多錢財讓她回邳州老傢。天河評論說:史書上記載的烈女一般都是世傢豪門居多,哪裡有人從乞丐中尋找烈女呢?從這件事可看出我們傢鄉的先輩的厚道。四海之內高尚的行為被埋沒的多瞭。那些當官的人無能無見識,就以為貧民百姓中沒有優秀女子,下流社會中沒有優秀人才。唉!

無陽不能獨立

《遼史·耶律術者妻蕭氏傳》:蕭氏小名叫訛裡,原是國舅孛董的女兒,品行端正誠實,容貌美好,從小就和其他姑娘不一樣。十八歲時嫁給術者,嚴謹寬厚,正派溫順,被同輩女人尊重。在給術者服喪期間,極其哀痛。葬禮過後,她對身邊人說:“夫婦間的關系如同陰和陽、表和裡,沒有瞭陽,陰不能獨立;沒有瞭表,裡無所依附。我如今不幸失去依靠,況且有生必有死,這是自然之理。術者年輕時就上朝當官,有才華無壽祿,這是上天懲罰我,使我遭此災難,我還有什麼依靠呢!

如果死者還可見到,我就跟隨他;如果見不到,我就與他同歸於盡。”侍女們寬慰勸解都不能使她回心轉意,終於用刀自殺。

茉莉花殺烈婦

《晉江汪烈婦傳》:烈婦是儒生楊希閔的妻子,二十三歲。

丈夫死後沒留下兒子,想上吊自殺,可傢裡人防備得很嚴密。

她估計找不到自殺機會,聽人說茉莉花有毒,能毒死人,就想辦法搜集。傢裡人不知道她的意圖,每天送她幾百朵。過一個月,其傢人祭奠死者,烈婦親自撰寫祭文,言辭哀切。當夜五更天,防護她的人稍疏忽,她就把積攢的茉莉花拿出煮水喝下去,天亮時就死去瞭。

仙人渡危坐

《輟耕錄》:郭氏,天臺縣人,嫁給某士兵為妻,長得很漂亮。軍官李某暗暗看上瞭她。趕上士兵去遠地戍邊,李某每天都到士兵傢裡來,百般調戲郭氏,郭氏堅決拒絕不讓他侵犯。

其丈夫歸傢後,郭氏把實情都告訴瞭丈夫。一天李某到士兵傢來,士兵想起往事,表現出憤怒,立即拿出刀來。李某已經逃走,到縣裡上告,審案根據持刀殺自己長官要判死刑的法律規定,把士兵投進監獄。郭氏每天都親自到監獄給丈夫送飯,關起門來紡線織佈維持生活。時間長瞭,有個姓葉的獄卒,對郭氏產生好感,就多方照顧其丈夫,每天供他飯吃,感情像兄弟一樣親密。士兵對獄卒刻骨鏤心地感激。忽然傳聞五府長官要到縣裡來,這是要斬決囚犯的。姓葉的把這消息告訴士兵。士兵就對郭氏說:“我眼看就要死瞭,這個姓葉的獄卒沒有妻子,你可以嫁給他。

“郭氏說:“你是因我的容貌死的,我還能再嫁人去偷生嗎?

“回傢後,抱著兩個小孩子哭泣著對他們說:“你們的父親就要死瞭,媽媽也很快就死。我的孩子沒有依靠,最終要凍餓而死。現在我要把你們賣掉讓你們活命。你們到別人傢,和在父母跟前不一樣瞭,不要再撒嬌淘氣。”她的兒女很懂事,理解瞭母親的話,抱著母親大哭,拉住衣襟不肯撒手。郭氏領著兩個孩子,找人送給他。過路人見此都傷心落淚。有一傢富人可憐她,收下其子女,送她三十貫錢。郭氏用一半錢買瞭酒食到監獄門前,要求和丈夫再見一面。姓葉的獄卒讓她進去,郭氏見到丈夫哭得說不出話來。老半天才說:“您叨擾葉獄卒太多瞭,可用酒飯稍稍報答人傢一下。還有一些錢您可留著用。我要到一個有錢人傢去幹活,為瞭吃飯,恐怕要有十幾天不能來看您。”哭泣著告別丈夫,跑到仙人渡地方的河水中端坐死去。

這條河水深流急,竟然沒能把郭氏沖倒。有人看見,報到縣裡,去人檢驗果然如此,都大驚失色,為她準備棺木將其埋葬,並在墓石上刻下“貞烈”二字。宣撫使調查到事情原委,原諒瞭士兵將他釋放。那個富人也把其子女送回。這個士兵也發誓終身不再續娶。

鳳卷落花愁

《輟耕錄》:宋朝末年嶽州徐君寶的妻子被金人俘虜來到杭州,放置在韓靳王府。從嶽州到杭州幾千裡,金人軍官多次要奸污她,都被她用計擺脫。這是因為她長得美,當事人不忍殺她。一天,主人暴怒,就要強姦她。她估計躲不開瞭,就對主人說:“等我祭奠一下先前的丈夫,然後再給您作妻子也不晚啊,您何必生氣呢?”主人笑著允許瞭。她便穿好衣服祭悼完畢,拿筆在墻上題下《滿庭芳》詞一首,投水自殺。詞中說:漢上繁華,江南人物,尚遺宣政風流。采窗朱戶,十裡爛銀鉤。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長驅入,歌臺舞榭,風卷落花愁。清平三百載,典章文物,掃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猶客南州。破鏡徐郎安在?空惆帳,相見無由。從今後,夢魂千裡,夜夜嶽陽樓。

