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38]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39]
【註釋】
[38]“復”,反復出現的,即規律。“根”,根本,源泉。老子的方法是辯證法的,這種方法強調一個永恒的“源泉”,所有規律都是從這個源泉自然而然地向前奔湧而出。老子是這樣,黑格爾是這樣,在某種程度上,馬克思也是這樣。
[39]這裡又提到瞭一些概念,並且揭示瞭這些概念的內在聯系:靜、復命、常、明、兇、公、全、王、天、道、久。對於研究中國古典哲學應該是非常重要的。
【譯文】
達到空虛已極的境界,保持清靜得深厚的狀態。萬物競相生長,我要觀察它們的循環歸復。萬物眾多,都要復歸到它們的根源。復歸到根源叫做“靜”(靜止),“靜”叫做“復命”(歸復本性)。“復命”叫做“常”(事物在一定條件下保持不變的法則),懂得“常”的道理叫“命”(對事物本質的有理解)。如果不懂得“常”的道理而輕舉妄動,那就會遭到兇兆。懂得“常”的道理,才能包容一切。能包容一切才會做到公正無私;能公正無私才會使人們歸向;能使人們歸向才符合自然;能符合自然才會符合“道”,能遵循“道”才會長久,從而終身不遭受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