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

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

【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①,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註釋】

①如之何:怎麼辦。連言“如之何”,是反復考慮怎麼辦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不說‘怎麼辦,怎麼辦’的人,我也不知拿他怎麼辦瞭啊!”

【讀解】

凡事多動腦筋,多問幾個為什麼,遇事多想一想該怎麼辦才好,而不應該稀裡糊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科學傢說,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一半。問題都提不出來,解決什麼呢?

所以孔子感嘆說:“不說‘怎麼辦,怎麼辦”的人,我真不知拿他怎麼辦瞭啊!”這就是要求我們主動提出問題,動腦筋想辦法。用他在《為政》篇裡的說法,就是“學而不思則罔”。學習這樣,科研這樣,我們平時處理日常事務也是這樣。

總之,凡事不多問幾個為什麼的人,就連聖人也拿他沒救,我們又有什麼辦法呢?

《論語解讀》