杭州徐子祥和韓府君是鄰居,曾聽到當地人士為這件事惋惜慨嘆,並見到瞭她寫的詞,所以能講清事情始末。女人的姓氏我一時想不起來瞭。

保全闔邑儒傢

《汝州志》:丁氏,是董英的妻子,坊廓裡儒生丁亨的女兒。正德年間的辛未年,流寇猖獗,聚眾號稱四十萬人,攻破寶豐城。丁氏藏到密室裡,流寇突然到來,砸破門進屋,要把丁氏帶走。丁氏大罵說:“狗強盜別胡來!我是讀書人的妻子,豈肯受你們這些狗強盜的污辱!”盜賊仍婉言乞求,要她服從。

丁氏愈加惱怒挺立,用手裡的剪刀去刺盜賊。賊人拿出匕首向她脖子上比劃恫嚇,丁氏就用雙手把住匕首廣自己割斷瞭脖子。賊人怒氣不消,又用大刀劈丁氏的額頭,腦漿流到地上。

賊兵都嚇壞瞭,去報告賊頭趙燧。趙燧正在和群賊一起喝酒,大聲說:“我從山東起兵以來,到現在已七年瞭,還沒聽說有這種事!”就領著群盜親自去吊唁,準備瞭豬羊,撰寫瞭祭文,一齊下拜。又贈送五錠白銀作喪葬費用。抓住那個為首的惡棍王昌,在宣化坊砍頭。接著下達命令:凡是士紳之傢,不得隨便闖入,有違犯者立即斬首。因此整個城市的儒生之傢都得以保全。

手撮中衣

《萊州府志》:小二姐,平度州人,是孫伯光的女兒,十四歲,長得很美。鄰居有個叫李太仆的流氓喜歡上她。一天,姑娘的父母因天雨被阻在田間未回傢,李太仆得知,提著刀乘夜跳墻溜進姑娘臥室,要奸污她。二姐號哭大罵拒絕。李太仆用棉花塞住她的口,要強姦,姑娘拼命反抗。刀把脖子割斷,而手仍緊緊握住中衣不放。事情被發覺後,官傢命令有關部門樹牌坊表彰其傢。

山鳴三晝夜

《明外史·烈女傳》:林端娘,甌寧人,已答應許配給陳廷策。後聽到陳廷策的死訊,端娘捎去信說:“先別人殮,我要去同死。”她父親說:“雖然許配給他,可還未過彩禮,你去幹什麼?”端娘說:“既然已許配瞭,彩禮還有什麼意義。

“其父小心防備。她又對父親說:“要死,在哪兒還不能死。

“父親說:“女婿傢窮。沒錢裝殮你。”端娘說:“我是為裝殮嗎?”父親又說:“女婿傢窮,誰能宣揚你的名聲?”端娘說:“我是為名聲嗎?”於是到廷策傢,哭祭完畢,自己定下死的時間,拴上佈帛,拜瞭三拜後上吊氣絕。陳傢住在青陽山。

山下人說,端娘死時,山響瞭三天三夜。

腸在水缸下

《青州府志》:常維的女兒小課兒,博興人,十六歲,姿容秀美。正德年間,流寇叛亂,其父母擔心女兒被賊搶走,就到外邊偵察,傢裡挖個地窖把女兒藏進去,留祖父常富看傢。

賊寇突然到來,抓住其祖父要殺,姑娘從窖裡跳出來,抱住祖父要求代死。賊寇放掉其祖父,把姑娘帶走,要奸污她,不服從。賊用刀割破她的面頰,她咬牙大罵。賊又砍斷她的胳膊和兩腳,她仍罵不絕口。於是把她肢解,剖出心肝。賊寇退走後,其父母收屍埋葬。當天夜裡,還沒睡著,仿佛看見女兒來說:“我有一段腸子在水缸下邊,怎麼不埋?”第二天早晨果然在水缸下找到一尺多長的腸子埋掉。縣裡官員以保全全城去向上級領賞,於是這件事就沒有報告上去,最後也沒得表彰。太仆卿顧釋為她作傳表揚瞭她。

刀穿左右頰

《博平縣志》:南城有位打工的婦女,不知姓甚名誰,和丈夫住在南城,傢貧無固定職業,靠替人洗衣討生活。正德辛未年,縣城被流寇攻人,見到這個婦女要侵犯她。她不服從。

賊寇舉刀逼她,說:“聽不聽我的?”她絲毫不怕,說:“寧可死也不聽你的!”賊寇說:“你不聽我的,你張開嘴試試。

“她張開口等他刺。賊寇把刀刺人其口,穿透其右頰,問:“聽我的不?”這個婦女已鮮血淋漓,仍不為所動,說:“快殺我,我決不聽你的!”賊寇又把刀刺人其口,穿透左頰,她倒下瞭。賊寇仍舉著刀看著她。旁邊另一賊嘲笑說:“世上難道就再沒有女人瞭嗎?那個女人已遍身血污,你還想幹什麼?”

