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何言哉?

天何言哉?

【原文】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 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譯文】

孔子說:“我想不講話瞭。”子貢說:“老師如果不講話,那麼弟子們又傳述什麼呢?”孔子說:“天講瞭什麼呢?春夏秋冬照樣 運行,天下百物照樣生長,天講瞭什麼呢?”

【讀解】

聖人有時候還真會開玩笑。教書先生突發奇想,居然說自己 不想講話瞭。不想講話怎麼教書呢?子貢自然而然地提出瞭疑問。 如果我們來回答,那就隻好改開聾啞學校瞭吧。

可聖人卻不這樣回答。

聖人話鋒一轉,抬頭望天。請問,天講瞭什麼呢?不是照樣 運行四季,化育萬物嗎?

原來,聖人並不是在開玩笑,也不是真的不想講話,而是以 獨特的方式引入正題,實行循循善誘的啟發式教學啊。 說到不言,倒是聖人的老生常談瞭,還是“敏於事腦慎於 言”的問題。這方面的論述,我們在前面的有關篇章已談得很多, 其例證可說是不勝枚舉,隻不過還沒有哪一處像這裡這樣推到極 端罷瞭。

至於說到“天何言哉?”,倒不隻是孔子一人的看法。《詩經· 大雅·文王》說:“上天之載,無聲無臭。”《禮記·哀公問》說: “無為而物成,天之道也。”《春秋繁露·深察名號》說:“天不言,使人發其意;弗為,使人行其中。”都是說的同樣的意思。甚至包 話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和“大音希聲”之 類的話,也都與“天何言哉?”有相通的精神。

既然如此,我們叉說這麼多幹什麼呢?

天何言哉?聖人何言哉?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