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倒眾人推

墻倒眾人推

【原文】

子貢曰:“紂①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②。 天下之惡皆歸焉。”

【註釋】

①純即殷紂王,商朝的最後一個君主,中國歷史上暴君的典型。 ②下流:下遊,地形低下眾水流灌的地方。

【譯文】

子貢說:“殷紂王的壞,並不像傳說的那麼嚴重。因此君子厭 惡身居低下的處境,怕的是天下的壞處都歸到自己的身上。”

【讀解】

墻倒眾人推,惡往一處歸。

所謂“人情看冷暖,世態趨炎涼。”正如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 的那樣,一個人原來榮耀顯赫,如日中天,“咳唾成珠玉,揮袂出 鳳雲”一旦星移鬥轉,風流雲散,甚至身敗名裂,那就會墻倒眾 人推,,被說得一錢不值,甚至連原先的赫赫功績也往往會被染上 一層陰謀的色彩。倒是一切的罪惡,一切的壞名聲都被做成大帽 子一古腦兒地戴到瞭那人頭上。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子貢不愧為孔門高足,居然敢說 出殷紂王並不那麼壞的話來,雖然並沒有為紂王平反的意思,但 說出這樣的話來已經是不容易的瞭。

更不容易的是他看到瞭人心的趨向,指出君子可千萬不能不 慎重,一定不要犯下大的錯誤,不要讓自己處於低下惡劣的被攻 擊的處境。否則,墻倒眾人推,惡往一處歸,那任你是誰也是受 不瞭的。

懂得瞭這個道理,無論你是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好,隻要 是在人群之中生活,就要謹慎從事,避免居於“下流”的處境,以 免被眾人推倒的墻壓得喘不過氣來。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