賊寇動怒要殺死她。那個嘲笑的賊說:“估計她已活不成瞭,何必再殺她呢!”賊寇收刀走瞭,她才得以不死。待賊寇退走,傷口愈合,仍替人打工。後來的事情就不知道瞭。

陡門可作首陽

《宣城縣志》:陡門婦,不知是誰傢的女兒,住在陡門裡。

正德三年,當地大旱,這婦女跟丈夫討飯到金寶圩,來到陡門地方。其丈夫和她約定說:“你住在這兒,我要到飯會回來給你吃。”走瞭幾天也不回來。這地方有個叫唐甲的,喜歡這婦女的容貌,要她跟他走,婦人不答應。唐甲又叫老婆孩子去找她,她堅決不去。給她吃的東西,也一口不吃。不久餓壞瞭,就到河裡去喝水,倒在地上死去。當地人貢汝成為她寫瞭傳。

吾舍兒死肯從賊耶

《開封府志》:寧氏,是郾城人曹恕的妻子。正德七年,趙璲發動叛亂,燒殺擄掠來到郾城。寧氏和同村婦女跑到山丘樹林中躲避。賊寇抓到年輕貌美的四名婦女,其中三名隨賊上馬,隻有寧氏騙他們說:“等我把懷裡的孩子送回去,就跟你們走。”賊拿刀逼迫她,她就把孩子投進泥坑中,趕緊往祖廟跑想上吊,沒來得及關上門,賊人追來提著她的發髻把她拉出來。寧氏罵他們:“我舍棄兒子讓他死瞭,難道還肯跟你們這群賊走嗎!”賊人惱怒用刀劈她的頭,她越罵越狠。死後,賊想剖她的腹,有位棠姓老人跪下哭著請求保留個囫圇屍首。賊人走後,鄉親們從泥塘裡抱出孩子得以不死。到天黑時,寧氏也蘇醒過來。

從三閭大夫遊

《明外史·烈女傳》:石門市一個討飯的婦女,原是湖州人,不知道她的姓氏。正德年間,湖州出現大饑荒,這個婦女隨丈夫和婆婆來到崇德石門市討飯。三個人偶然走散。這個婦女容貌很好,街上的人爭相調戲她,給她食物,她看都不看;送她錢,也不理。住在東高橋上,已有兩天不討飯瞭,等丈夫和婆婆都沒等到。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婦女就從橋上跳進水中自盡瞭。街上的人都為之驚嘆惋惜。

伊來喚我

《博平縣志》:程氏,是齊之鼎的妻子,天資聰敏,喜歡讀書。丈夫得瘟疫死去,程氏趴到屍體上痛哭,晝夜不離開棺柩。絕食幾天,婆婆送來飯,假裝留下,趁婆婆走開就倒給狗吃。娘傢聽說,把她接回來勸說:“你年輕,應知道愛惜自己。

“程氏忽然說:“他來叫我瞭!”她指的是她丈夫。於是又回婆傢,伏屍痛哭。接著又梳洗打扮,穿上幹凈衣服到堂屋向公婆拜瞭兩拜。公婆感到很奇怪,可也沒想到她馬上就要死。當夜她就懸梁自盡瞭。

斷臂猶取瓦

《濟南府志》:蒲臺人彭朝韻女人被強盜抓住誓不屈服。

強盜發怒,砍掉她的一隻胳膊疼死瞭。賊人把斷臂扔到屋頂上,臂上的手仍抓住一塊瓦緊握不放。

狗彘不若何聖公也

《徽州府志》:宋代程叔清的女兒,是歙縣人。當方臘來進攻時,全傢到城南躲避。女兒十七歲。父母籌畫說:“我們躲在這裡,遇到不幸就隻有一死瞭。隻是這個姑娘年輕貌美,萬一被賊兵污辱,還有什麼臉見本族的人?”就把姑娘叫來說:“我們州的民俗,最以婬穢的事為恥辱。你是良傢女兒,雙腳沒邁出過閨房。如果賊人用武器脅迫你,你怎麼辦?”姑娘說:“我豈是服從賊寇的那種人!實在不可解脫,我就用一死來抗拒。”第二天傢人分散開躲到東塘山裡。姑娘恰好和賊寇遇上。賊寇好言對她說:“我把你送給聖公,那就一定會讓你享盡榮華富貴。”姑娘說:“你們這些人欺天害人,豬狗都不如,還說什麼聖公!”賊用刀逼著她說:“不按我說的辦,就殺死你!”姑娘說:“我隻知道服從官府,不知道什麼賊寇!

“賊先斬斷她的發髻,進一步用好話勸誘她。姑娘邊唾棄邊叫罵。賊人知道她不會屈服,亂刀砍下來,把屍體都剁爛瞭,才離開。有兩個小孩藏在旁邊大石頭下邊,看到事情始末,告訴瞭她傢。全傢人都又悲又喜,就把她埋葬在東塘山中。羅郢州因之為她作瞭傳。

三屍繞門

《明史·烈女傳》:莊氏是海康縣吳金童的妻子。成化初年,廣西流寇劫掠城鄉。莊氏跟隨丈夫到新會躲避,在劉銘傢做工。劉銘見莊氏長得美,想占有她,多次調戲,都被莊氏拒絕。劉銘就讓其狐朋狗黨梁狗和莊氏丈夫人海捕魚,將莊氏丈夫推人海中淹死。過瞭三天,莊氏見丈夫不歸,就到海邊去找,發現屍體漂到岸邊,手腳被捆,腐爛發脹已無法辨認,莊氏從衣服上認出來。回來把女兒帶上進入水中,抱著丈夫屍體淹沒。

第二天,三個屍體隨著流水繞著劉銘門前轉,漂走又漂回來。

當地讀書人被感動,都共同來祭祀,然而並不知道是劉銘殺死的。後來梁狗泄露瞭秘密,官府將他捕來拷問,處以死刑。

屍行百步

《鄖陽縣志》:寇氏,郭以旂的妻子。流賊突然來到鄖陽,郭以旂夫婦領著孩子藏在山中。搜查的賊將他們抓獲,準備殺死寇氏的丈夫和孩子。寇氏誆騙賊人說:“這是我哥哥,你們別殺他,我跟你們走。”賊人相信就放走瞭他們。郭以旂走後,寇氏估計他已走遠,就大罵賊人。賊人愛她的容貌不計較。寇氏抓起石頭擊中賊人的臉流出血來。賊大怒,將寇氏殺死,頭落地後,屍體又走瞭百步遠,碰上石頭過不去,才倒在地上。

藏在草中的人都看見瞭。

三世節烈

《徽州府志》:程烈女名叫關貞,是歙縣程禧義的女兒。

古溪地方的王鶚早死,其妻方氏年二十四撫養兒子廷用,聘關貞為兒媳。正德七年,傳言朱宸濠要選嬪妃。程禧義匆忙將女兒送到王傢。當時王廷用跟祖父王文義到外地經商,未成婚,第二年都被強盜殺死。程氏的父母可憐女兒,勸她改嫁,女兒堅決不幹。過瞭幾年,父母勸得更勤,女兒就和父母斷絕往來,摘下首飾,在門前買瞭塊地,曾和婆婆種菜說:“將來和婆婆同葬在這裡,死也不遺憾瞭。”嘉靖四年,關貞父母騙她回娘傢,暗中答應瞭媒人。女兒發覺,脫身逃回婆傢,哭著告訴婆婆。婆母也可憐她年輕,勸她出嫁。關貞耐心地對婆婆說:“您守寡無子,有我在,每天給您做飯,夜裡給您蓋被溫腳,難道不行嗎?”婆婆堅持勸她嫁。關貞心裡非常痛苦,第二天早起準備湯水侍奉婆婆,出外替婆婆洗衣服曬在太陽下,囑咐婆婆曬幹後收起來,態度和平時一樣。接著走進臥室就上吊瞭,有一股煙氣從房頂沖出,閃閃發光。鄰裡都以為是失火跑來救,才發現是程烈女死瞭,遠近的人都非常驚異。方氏守節活瞭六十四歲死去。關貞的祖婆張氏也是中年守寡,如今已九十一歲。

郡守何公在她傢門上題下“三世節烈”的匾額,並送米慰問。

蛙入寢所

《常山縣志》:鄭氏姑娘,名叫純英,是象湖鄭璜的女兒,許配給石橋汪璇為妻。汪璇去臨安,在桐江淹死。當時是成化甲辰年四月。此前,姑娘夢見一個少年來,拿著衣服讓她給補,姑娘生氣,大聲叱責把其趕走。醒過來後,心裡納悶想不明白。

到梳洗時,有隻青蛙跳人臥室,傢人奇怪,準備紙錢把它送到水裡。過一會青蛙又站在梳妝臺上,又用原來的辦法把它送走。

姑娘越發懷疑,同時把作的夢告訴瞭姐妹們,自己恍恍惚惚魂不由主。過瞭五天,汪璇的死訊傳來,純英悲痛欲絕,換掉華麗衣服,不吃不喝,像是不想活瞭。父母派侍女去觀察她,聽她說:“還是死瞭好。”父母勸慰她:“你沒有嫁到汪傢,關系如同路人,和你有什麼重要關系而說要死?”姑娘又私下對侍女說:“爹媽的話多糊塗埃自從收下彩禮訂婚起,我的丈夫已經就定瞭,為什麼一定要成婚才算夫妻呢。如今把人傢看成旁不相幹的人,這就又增添瞭我的悲哀,使我想不開。”父母知道瞭她的意圖,看守得很嚴,使她幾次想自殺都未得機會。

她就夜裡裝瘋,大叫鬼神之類,丫環們都嚇得躲開,於是上吊而死。汪璇的棺材運回來,船從女傢門前過,繞彎兒不往前走。

鄭璜領著子弟們出來吊唁,告訴姑娘死的原因,船才繼續往前走。

我豈汝賣者

《廣東通志》:景泰己巳年討平叛亂之後,水軍士兵在香山一隻小船上抓到一個少女,想污辱她,她不服從。用刀逼她,她也不在乎。兵船回來到新會東亭驛,想把她賣掉。少女說:“我希望死。”軍士發怒要砍她,問:“你能聽從賣你,就別碰我的刀。”少女說:“我豈能讓你賣我!別人也別想買我。

“有人對她說:“把你贖出來送你回傢。”她仍不答應,伸出脖子攏上頭發讓軍士砍。看到的人無不哭泣起來。當地人為她買瞭棺木,埋在城西象山。成化年間一個姓丁的官員調查這件事,才知她姓蕭,亦叫烏頭娘。

上衣青下衣白

《旌德縣志》:戴氏是戴萬的女兒,任永祉的妻子。任永祉十六歲,是個儒生,戴氏嫁過來一年多,他就得天花死去。

戴氏號哭暈倒在地,三次上吊,都被救下來未死,絕食四天。

她的伯公任守翰對她說:“你小叔子已經大瞭,等他生兒子接續你丈夫的香煙,不是比使丈夫絕後強嗎?”戴氏以為有道理,認真地侍奉婆母。穿孝服,上衣穿青的,下衣穿白的。妯娌們問原因,她說:“青色是侍奉公婆的,白色是侍奉丈夫的。

“過瞭十一年,小叔任永祺生瞭兒子有瞭後代。七天後戴氏夜裡上吊自殺。

君母受污吾寧就死

《徽州府志》:程烈女,婺源縣城西人,十八歲出嫁。有一天回娘傢,正趕上當地惡霸汪子良要奸污她母親。程氏大罵:“你這個賊奴,居然幹出禽獸行為。如果我母親被污辱,我寧可死!”汪子良大怒,把她打倒在地,用繩子勒她的喉嚨。程氏沒馬上死,仍在撕打,含含糊糊罵不絕聲。汪子良向她口裡灌水,仍不死,手指流出的血染紅瞭衣服。汪子良把她捆得緊緊的,用澡盆把她扣起來,上面壓上大石頭,這才死去。汪賊又用蒿草裹屍,燒成灰,揚到野外,又用威脅的話恫嚇她母親,要她保密。沒幾天,其母親也被驚嚇而死。當時郡府官廳之前夜裡有悲哭聲,像是在訴冤,有人報告太守孫遇。孫遇說:“是不是有冤死鬼沒得報仇。類似漢代何敞在鵠亭遇到的那個冤鬼呢?”不久,禦史到縣視察知道瞭這事,讓孫遇辦此案。汪子良伏罪。孫遇作文祭悼瞭這母女。

忍從汝亂耶

《明外史·烈女傳》:陳旺的妻子唐氏是汝陽人,跟隨丈夫以歌舞為職業四處為生。正德三年秋天,陳旺帶著妻子和閨女環兒、幼侄成兒到瞭江夏九峰山。有個人叫史聰,也是玩木偶的藝人,見陳旺的妻女都長得漂亮,而陳旺已然老瞭,就騙陳旺和他一起外出掙錢,到青山地方乘夜將陳旺殺死。第二天史聰獨自回來,帶著唐氏母女和成兒到武昌山吳主祠。過一天,史聰拿刀逼唐氏。唐氏說:“你殺我丈夫,我不能殺你報仇,還忍心聽從你婬亂嗎!”於是被殺。史賊用席子把屍體包起來放在荊棘中。第二天遷移到蓑衣團。又過幾天,賊人又逼迫環兒,用刀威嚇。環兒罵他:“你這個盜賊,殺瞭我父母,我恨自己不能報仇,豈肯跟從你這惡賊幹這豬狗一類的醜行呢!”

罵聲震動林木,賊又把她殺瞭,埋在糞土中離開。這年冬至,賊喝醉酒,成兒乘機跑出去告官,在葛店市將史聰逮捕處死。

死為河神

《冷廬雜識》:倪烈婦是仁和王通甫的女兒,十七歲時嫁給東裡倪德昌,三個月就開始守寡,認真侍奉公婆毫不懈擔過瞭八年,公婆因傢窮想把她嫁出去,暗中接受瞭聘禮,出嫁的日子都定好瞭,到前一天才告訴她。烈婦假裝答應。當晚她找出一隻手鐲、一副耳環,送給婆婆說:“這些足夠幾天的生活費用瞭。”半夜便投河自盡瞭。天亮後,其娘傢爹來到,說老倆口同時夢見女兒回傢說自己死瞭,同時說天帝任命她為河神,一點也不苦。大傢聽瞭都非常驚訝。街坊傳說太平橋下河裡有個死屍,頭發把臉蓋住,上下衣縫得嚴嚴實實。去看,就是烈婦其人。凡是淹死的人都男的俯臥女的仰臥,而這位婦女卻是俯臥。人們都感到奇怪。這是道光八年四月的事。道光九年,朝廷下詔表彰烈女傢。鄰裡把她埋葬在棲霞山下。趙之琛秀才在其華表上題寫一副對聯:碧水冷銀瓶,祠近嶽傢追孝媛;青山標石碣,墓鄰孫氏聚貞魂。

何面目與君共立

《四川總志》:李氏是守將馬邈的妻子。炎興元年冬十一月,鄧艾的軍隊已打到陰平,直接指向江油,馬邈毫不作準備。

有一天閱兵,天很冷,馬邈偷著跑回傢,和妻子圍火爐閑坐。

妻子問他:“近來聽說邊關告急,您還這麼自由自在,是怎麼回事?”馬邈答:“天子專聽黃皓的話,沉溺在酒色中,我估計災難就要臨頭瞭。魏國軍隊一到達,我一定投降。”李氏唾他的臉說:“您為男子漢,先就有不忠不義的打算,白白消耗國傢俸祿,我還有什麼臉和你在一起呢!”馬邈沉默不語。忽有人報:鄧艾已進入城門!馬邈大驚,急忙出來投降。李氏聽說,就上吊自荊鄧艾問原因,馬邈實話實說。鄧艾愛惜她的優良品德,準備棺木將她埋葬。《靜軒詩》說:可憐巴蜀多名將,不及江油李氏賢。

一定為甚其可再乎

《晉書·烈女傳》:後涼時,呂纂的妻子楊氏,是弘農人,美貌艷麗,深明大義並且剛烈。呂纂被其弟呂超殺死。楊氏和十幾名侍女,把呂纂殯葬在城西。她搬出皇宮時,呂超怕她把珍貴物品帶出宮外,便派人搜查。楊氏厲聲斥責呂超:“你們兄弟不能和睦相處,骨肉之親互相殘殺。我是早晚要死的人,要金寶何用?”呂超慚愧退走後。呂超又問楊氏:“玉璽在哪裡?”楊氏發怒說:“毀掉瞭!”呂超想把楊氏當妻子,便對楊氏的父親楊桓說:“皇後如自殺,災禍要臨到你們族人頭上!

“楊桓把這話告訴楊氏。楊氏說:“大人你原來把女兒賣給氏族人,圖的是富貴。這種事幹一回就過分瞭。豈可再幹第二回!

“就自殺瞭。當時呂超的妻子張氏也是有操行的人,她十四歲時呂超死。她便說要去當尼姑。呂隆見之喜歡上她,要玷污她。

張氏說:“我喜愛佛理,發誓不再受辱!”於是登樓自己跳下來,兩腿摔折,口誦佛經,一會兒便死去。

方濤作征詩啟

《冷廬雜識》:湖州太湖岸邊綠霞灣的吳烈女,因傢貧,養在未婚夫傢。未婚夫叫李時新,幫助父親李九皋在湖北開商店。吳氏自己和婆婆一起生活。她婆婆和同族的李大礮通奸,大礮常來喝酒,讓她侍候。吳氏不肯幹,婆婆就發怒把她打得體無完膚。大礮和她婆婆商量,要把吳氏也奸污,堵她的嘴。

婆婆於是用好言好語勸誘她說:“大礮對你丈夫有過恩德,你要好好待他。等你丈夫回傢,會認為你能報恩。”接著拿出金手鐲送給她:“這是大礮送你的。”吳氏接過扔在地上。當時六月六日這天,按習慣要吃湯餅。婆婆和大礮共同做瞭湯餅,讓吳氏去煮,她不肯。婆婆就自己煮。煮熟後,大礮和婆婆吃,讓吳氏也來一起吃,她不肯吃。大礮硬往她嘴裡灌,她便跑開哭起來。傍晚吳氏在房裡洗澡,大礮從暗中突然竄出,吳氏要跑,門已關上,於是從後窗投入水中。鄰居老太婆救她出來,還微微有氣,到半夜醒過來,又起身跳人河裡,終於死去。同族人以大礮犯逼奸致死罪報到縣裡。烏程縣令莊有儀素來不明事理,縣裡人稱他為莊糊塗,檢驗屍體時,吳氏的婆婆堅持說大礮沒有逼奸的事,就以失足落水結案。當時是乾隆三十六年。

過兩年,震澤縣盜案被偵破,大礮罪證確實被判斬,眾憤平瞭一些,而逼奸一案因已完結無可翻案,烈女也不能請求表彰。

到道光三十年,當地人呈報管這類事的官員,向朝廷請求表彰。

歸安的方燾作征詩啟事,以表彰吳烈女,其中有“千尋雪浪,凈滌淤泥;一片冰心,朗昭河漢”的句子。

血痕入土

《萊州府志》:貧傢女王氏,平度州人。相傳她跟隨丈夫秦友出民工來修築朱毛城,背著工具帶著幹糧跟著丈夫。丈夫死後,乞討棺木埋葬丈夫,然後剖心殉夫。當時人哀悼她,築高臺祭祀她。臺下有小姑河,沙土到今天仍是紅色的,傳說這是王氏剖心的血痕。

子血題詩

《吉安府志》:曾氏是曠維禎的妻子,廬陵敖城人。至正壬辰年,紅巾兵到來,曾氏帶著兒子學禮逃難,被賊寇抓住,要污辱她,她拒絕。她找機會殺瞭兒子,用兒子的血在墻上題瞭一首詩:涇渭能分濁與清,妾身豈肯墮風塵?

孤兒未必更他姓,一女何當事二人。

白刃自傷心似鐵,黃泉要見骨如銀。

深山落日猿啼處,過客聞之亦愴神。

接著自刎。按《輟耕錄》記載藺氏的事跡和曾氏很相類,而沒記其丈夫姓名。

百問無一言

《灊山縣志》:黃千金,是宋代黃山谷的八世侄孫女,其父叫黃德全。這女孩兒七歲時,隨祖父黃雙溪過江來到濡山縣居祝九歲時就讀熟《孝經》、《烈女傳》等書籍,許配給當地儒生張大中。姑娘性格嚴肅端正,不隨便言笑,見到她的人都被感染得規規矩矩。母親李氏私下裡批評她:“待人這麼嚴厲,不像個女孩的樣子。”她卻說:“這正是女孩該有的樣子。”

一天她陪伴祖父。祖父偶然說起橋縣守濡山的往事,嘆息說:“橋傢父子當年威武豪壯,現在也都不存啦!”姑娘說:“橋縣踞守這座城池,怎麼就被人攻破瞭?”祖父說:“被孫周騙瞭。”姑娘立刻嚴肅地說:“沒有盡忠的氣節,就夠不上是豪傑!”祖父驚訝地問:“這小姑娘懂得評論人物瞭?”祖父黃雙溪因此曾對人說:“生女兒像千金這樣,一定會為我們傢爭光。”德枯年初,張大中得暴病死去。姑娘悲痛得幾乎死去。

過瞭兩年,當地人多有來求婚的。她父親試探她的意思,她不答應。父親說:“你和張大中並未成真正夫妻,何必要虐待自己,這恐怕不是終身之計。”姑娘哭號著走開。父親就不忍再開口問她。第二年,她父親死去。親友們又來找她母親要說媒。

母親又把她父親的話重說一遍。姑娘哭泣很久才說:“媽媽是不想讓我活著瞭嗎?”抱起父親的靈牌就哭,關上房門不再出來。母親敲門她不理。用簪子刺自己雙眼,鮮血流滿床席。母親砸開門進來,不管問什麼都一言不答,絕食七天死去。

甘心瞑目

《滁州志》:何氏,是羅汀的妻子。至正三年,羅汀傢窮,靠賣餅為生。何氏賢惠聰敏並且長得美,親手燒爐洗碗不以勞動為恥。當時元朝丞相脫脫傢奴陳威,仗勢橫行霸道,喜歡上何氏,想盡辦法也未達到目的。一天,陳威好言勸說羅汀和他出去經商謀利。羅汀和何氏說瞭,何氏哭著阻止羅汀,說婆婆年紀大瞭,你不能離傢。羅汀不答應,終於去瞭。陳威在路上抓起羅汀將他打死。羅汀裝死掉到江裡,在水面浮沉數次才淹沒。過瞭三年,羅汀一點信息也沒有。何氏為婆母送終,天天盼羅汀歸來。忽然陳威回來瞭,詳細講述羅汀病死埋在石州的情況,並把羅汀的本錢還給何氏,表明沒有陰謀。何氏痛哭,幾乎死去。當時天下大亂,何氏孤苦伶仃,有人想娶她作妾。

她堅決不答應。正趕上農民義軍郭子興占領滁州,郭的部下要奸污她。她拒絕,悲憤中仿蔡文姬作《悲笳六拍兒》表明志願。

她總想訪查羅汀的死因,但辦不到。後來為躲避紅巾軍攻搗磨寨那場兵難,不得已,終於嫁給陳威。明朝初年,陳威帶著何氏遷移到涿州,生瞭兩個兒子。一天晚上何氏夢見羅汀對她說:“你以後遊園時見到水池裡的烏龜,我的冤仇就可以報瞭。”

何氏沒有明白,隻是牢牢記在心上。一次遇上閑暇,陳威跟她開玩笑說:“你嫁給我這麼久瞭,還想念羅汀嗎?”何氏假裝說:“人一死,愛也就斷瞭。”後來一次她同陳威到園子裡散步,忽見一隻烏龜掉進池水裡爬不上來。陳威喝醉不禁笑出來。

何氏於是想起那個夢,覺得奇怪,就問陳威笑什麼。陳威笑而不答。何氏想盡辦法套問,終於明白瞭羅汀的死因。陳威並不猜疑何氏。趕上朝廷禦史到地方訪察來到這裡,何氏乘夜殺死兩個孩子逃出陳傢,到禦史處告瞭狀。禦史逮捕陳威,處以極刑,抄沒其傢產,分一半給何氏供她生活。何氏拒絕接受,說:“我忘掉丈夫嫁給仇人,污辱瞭自己也傷害瞭道義,還有什臉活著!”就設瞭羅汀的靈位為他招魂,完成瞭祭奠的禮儀,又寫瞭一首贊語揣入懷中,就自殺瞭。有人從她身上得到這首贊,裡面說:夫出不幸,妾終相隨。

曰節日義,庶幾匪虧。

曰仇已復,曰冤已雪;

甘心瞑目,貞貞烈烈。

千載而下,以愧不潔。

血磨不滅

《宋史·烈女傳》:譚傢的婦女趙氏,吉州永新人。至元十四年,江南地方都已歸附元朝,隻有永新人仍憑借城池拒守。

元朝兵攻破城池。趙氏抱著嬰兒隨公婆一起藏在本城學校裡,被一名狂暴的士兵抓獲,殺掉其公婆,拉住趙氏要奸污她。趙氏不答應。士兵用刀逼著她說:“答應我就讓你活,不答應就讓你死!”趙氏怒罵:“我公公死在你手,我婆婆也死在你手!

我與其茍且偷生,寧肯跟公婆一起死掉!”就和嬰兒同時被殺死,鮮血淌在禮殿的兩根大柱中間,滲進磚裡成趙氏和嬰兒的形狀,過很長時間仍像新的一樣。有人感到奇怪,用沙石磨也磨不掉,又用炭火去燒烤,形狀越見鮮明。

此其所以能守死

《灤陽消夏錄》:青縣有個農傢少婦,性情顯得很輕佻,跟丈夫一起幹活形影不離,經常和丈夫互相說笑,從不避人。

有時夏天夜晚和丈夫雙雙睡在瓜地裡。大傢都看不起她輕浮的樣子。然而她對別人卻面冷如鐵。有人私下調戲她,她一定嚴厲拒絕。後來碰上強盜,身上挨瞭七刀,仍在痛罵,終於沒受污辱死去。這時人們都又為她的貞節表示驚異。老儒生劉君琢評論說:“這就是那種本質優秀而未受教育的人瞭。因為忠於夫妻感情,所以能誓死不變心;因為不懂禮法,所以把男女情欲的感情表現到外面來,把夫妻間親呢行為,外露在行動上。

“辛彤甫先生說:“程子曾說過:凡是裝模作樣像正經的人,都是內心裡有鬼。這個婦女心地純潔沒有見不得人的心思,所以坦坦蕩蕩想怎樣就怎樣,很自信,因此她能為貞節而死。那些高論倫理教條的人,我見多瞭。”先父姚安公說:“劉君琢先生的話是正確的,辛彤甫先生的話是有針對性的偏激言論啊。”後來那個婦女的丈夫看守豆田,一個人睡在草棚裡,忽然看見妻子走來,兩人像平時一樣相親相愛。妻子說:“閻王因為我保全貞節,判我下一輩子中舉人、當縣令。我想念你,不想去,要求辭掉官祿,當個遊魂長來陪伴你。閻王可憐我,答應瞭我的要求。”丈夫被感動得哭起來,發誓不再討老婆。

從此後妻子白天隱去夜裡出現,長達二十年,小孩們偶爾有看見的。這是康熙末年的事情。姚安公能說出姓名和住址,如今我已忘瞭。

爾乃欲污我耶

《蘇州府志》:張氏,太倉張百夫的女兒,招個入贅的丈夫周某約半年。至正年間,義兵元帥極為貪鄙,張百夫策劃刺殺他,事情泄密,元帥要殺其全傢。張氏十七歲,長得極漂亮,被戴上木枷押赴武陵橋,要斬首。元帥的兒子引誘她說:“你如跟我,我救你命。”張氏怒斥說:“有父母去死我自己活著的道理嗎?”元帥的兒子又說:“如果跟我,我會埋葬你丈夫和你父親。”張氏越發憤怒:“我就知道一死,沒別的想頭!

“元帥的兒子拔出刀來

擱在她脖子上說:“你不跟我,我要砍掉你的腦袋,吃你的肉!”張氏罵道:“不義的強盜!你爹已經殺死我爹,你還想污辱我嗎!”回頭對熟人說:“我有錢,請埋葬我的父母,把我和丈夫合葬。”元帥的兒子明白威脅也沒用,發怒殺死瞭她。

我年與汝母等

《松江府志》:諸氏是華亭人,王子溫的妻子。王子溫生性懶散,過著窮苦生活,靠妻子做些針線活來混日子。至正丙申年,王與敬的兵馬燒搶松江府。王子溫想帶著諸氏逃難。諸氏流著眼淚說:“事情已經急迫瞭,怎能為一個女人索累你呢。

你隻管走,我自己想辦法。”王子溫於是灑著淚逃走。諸氏和鄰居老太婆藏在城南破房子裡。不一會兒,賊兵進來,鄰居老太婆等人都被奸污。輪到諸氏,她怒罵說:“我父親是作官的,人們都稱贊他廉潔愛民;吾丈夫是讀書人。我的年齡和你媽一樣,怎能屈服你們這些賊人茍且活命呢!”賊兵拿著刀子剖開她的腹部,邊剖邊說:“看看母腹中有什麼東西。”諸氏的腸胃都出來瞭,還罵不絕口。

吾心亦若是水

《德化縣志》:黃桃娘是清泰裡人。她姿容美艷,性情嫻淑,十六歲時,與陳德琛結瞭婚。婚後剛一年,德琛便因服徭役而死於他鄉。訃訊傳到傢中,桃娘哭得死去活來。安葬完德琛,桃娘發誓說,決不獨自活在世上。母親見她年紀輕,又沒有孩子,便派人用轎子把她抬回娘傢,希望她另作打算,桃娘估計難違母命。

一天,她假稱去洗衣服,就獨自來到門前的大河邊。她看那河水清瑩澄澈,便嘆息道:“我的心也像這河水一樣,隻怕被泥淖污染。今天我找到死的地方瞭!”說完,竟投水而死。

鄰裡鄉親無不為她流淚。

《古今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